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猛虎

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炮,工厂

大宋猛虎 祝家大郎 7596 2022-11-07 18:17

  甘奇出宫了,赵宗汉入宫了,家事之中,能给皇帝赵顼撑腰的也就是赵宗汉了。

  这事情还有得闹,赵宗汉来了,赵宗谔自然没有好果子吃,开口便是要夺了赵宗谔的爵位,贬为庶人。

  有了赵宗汉的撑腰,赵顼自然就下旨了。

  不过这事没完,赵宗谔显然也还要闹,家事没有那么多顾忌,夺了爵位,赵宗谔自然得闹起来。

  这些事情甘奇并不参与,皇帝赵顼年纪虽小,但也不是好相与之人,越是闹,赵宗谔越不会有好果子吃,何况还有一个赵宗汉?

  皇家子弟,一个个入宫求见,赵宗汉带着赵顼,自然是连连大怒。

  冯京的差事自然也就顺利许多了,赵宗谔堵在自家田地之前,冯京也敢教人把他架着走。

  接下来冯京面对的暴力抗法的事情自然不多了,但是变着法子抗法的事情就多了。

  人情社会,托关系的,送礼的,上门来叙旧念情分的。

  冯京想要铁面无私,就得“自绝于人民”了,他本不是包拯那个路数的官员,而今被逼着往包拯那个路数去了。

  这大概也在甘奇的计划之中,把冯京变成一个孤臣,也就间接把冯京拉到了自己这边。

  王安石,司马光,冯京,韩绛等人,这些将是未来的朝堂大佬,而苏轼苏辙李定蔡确等人,会是将来朝堂的中坚力量。

  甘奇想要的就是这种能让他完全控制住局面的局势,而且朝堂上还不能皆是傀儡,还得都是有能力有手段的人才。

  过得一两个月,京畿各地州府主官的事情基本完成了,京畿摊丁入亩之事已然走入正轨。

  甘奇每日要做的就是不断给这些州府主官压力,不断敦促他们按照新法来改革,全力实施。

  一切走入正轨之后,甘奇也能忙里偷闲了。

  东京城南,京畿大营之中,沈括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月了。

  今日甘相公亲自来了,就是要看看沈括新造的三千斤大炮。

  三千斤大炮,黑洞洞大炮管,看得甘奇十分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难以摆弄,几匹马拉着都上不去一个小坡。

  这让甘奇有些头疼,一边看着火炮试射,一边问道:“此物好是好,就是要解决一下运输问题,否则大军移动实在不便。”

  沈括点着头:“相公说得是,一般车架承受不住,改造的大车架,却又自重不小,至少要四匹马才能拖着走,遇上坡道,还得人力帮着推,若是泥沼之地,亦或者道路不好的地方,移动起来更是麻烦。”

  甘奇皱眉思索着,许多事情还是想简单了,若是想把这玩意运到前线,一会西北,一会燕云的……

  “得想个办法解决此事。”甘奇认真说道。

  沈括也在皱眉,他已经想尽办法了,答道:“要不就再加马力来拖,加到六匹。”

  甘奇摆着手:“马是小事,麻烦的是车架庞大,到得边境之地,多是难行小路……得让车架变小一点,想来如此重物,车轴也不耐用,走得几百里,怕是要修个好几次……”

  “是啊,下官也想说此事。”沈括答着。

  忽然甘奇眉头一展,说道:“我十多年前曾经做过一物,到时候拿给你看一看,那东西兴许能解决你的烦恼,但是也还要研究一下,制作精良一些,材料上也要仔细研究一下,制作工艺也得更加精细才行。”

  “不知甘相公说的是何物?”沈括问道。

  “滚珠轴承,彩票盘子滚动顺畅,就是因为此物。但是我之前做的滚珠轴承太过简陋,彩票盘子用起来倒也无妨,但是要用在车轴之上,你得花费一些心思。”甘奇是想起了自己做的幸运大转盘了。

  沈括闻言颇为惊喜:“下官已然迫不及待想见到此物了。”

  甘奇点着头:“事不宜迟,走,随我去取。”

