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要出书?!

  第一百七十三章你要出书?!

  李泰先挥了挥肉乎的小手,让沈炼把刘氏和孙敬带下去,然后好奇的望着杜淹,道:“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杜淹一脸认真望着他道:“陛下,真要写一本《疑狱集》?"

  李泰沉默了,写个屁的疑狱集,刚才就是一时口快,把未来的一个书名说了出来,但是看杜淹的模样,又感到一阵头大,杜淹这个老小子,好像真想要这本书啊?!

  嗯?

  等一下?!

  李泰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剩余的奏折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刚才他看过了这些奏折,大部分都是刑案,里面有没有冤屈,是不是全都证据确凿,除非细细揣摩去看,否则不能直接肯定。

  但一旦细细揣摩,那费的时间就大了!

  对于裴寂四人抱着奏折前来,李泰也猜得出个十之七八,肯定是想用政务来挤兑自己的咸鱼时间

  但现在......

  好像有一本办法,能解决这件事!

  李泰越想眼眸越亮,看着眼巴巴望向自己的杜淹,声音软萌说道:“对,我要写!”

  杜淹神色一喜,道:“陛下,何时动笔啊?臣愿意给陛下研墨!"

  看着杜淹急不可待的模样,裴寂四人一脸无语,你至于吗,一个《疑狱集》除了名字和一个典故以外,就再无其他的内容,怎么就让你着急成这样?

  裴寂忍不住道:“杜寺丞,你这样逼迫陛下怎么行,著书乃是一件费心费脑之大事,自古以来谁著书是一蹴而就的?

  谁不是经过细心打磨,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功夫才著出一部大作,你觉得陛下,一时半会之间能写出一部书?”

  杜淹额了一声,好像还真是,看来是自己太急切了。

  “我能啊。

  而此时,一道稚嫩的嗓音响彻众人耳畔。

  裴寂等人错愕的看向李泰,李泰则一本正经的望着神色写满不可能的众人,嬉笑道:“不就是写一本书嘛,有什么难的,沈炼,取笔墨过来!”

  杜淹神色大喜,赶忙道:“臣去取!"说着,他急急跑去一旁的案牍上,拿来笔墨,细心的摊开白纸,然后耐心研墨。

  李泰盘腿坐在他跟前,拿起兔毫笔思索了一下便开始写了起来。

  若是让他亲自写一本书来,那一时半会确实不可能。

  可这是抄啊!

  抄书有什么难的?!

  李泰提笔就开始龙飞凤舞的在纸上落墨。

  很快,《疑狱集》三个大字,以馆阁体的方式,出现在纸上。

  “好字!"

  裴寂凑过去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惊声道:“此字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自成一派啊!”

  萧瑀忍不住也凑过来,瞅了一眼讶然道:“陛下之字果然非凡,读书人若是写字时,能惟求端正拘恭,将字写得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却也是一份能耐。”

  一旁看过来的陈叔达、封德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李建成、李二、李元吉默然不语在一旁看着,对于李泰写出这一手赏心悦目的好字,他们当时也惊讶,这可是自成风格啊,而且李泰才八岁,能写出这样的风格,哪怕不当皇帝,干点其他事,也绝对前途无量。

  裴寂忽然想到什么,好奇道:“陛下这是什么体?”

  李泰奶声奶气道:“这叫馆阁体。

  话音一落,李泰就又后悔了,艹了,忘了这也是几百年后的产物了!

  馆阁体?

  果然,听到这个话,裴寂四人皱着眉头思索起来,都没发现古书中记载过这种书体,小心翼翼道:“陛下,这是你创的?”

  李泰一脸认真道:“别人教我写的!"

  “不对啊。

  李建成忽然道:“陛下,你当初不是说,此字是你瞎写,瞎起的名吗?"

  戳人肺管子是不是?!

  你丫杠上瘾了?

  看到李泰没好气望着自己的模样,李建成心中愉悦,只感觉这几日受到的刁难,在此刻都还回去了。

  李建成哪里想到,李泰此时心里已经翻起小本本,开始给他计次数了。而此时,在一旁的裴寂四人心中震撼。

  瞎写?瞎起的名?可能吗?!

  打死他们几个都不相信,这是瞎写能写出来的字。

  陛下,深藏不漏啊!

  光是从字上,四个老头便隐隐感觉到,陛下想要立言于万世,恐怕不是一句戏言。

  难道他真要著书?

  疑狱集,这有能写出什么?

  众人不由好奇。

  不单单是他们,站在一旁的李建成李二、李元吉同样好奇望着李泰。李泰低着头,小手握着兔毫笔,细心的在纸上写了起来。

  “《疑狱集序》:狱者,天下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

  只是第一句,便让众人感觉惊骇异常。

  这话说的很简洁,却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裴寂、陈叔达、萧瑀、封德彝四人面面相觑,这是八岁孩童能有的见识?特么多少八十岁的人也不见得能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

  李泰继续提笔写着:

  “第一案--李崇察悲嗟。

  后汉李崇为扬州刺史,县民勾泰者,有子三岁,失之,后见在赵奉伯家,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乃令二父与儿各别禁数日。

  忽遣狱吏谓曰:儿已暴卒,可出奔丧,泰闻之,悲不自胜,奉伯嗟叹而已,殊无痛意,遂以儿还泰,奉伯伏罪。"

  这是后汉的案子,一个被拐卖孩童的父亲,在看到自家孩子竟出现在赵奉伯家中时,与赵奉伯发生冲突,从而告官于扬州刺史李崇的事。

  案中说的很详细,勾泰三岁孩子被人拐走,卖到了赵奉伯家中,前去讨要孩子,却被赵奉伯拒绝,双方都有邻居作证,告官后郡县府衙都无法定夺,直到扬州刺史李崇出现。

  李崇接到案子后,让勾泰和赵奉伯分别禁足,过了几天以后,让狱吏告诉二人,那三岁孩子暴毙,你们现在只能奔丧了。

  勾泰听了,悲不自胜。

  赵奉伯听了,只是嗟叹一声,并无悲戚。

  李崇就是凭借这一点,断定这个三岁孩童是勾泰之子,而非赵奉伯之子,此案牵涉到的拐卖案,最终以赵奉伯伏罪为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