王天杰走后,朱国琛就叫人去城里四圣祠找来了曹笃他们。
刘长叔道:“国琛,找我们来有事?”
朱国琛道:“天杰今天来过,他说顾三认为‘离间官民’已经到火候了,让我们开始‘火上浇油’!”
杨允公看了看朱国琛,问道:“你说啥子?”
朱国琛道:“顾三说,我们该‘火上浇油’了!”
杨允公就问道:“这火星儿都还没迸出来,这油往哪儿浇啊?”
朱国琛道:“顾三分析了,朝廷不给赵尔丰怀柔的机会,就是把他推到了干柴堆上,而保路会发起全省‘四罢’后,现在成都四周不时发生恶性事件,这就是火星儿,只要现在我们想法往柴堆上泼油,这火就一定会烧起来!”
杨允公道:“但我觉得,赵尔丰并没有要动武的倾向啊!”
刘长叔道:“我估计他是在拖,他想拖出朝廷的最后决策,也想把保路会拖垮!”
曹笃道:“要是这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让他拖!得赶快给他‘火上浇油’!”
朱国琛也说道:“对,就是这个话,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我们要等机会,找机会,更要制造机会,极力煽动民众保路的情绪,把赵尔丰往动武的路上赶!”
曹笃也说道:“我们要让人们知道,赵尔丰现在是在搞阴谋,让人们把保路的事闹得更大点,这样就可以把赵尔丰逼到动武这条路上去。”
朱国琛问道:“我们具体搞点啥子呢?”
刘长叔说道:“我们可以搞个‘川人自保商榷书’,到处散发,让人们知道现在四川的种种危险,号召川人起来自保,而且明确警告那些反对保路的人,如果公然反对自保的人,就是四川人的公敌,人人共诛之!”
听的三人都说道:“好,就这么搞!”
曹笃就说道:“我们分头准备,长叔,允公,你们就撰写这‘川人自保商榷书’;我跟国琛就去搞纸张和联系印刷,尽快搞出来,就开始散发!”
朱国琛道:“好!我们抓紧搞这个商榷书,我这就叫人去中兴场,让顾三和子骧做好应变准备,随时准备动手!只要赵尔丰一动武,就让他们立即杀到成都!”
曹笃等人就答道:“好!”
朱国琛又说道:“你们也要做好应变的准备,赵尔丰一动武,你们要想法安全地撤出城来!”
“好!”
他们商议完,就分头去准备去了。
刘长叔和杨允公回到四圣祠,两人商量了一阵,然后就动手起草《川人自保商榷书》。
刘长叔铺开纸,援笔写道:
川人自保商榷书
中国现在时局,只得亡羊补牢,死中求生,万无侥幸挽救之理。凡扼要之军港、商埠、铁产、关税、边地、轮船、铁道、邮传与治造军械、用人行政一切国本民命所关之大本,早为政府立约,擅给外人。并将各行省暗认割分,已定界画。如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六省与英国之约,不得让与他国。福建、浙江两省与日本立约,不得让与他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与法国立约,不得让与他国。山东一省与德国立约,不得让与他国。自日俄战争和议以来,又与英国立约,不得让他国。以西藏、满洲三省,则为日、俄暗分。俄又侵略蒙古、新疆,将由新疆侵入甘肃、陕西。德又将侵山西、河南以卫山东。其余直隶虽为京城所在,日本将由奉天入关,以行侵据。
刘长叔一边写,杨允公就一边读,写到这里,刘长叔停了笔。杨允公就说道:“好!这个起笔不俗,句句都能警醒人心!”
