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设想的次级航空母舰其实也可以看成华夏第一代航空母舰的结构简化版和防御增强版。双方吨位近似,不过是牺牲一层机库来增加甲板和防御。如果论适用性的话,按照1.5万吨左右的吨位,这种次级航空母舰比华夏初代航空母舰更适合后期的战场形势,双机库航空母舰的机库载机量未必就比单层大机库加挂票容纳的飞机多多少。而且双层机库航空母舰必须有一个中部升降机来沟通上下两层机库。而单层大机库航空母舰可以将两台升降机全部弄成侧弦升降机。双层机库的初代航母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增加整备面积。可操作性更好。
当然随着吨位的上升,双层机库的中一层机库的面积更,节省了机库装甲的重量。而单层大机库航母要是做成装甲航母的话,其装甲甲板面积必然会大出不少。所以徐杰最终的选择就是在使用螺旋桨飞机的情况下,非装甲航母使用单层大机库。而装甲航母则使用双层机库。当然后者机库高度必须保证。而如果舰载机要是换成喷气式飞机或者更大的双发舰载机的话,那么情况又会发生改变。航母结构的选择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清的,必须结合吨位、防护以及使用的飞机来综合分析才能搞出最优的结果。
在未来的海战体系中,华夏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一线主力就是3万吨的一等装甲航空母舰和1.7万吨的轻防护次等舰队航母。其中后者还承担了在必要的时候清扫航空巡洋舰的重任。而二线的护航航母则依然会延续历史上的美国人应急建造的吉普航母为主,这些脆皮所要面对的威胁远于前者,所以只要能反潜。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可以到了今。华夏战时初期和中期的航空母舰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就好比烹制一道大菜一般,各种食材已经准备完毕。就差下锅了。而这个下锅的过程就是华夏航空母舰编组的过程!
如果编组的话,这里面的历史也很复杂。两艘一组,三艘一组,四艘五艘甚至六艘一组的都存在过,还有类似美帝后期那种几个编组混一块构成一个庞大舰队的复合编组,比如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帝的超大规模航母战斗群。虽然编组方式五花八门,但是归结到一点还是以实用够用为标准。比如日本海军在开战之初将两艘同级舰编为一个航战的做法就是考虑到同级舰直接更容易协同。这种编组方法称得上实用,但是绝对不够用,2艘航母编成一组只有不到150架飞机。这样的规模实在是太了。而类似珍珠港那样,一下把六艘舰队航母编制在一起的方式又太大了,毕竟鸡蛋都扔到一个篮子里了。
这个位面双方参战的战舰数量会更多,战斗规模也会更大更加惨烈,这种编队自然无法满足未来华夏海军的需要,所以徐杰需要参考的只能是历史上美国海军的后期航母编组形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时的航母编组,在这场海战中美国舰队的15艘航空母舰变成了四个相对的特遣舰队。除了58-4特遣舰队是2艘大型航母和1艘型航母之外,剩下的三个编队都是2大2的配置方式。两艘埃塞克斯级别的大型航母加上2艘型轻型航母,这个编队最大的好处就是2艘大型航母负责释放攻击机群。而2艘型航母则负责提供战斗机撑起空中保护伞,虽然在实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的日本舰队,美国所有航母全力释放战斗机。但是这种初衷还是很先进的。而且4艘航空母舰的规模也大正好合适。
而这个位面上徐杰的编组原则和历史上十分类似,不过考虑到华夏二等舰队航母的战斗力远超过级轻型航母。所以如果仅仅是担任掩护任务的话,那么一艘二等舰队航母的载机量和放飞能力几乎和两艘级相当。如果要保持和马里亚纳时期tf58舰队下属的分舰队一样的战斗力的话,那么两艘一等舰队航空母舰加上一艘二等舰队航空母舰就足够了。而这样的三航母编制将是未来华夏舰队的基本单位。随后会根据任务的需求,适当的增加战舰。一般情况下执行对抗对方正规舰队的航母编制不会于3艘。
