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五弟,有个人,我想给你引见一下,估计你会很感兴趣。”回到帅帐中,子期顿时对帝辛神秘的一笑。
帝辛眉梢一挑,轻笑道,“既然是被三哥看中的人,必有他过人之处,就速速请来吧。”
子期也不兜圈子,拍了拍手,一名侍卫顿时颔首一下,出了帅帐,不一会儿就带来了一个青年模样的布衫男子。
“草民吴庸,参见世子殿下,三王子殿下,列为将军。”布衫青年稽首在地,恭敬地朗声道。
“起来吧。”帝辛虚扶了一下,仔细地瞧着吴庸,观察少许后,便问道,“我看你长相平庸,气质也无特别之处,你身上究竟有什么特点,能被三王子看重呢?”
听着帝辛有些轻蔑的话语,吴庸不喜不怒的淡笑一声,道,“勿以言取人,勿以相貌取人,方为圣人之道。”
“照你的意思,是在讽刺我是个小人喽?”帝辛怒拍桌子,冷喝道。
吴庸无悲无喜的拱手一下,道,“草民不敢。”
帝辛冷眼瞧着吴庸,少许后,他忽然大笑地抚掌数下,“好好好,没想到郝国也能出现像先生这样的大才,不知先生心中有何治国良策,受德愿洗耳恭听。”
“世子殿下谬赞了,草民腹中只是有一些着着拙略之策,难登大雅之堂,若殿下愿意听,那草民就斗胆献言几句了。”吴庸微微躬身,说道。
帝辛笑着点了点头,倏然挺直着腰板,俊俏的脸庞充满了肃穆之意。
陈梧、陈桐见状,连忙向帝辛拱手示意,“那臣等就先出去,督促将士们操练了。”
帝辛略微沉吟,便缓缓点了点头,随即,陈梧、陈桐等玄甲军高级将领躬身而退,离开了帅帐,帐内就只剩下子期和辛五两人。
“给先生看茶。”帝辛吩咐了一声,辛五立马会意,亲自为吴庸斟了一杯茶。
这段工夫,吴庸在腹中已经打好了草稿,沉吟少许,便缓缓说道,“草民斗胆问问世子殿下,不知世子殿下对当今的井田制有何看法?”
“井田制?”帝辛眉头倏然一簇,颇为讶然地瞧了吴庸一眼。
所谓的井田制,乃是商代承袭前夏的土地制度,确切来说,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最先出现于大夏朝,大商承袭前夏,而到了西周时就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说它是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首先,我们要了解井田制的根本,在大商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朝廷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王室所有,分配给大大小小的贵族使用,也就是各个贵族的封田。而贵族又把封田平均给庶民,但不论是庶民还是贵族领主都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因为天下所有的田地都归王室所有,贵族和庶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当然了,为了调动领主和庶民们耕地的积极性,除了登记造册的井田外,像井田周边的荒田都属于可以转让或买卖的私田,属于领主和庶民所有,但通常情况下,领主依靠自己的权势,都会把封地内的所有荒田都变为己有,把荒田以出租的方式,分配给庶民使用,并每年上交一定的税粮。
也就是说,但凡是井田,一律都是公田,井田之外的土地都是私田,你怎么开垦朝廷都管不着,每年也不用给朝廷上交税收,不过,在领主们开垦私田之前,必须要把公田照料好,因为每年朝廷都会按照各个领主所属封地的井田大小,必须按时上交税收,或是贝币,或是粮食,像丝绸、茶叶、瓷器这种名贵物品也行,朝廷并不管你封地有没有天灾人祸,按时不能上交,朝廷必会问责。
“井田制,是我朝承袭前夏的制度,就是依靠井田制,才有了汤武盛世,在建国之初,太祖才能快速安定地方,努力的发展人口,促进经济的繁荣﹍﹍怎么,先生以为这种制度不妥吗?”帝辛反问道。
吴庸摇了摇头,道,“自井田制出现至今,已经有千年的时间,能够立千年而不倒,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不过,世子殿下可曾知道,本地的七大豪族,已经装备了少量的铁器,配备了耕牛,逐渐取代人力,开垦土地的事实?”