  沈括连忙上马随着甘奇出城而去,能打造滚珠轴承的,还是城南码头上的一家铁匠铺,那老铁匠一直守着甘奇的秘密,也一直源源不断赚着甘奇的钱。

  把沈括交给老铁匠之后,甘奇也就不多管了,匠人的事情甘奇也插不上手。

  甘奇顺道回了趟村里老宅,也顺道看看自己的相扑场以及商业街。

  也是一番繁忙,去年的账目甘奇都没有看过,都是张淑媛与吴巧儿看的,今日来,便也顺带看看账目,也要考虑一下更多的规划与发展。

  说起来,这相扑场带动的商业圈已然成熟,温泉酒店也越发的成功,守着这份家业,富贵已然不愁。

  但是甘奇自然还有更多的想法,只是这几年一直没有时间来谋划。

  其实说白了,甘奇是想建一个工厂,并非工厂能赚很多钱,而是甘奇需要给世人带来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小农经济,生产单位基本上就是家庭,最大的也不过就是小作坊,这种生产模式在甘奇看来自然是太过原始了。

  工厂,意味着更详细的分工,更大的规模,更小的成本,更高的效率。

  这东西对于甘奇来说不是什么新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甘奇要开一个极其成功的工厂,成功之后,必然会许多人争相效仿,开封府是一个资本集中的地方,这些资本没有地方去,除了买田买地,就是存着留给子孙,这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甘奇给这些资本一个新的去处。

  说白了,甘奇就是要带来一个新的风潮。

  这个新的风潮若是真成功了,这个国家就会走入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可以解放生产力,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生活,更可以让国家实力越来越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工厂可以打破社会结构,大宋的社会结构太简单,简单到只有二元。要么就是读书的士族阶级,控制了社会大部分的资源。要么就是苦哈哈的底层百姓,永远在土地里刨食。

  至于其他什么商人,什么奴仆小厮服务业,还只是这个二元社会的附带品。

  一旦工厂遍地开花了,社会就多元了,会出现真正的商人阶级,也就有了广大的工人阶级。

  社会多元,许多事情就不再是非黑即白,对于甘奇这个掌权者而言,他要做的许多事情造成的影响,就也会复杂起来,社会上的人,于甘奇而言,也就不再是简单的非友即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摊丁入亩这件事,本身而言就是解放生产力的,没有了人头税,官府对于户籍的管理就会更加松散,不会再去担心那些要交人头税的百姓跑了。

  因为有人头税的时候,百姓需要家家户户服徭役的时候,一旦百姓到处乱跑,官府找不到人,就会收不上来税,所以官府对于户籍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甚至不缴税的人就会变成黑户,到哪里都会被官府抓,这也间接导致了山林盗匪滋生。现在不收人头税,不必家家户户服徭役,官府也不会再管你在不在家种田了,到处跑的人也不会担心自己变成黑户了,人就自由了。

  人一旦更加自由,最受益的就是需要招收工人的工厂。

  如果此时社会上真有无数的工厂,甘奇这摊丁入亩之策,必然会受到无数有工厂主的拥护,工厂主必然也是社会上有发言权的一类人,甚至许多就是士族,那甘奇推行摊丁入亩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小。

  这就是推行工厂生产模式的好处之一。若是真的把工厂模式推行开来,对于真正的土地改革也是有巨大好处的,因为土地改革,家家户户都有地,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得到了保障,就会更加释放生产力,有更多的人敢于离开土地去工厂。

  还有一点,工厂主若是变成了新贵,旧的地主阶级力量就会变小,因为在一亿人口的时代,土地的产出价值,远远不如工厂。

  所以甘奇才想着自己带头建立一个标杆工厂,让世人来争相效仿。改变劳动模式,会让整个世界都不一样。连百姓生活成本都会降低,所有的生活品都会随着生产效率提高而降价。

  哪怕科技还没有大发展的时代,哪怕只是生产锄头铁锹锅碗瓢盆以及一些家具之类,一旦从木匠、铁匠小作坊变成了流水线作业,效率上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何况甘奇还准备弄出一点科技上的小进步,比如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这东西技术要求不高,或者说对于沈括这种人而言技术要求不高,只要一个点子,一个方向,沈括必然能把这东西给做出来。