如果情况紧急,遇上大战。但凑不出两个战斗群的时候,徐杰的原则是必要的时候可以组成3艘一等航空母舰和2艘二等舰队航母的编队,这样一个编队足够凑出近500架各种战斗机。当年历史上日本舰队在马里亚纳砸锅卖铁凑出来的舰载机数量也不过这个数目,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至于2大2的编组方式好不好,徐杰认为有些不妥,要是三艘航空母舰释放攻击机的话,那么防御力量有些偏弱,而如果2艘的话,进攻力量有些偏弱,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徐杰不希望出现这种布局。就算出现了,徐杰也希望能从盟友那匀过来一艘保证效率。
除了正规航母作战中的编组之外。为了对付那些在海上乱窜的航空巡洋舰,华夏还需要组建由二等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组成的快速打击编队。其中重巡洋舰负责的是炮战和夜战,同时利用自身携带的水上飞机提供侦察和反潜。而二等航空母舰则充当白战斗的主力,一旦发现对方的航空巡洋舰,一波将近30架的机群完全可以让对方不死也掉层皮!两波攻击几乎就可以搞定对手了。
当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这样一支舰队也可以转化为袭击舰队。多达60架以上的舰载机加上一艘重巡洋舰的火力完全可以轻易撕碎对方的绝大部分护航舰队的防御力量。而较高的航速和较强的武备也让对方十分忌惮,兵力少了不但无法摧毁这支舰队,还有可能被对方一波反打直接灭掉,而要是抽调宝贵的装甲航空母舰的话,则会削弱对方本来就不富裕的一线兵力。
如果能用一艘二等舰队航母牵制对方一艘一等装甲航母的话,这个买卖无疑是赚大了。而且在不考虑岸基侦察力量和走狗屎运的情况下,想要靠一支舰队寻找一支飘忽不定,并且拥有一定航空能力的袭击舰队显然是很费劲的,定这样一支舰队可以牵制对方两艘以上的航母,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即使这支袭击舰队最终折戟沉沙,那么对华夏来也可能是赚的。比如对方因为缺乏航空力量而导致攻击计划的推迟或取消,或者因为兵力不足导致某场战役的失败。这些事情对战争乃至整个战局的发展都是十分巨大的。
至于处于二线的吉普航母,徐杰也将其分成了随舰队机动的护航航母编队和自由行动的猎潜队,前者顾名思义自然是跟随在运输船队作用用来护航的。这样的舰队一般是由一艘吉普航母和数艘驱逐舰构成。而后者的编制和前者类似,不过是单独行动,在对方潜艇可能经过的水道或者海域攻击对方潜艇。猎潜队将装备一些装备有无线电定位装置的船舶,用来侦测对方的潜艇发出的各种波段的信号,进而展开围剿。
当然,在一线航母数量不够的时候,这些吉普航母也会被拉到一线担任一些威胁性并不大的作战任务,比如在对方空军较为弱势的情况下支援地面作战,就像当年莱特湾海战时负责支援陆军的护航航母群。除此之外,徐杰还计划将某些护航航母编组成一个专门用来为前线舰队航母补充飞机的后勤部队,这些舰队因为航速过慢以及防护问题而无法和舰队航母并肩作战,但是在战斗的空隙,这些航母可以在距离一线舰队400km的距离上把携带的战斗机释放出去然后来弥补前线航母的舰载机损失,等于变相增加了航空母舰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历史上用航空母舰作为飞机运输舰的事情很多,至少英国人为了保住马耳他岛就用航母向岛上运送了25次!一共运输770架飞机,其中718架飞机成功到达马耳他岛,损失了48架,另外12架返回航母。这些飞机为保护马耳他岛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而徐杰不过是活用了这个办法而已。
经过这么一番谋划之后,总算把战争初期的航空母舰建造和编组计划给捋顺了。但是徐杰心中却并没有放松,原因很简单,这场战争什么时候开战,打多长时间,持续到什么时候根本没准,历史上2战一共打了6年,即使美国加入后打日本这样的国家也用了3年半。而这个位面对手更加强大,科技也更加先进,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感觉单纯套用历史上的2战经验恐怕不行。或者换句话就是埃塞克斯、大凤级别的航母镇不住场子,恐怕需要中途岛这个级别的了!而舰载机恐怕到了ad1袭者级别的飞机也不够用!
感谢书友hukaikaka的打赏~~~。未完待续。。
...
...
read3;<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