“先生说的便是“铁犁牛耕”吧?”帝辛笑了笑,道,“这东西我知道,的确很精巧,但先生想过没有,当下我朝的冶铁技术才是起步阶段,先天修士能够依靠自己的法力,锻造出坚固的铁器,但九州之内的先天修士有多少?莫非让他们天天冶炼钢铁,不用修炼,不用悟道了?怕是朝廷强令他们锻造铁器的时候,就是天下修士反叛朝廷之时了。这不可取,也无需担忧。”
﹡﹡﹡﹡﹡﹡﹡﹡﹡
早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术就已达到了相当水平,但是从商代中期到周末数百年间,人工冶铁术并未在高超的冶铜技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西周末偶见人工冶炼的铁器时,仍使用陨铁。
炼铜早于炼铁,这很符合冶金技术的发展规律。原因很简单,就像从树上摘苹果总是从低处摘起一样,由于在古代,炼铜较炼铁容易,最早诞生的当然是炼铜术。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炼铁技术已经全面发展,铁犁牛耕逐步推广到民间时,不仅使得武器装备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也促使了井田制的崩溃。
而井田制逐渐瓦解的物质因素,其实就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夏朝曾实行过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来。到西周时已经发展很充分。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
到了西周中期,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是瞒着公室,不纳税的私有物,叫私田。因为公田是不允许用来交换的。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显著,也纷纷出现争夺田邑、交换土地的记载。
贵族们土地私有的欲望不断增长,到周幽王时,连公田都企图据为己有。周王再象原先那样从贵族手里收公田,就引起贵族们强烈的不满,这也促使了周幽王亡国的下场。
翻开后世史书的记载,总是有惊人的相似:说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
百姓?百姓懂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古代百姓都是一群愚昧之民,他们怕是连当今的国主叫什么都不知道,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十里的范围。况且西周实施的是分封制,天下都由大大小小的领主把控,领主麾下又有许多乡绅治理地方,朝廷的政令到了私人封地屁用都没有。
或许在建国之初,凭借开国君主的威望和手握的强大军队,如狼如虎的将领,还可以威压各路诸侯,听命于王庭,而随着时代变换,昔日骄兵悍将逐渐死去,在经过几个昏聩之主的治国,国家自然会逐渐的没落,而反观各路诸侯呢?奉行就是弱肉强食,小诸侯渐渐被大诸侯吞并,大诸侯若不思进取,又会被他的敌人击败,所以各地诸侯都深知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一刻。
到了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这便是一个诱因,就是这个诱因,促使了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而其余诸侯呢?为何眼瞧着西周灭亡而见死不救?如前文所说,因为周幽王想要把贵族手上的公田全部收回,引起了所有贵族的不满!故而,直到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周平王或许在见证了自己的父亲是如何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亡国身死的,自他即位以后,更加不敢忤逆贵族的意志,放任井田制的崩塌,而无所作为,也正是随着西周的灭亡,使得昔日的天子之国逐渐走下神坛。
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西周的灭亡和殷商的灭亡都有一些相似之处呢?同样是宠幸“妖后”同样是动了贵族们的利益,只是相比周幽王,帝辛最起码死得更加壮烈,成就也比周幽王大很多,直到国破身亡之前,仍派出大军,东扫夷族,北逐狄族,南压蛮族,亲率大军在牧野,与各路神仙和西周决战,在位时,有开疆扩土之功,说他是暴君也好,雄主也罢,是非功过,全凭后人口舌之快,成王败寇罢了﹍﹍
又说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东周刚建立之初,九州就步入了春秋时代,春秋时代一结束,就步入了战国时期。
而就是在春秋时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更是使私田急剧增加。诸侯、大夫们富起来。周王便不能按井田制控制田地,权利骤然大减,各路诸侯的实力已经稳稳凌驾于王庭之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