刘长叔笑了笑,没说话,又援笔写道:
尤可恐怖者,日于旅顺口,俄于西北利亚,德于胶州湾,英于威海卫及香港,法于广州湾及安南,早已作为战争中国之根据地。立炮台,造营房,泊兵船,制造枪炮弹丸,驻扎将校兵卒,危机四伏,一触即发。政府至此,应如何奋发淬厉,亟图挽救。乃多贿赂公行,日以卖国为事,而对于人民,犹不许国民军成立及制造军械,听其自保。推其原因,政府深恐人民一张,即为彼附骨之疽,似非与中国人民同归于尽不止。外人既握中国之死命,而不实行瓜分者,非其仁爱,亦非力有不能。一则欧、美各国内势未均,一则中国土地广漠,人民众多。非得深入内地侵据铁路财政各权,扼我咽喉,吸我精髓,则犹有烦兵折矢之劳;而或瓜分未均,反启欧美各国自相争战。以政府之疑虑难解,致外人之侵略无穷,遂将五千年古国,沉沦于九渊之下。
杨允公读到这里,又赞道:“文气连贯,处处击中要害呀!”
刘长叔道:“允公呀,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人都明白自保的重要啊!”
他说完,又援笔写道:
然四川东连两湖,西连藏卫,南连云贵,北连陕甘。夔门剑阁,古称天险,铁路轮船,尚未大通。以比各行省,外人插足尚浅,势力亦薄。且土地五十万六千方里,人口有七千万,气候温和,物产无所不有,即比之日本,犹不及四川远甚。今因政府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翻然悔悟。两月以来,其团结力、坚忍力、秩序力、中外鲜见,殊觉人心未死,尚有可为。及是时期,急就天然之利,辅以人事,一心一力,共图自保,竭尽赤诚,协助政府。政府当必曲谅,悉去疑虑,与人民共挽时局之危,厝皇基于万世之安。谨将自保条件,分列于后,愿我七千万同胞及仁人志士,付诸议会,讨论一是,指定方针,或得万一之幸。
写到这里,他又停了笔,说道:“允公,下边就是自保内容了,我们虽然商量了,但写出来,是不是那么回事,你可要好好斟酌斟酌了!”
杨允公道:“好!我仔细斟酌!”
刘长叔就接着写道:
甲、现在自保条件
一、保护官长。由各厅州县城议事会通告镇乡议事会集议,选定殷实精壮子弟,多至百名,少至六十名,作为旧时团丁,分季****。当用驻守官署官局,以便保护。
二、维持治安。现在全川罢市,万一不幸,乱民乘机肆扰,应由保路同志会会同咨议局协议,既经议决,认为乱民,必先晓以大义,如其不从,乃兴大兵弹压,迫令解散。但须不行杀戮,残害同胞。
三、一律开市、开课、开工。罢市、****、罢工不过表明川人同志,其实损害甚大。故须斟酌时势,约同一律开市、开课、开工,断不可前后参差,使秩序之不能始终一致。
四、经收租税。由各厅州县城议事会通告镇乡议事会集议,即由城董事会代收粮津捐与各项厘税,妥为存储,以备支拨。
乙、将来自保条件
一、应请购屯钢铁及炮兵工厂与机器厂(仍改造枪炮),昼夜加工,制造枪炮。
二、炼铁厂。
三、硫酸工厂。
四、酒精工厂。
五、机械铁工厂。
六、制材工厂。
七、水电。
八、练国民军。
九、设国民军炮兵工厂(附设炮兵讲习及试验所)
十、铁路。
十一、轮船。
十二、边险地方,建筑炮台。
十三、实业及教育。
十四、优给军人饷需。
十五、优待军、警两界同胞之家庭。
丙、筹备自保经费
一、停办捐轮。
二、停止协饷(对于西藏则宜酌拨)
三、议拨税契入款。
四、节减办事人员薪水。
五、视自保应用之经费,核计人口地权,分别贫富担负。或由五千万之选民,酌量担负,按照增加。
丁、除去自保妨碍。
自保所以御外侮,而卫身家性命起见,实出于万不得已。凡自保条件中,既经川人多数议决认可,如有卖国官绅,从中阻挠,即应以义侠赴之,誓不两立于天地。
以上各种条件,时势有迁,人事有异,未必恰适。然国之所以存,民之所以保,皇家之所以万世,其大端要不外此。
愿为川人先事商榷而厉行之。
刘长叔一气而下,从“现在自保条件”写到“愿为川人先事商榷而厉行之”,把笔一丢,说道:“完了!”