  棉花在京畿各地已然种植了好几年,在民间反响极好,朝廷也不遗余力推广,而且棉花这种作物又好种植,对于水源的要求不高,一些荒地旱地都可以种植,产量早已经起来了,至少供应一个工厂的产量是足够足够的。

  甘奇思虑了这些事情,便也定下了这些事情。

  水力纺纱机,一是要水,选址上就得在河道边,再来就是要水流落差,那就得选在河道下游。

  汴河就是极好的地方,这事不难。

  建设上也不难,在一个地势低洼之地,开一个沟渠,把汴河水引出来,然后顺势而下,层层叠叠,安排一台又一台的纺纱机鳞次栉比摆放,借助水力不断带动机器纺纱。

  这个计划明显可以行得通。

  甘奇越想越是兴奋,看完相扑场的账册之后,直接回到老宅里,迫不及待让甘霸磨墨,甘奇下笔,甚至把工厂大概的草图都给画出来了。

  缺的就是纺纱机了。

  还得回头去找沈括,哪怕是天色黄昏了,甘奇也迫不及待让人去请沈括赶紧入城,樊楼一叙。

  沈括匆忙而来,对于甘奇要改造纺纱机的想法惊为天人,用水力来纺纱,原理上肯定是可行的,就是要改造现有的纺纱机运作模式。

  甘奇也不管那么多,只说道:“存中兄身边高明的匠人不少,你把这个事情带回去,与众人一起商量,此物必然不难。”

  沈括点着头:“下官也知此物必然可以造出,却是一时之间也没有具体办法,还望相公能容得一些时间。”

  沈括事太多,甘奇又给了一个任务,他这是再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甘奇却道:“其中原理我也不甚知晓,但是我给你一物可作设计思路。”

  “还请相公指点。”沈括等的就是甘奇这句话,他知道甘奇提出的东西,必然会有自己的见解。

  “此物乃是齿轮,此物你当不陌生,但是想要做出真正合用的铁齿轮,从草图到手工打造,都需要最好的匠人花费许多心思。此纺纱机若是有齿轮传动加持,便是一条极好的设计思路。”甘奇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他对纺织实在不太懂。

  但是沈括对于纺织的原理驾轻就熟,灵光一闪:“相公一语,醍醐灌顶,水车向来只做舂米之用,便是传动方式的局限,下官似乎有了一些思路。”

  “那你速速回去带着众匠人思索一番,把此物快速造出来。”甘奇也高兴不已,还带心急。

  “下官遵命!”沈括酒都没喝几杯,匆匆又出了樊楼。这工科男,似乎对女人没什么兴趣。

  甘奇也不在樊楼多留,他似乎也对女人没什么兴趣了。

  只可惜了那一众脖子伸得老长的花魁们,一个个失落无比,甘相公难得来一趟,却是就这么走了。

  若是放在十年前,今日这樊楼,不知谁人又要借着甘相公名声鹊起。

  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柳三变欧阳修是这里的贵客,可惜他们后来不再多来了,来了也鲜少填词。十年前甘奇苏轼苏辙是这里的贵客,如今也不多来了,来了也不想着什么诗词之类。

  如今到了秦少游蔡京等人,却是最近他们也不多来了。

  唯有晏几道,在樊楼混迹好几年,却还依旧常来,反倒晏几道成了这东京七十二名楼里最受欢迎的人。

  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

  甚至再也没有人把甘相公作词讽刺晏几道的事情拿来取笑了,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晏几道被甘相公这等人物取笑,那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甘奇自然也不知晓如今欢乐场里的这些事,回家之后,依旧还在仔细思考着工厂的事情。

  甚至也想到,工厂若是真如雨后春笋而起,那钱庄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甘奇也在担心有些事情,比如如何在工厂模式之下确保粮食的耕种,这是社会最根本的保障。这是当权之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工厂与耕种与人口之间平衡关系,这个把握太重要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