杨允公道:“长叔啊,古有陈琳的《讨曹操檄》,后有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你这篇商榷书,也可以叫《讨满清檄》呀,是可以跟它们一起名传千古啊!”
刘长叔道:“这文虽是我动笔,实是你我商量出来的,要能名传千古,也是你我一起嘛!不过传不传千古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看它能不能让赵尔丰动武啊!”
杨允公道:“是啊!这文章出来了,就看咋散发出去了。走,我们去看看国琛他们准备得咋样了!”
刘长叔就把稿纸收拢、叠好,往怀里一揣,说道:“好,我们走!”
正在这时,曹笃却推门进来了。
看他们要出门,曹笃就问道:“你们要出去?”
杨允公道:“正准备去找你们!”
曹笃道:“啥事儿?”
刘长叔道:“看你们联系印刷的事儿咋样了。”
曹笃道:“纸搞到了,印刷还没弄好。你们已经写好了?”
刘长叔道:“写好了!你看看吧!”
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稿纸递给了曹笃。
曹笃接过,就一张接着一张飞快地看下去,看完了才赞道:“好文章,好手笔!”
杨允公就问道:“这能把赵尔丰逼得动武么?”
曹笃道:“这是一篇讨满檄文,更是一篇革命宣言,只要一散发出去,那影响绝对不得了,绝对会传到北京去,就算他赵尔丰不想动武,满清朝廷也要逼他动武了!”
刘长叔道:“可现在的问题是,咋印?咋散发?”
曹笃道:“我去蜀报联系了,他们说在报上发署名文章,他们就印,不是发署名文章,他们不印。我又去了其他报社,他们也是这么说。所以这印刷的事不好办啊!”
杨允公道:“那你搞纸张干啥?”
曹笃道:“我们平时不是自己刻印讲义吗?我想,实在没办法,我们就自己刻印!”
刘长叔道:“这倒是个办法,只是这个量不是几十份,我们得印几千上万份,这得用好多时间!”
杨允公道:“要不这样,我们把稿子再抄一份,我跟长叔在这里刻钢板,准备自己印,曹笃和国琛,再去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得到人,找报社印刷的人做点私活儿,要是实在不行,我们这边钢板也刻出来了,也能自己印了。”
曹笃道:“行!我先去跟国琛想办法,回头再来拿稿子!我这就去了。”
他说完就出门去了。
过了一天,等刘、杨二人把钢板刻出来时,曹笃又回来了。
他说:“我们不用自己印了!”
杨允公道:“你一去就是一天多,我和长叔以为你们没整成,就连夜赶着刻钢板,刚刚刻完呢!”
曹笃道:“我跟国琛找了不少人,人托人的,总算把事情搞定了!明天晚上就给我们印。”
刘长叔道:“好!你拿稿子去那边印,我们这边自己也印一些出来!”
曹笃道:“行!等印出来了,我就弄回这里来,再找机会散发。”
《川人自保商榷书》就这样印出来了。
这份“川人自保商榷书”,在描述了国家面临的巨大外患之后,提出了四川的“现在自保条件”和“将来自保条件”。在“将来自保条件”中,除了提出发展铁路、航运、实业、教育等民生事业外,还提出编练“国民军”、建立兵工厂等敏感建议。更为重要的是,在商榷书的最后,明确提出,对待反对者,“应以义侠赴之,誓不两立于天地”。
印出来了,但怎么散发,又是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七月初九,保路会又召开川省铁路股东会议,通过了抗粮抗纳捐税案。
这本来是朱国琛他们散发《川人自保商榷书》的好机会,但这个时候,他们还没能印刷出来,而零星散发的效果又远没有集中散发的好,可是他们又没能抓住这个集中散发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