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冯后面世
经过刘义宣事件之后,刘骏对皇族势力越发忌惮,甚至已到了万般厌恶的地步,对相关情况十分敏感,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怒目而视、大打出手。
雍州督导官、武昌王刘浑,与左右侍从闹着玩,写了一份文告,自称楚王,还改年号为永光,设立文武百官。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胸无城府,情商低下,即便做出了如此举动,但国人都知其无恶意,更多付之一笑而已。
但刘骏显然不那么认为,从自己的上位经验和族中叛乱,得到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要防微杜渐,得到汇报后,第一时间下诏剥夺了刘浑的所有官职和爵位,贬作平民,并放逐到始安郡。
455年8月初,刘浑抵达始安,但风波却并未终止,刘骏到底没有放过他,派员外散骑顾问官戴明宝,打着安抚的名义前往斥责刘浑,并强迫他自杀。
这之后,刘骏变得神经衰弱起来,总幻想家里哪个亲戚正在图谋害他,纠结了一个多月,终于下定决心要继续削弱王侯的实力。
10月1日,刘骏授意江夏王刘义恭和竟陵王刘诞,让他们上奏请裁减王侯的车辆、衣服、器物、乐队、舞娘等九项特权。
奏章呈上之后,刘骏又暗示有关单位,把要裁减的特权增加到24项,诸如王侯们听取报告和处理公务时,不能再像皇帝一样面向南而坐,佩剑不可以做成鹿卢形,秘书长、封国宰相及其他官员,对王侯不可称臣,只可称下官,且辞职后关系立即解除,不可追敬。
除此之外,刘骏还把宋初开创的典签制度发扬光大。
在他之前的时期,典签也即收发官的主要职责是辅佐年幼的皇子,上传下达皇帝的诏令,不致于因为皇子年幼而在地方生出事端。
但刘骏时代的典签,权力迅速膨胀,即使年长的皇子或是庶族出身的高级官员,去主持地方事务,也由典签总揽全局,不只上传下达,还接受官属报告工作,成了实际上的地方领导,直接对皇帝负责,只要他们不同意,甚至地方上的人事任命都不能通过。
北魏没有典签,但皇帝对部下的猜忌也非常可观。
拓跋濬即位之后,北魏国内接连发生一连串的谋逆案,一些国家重臣包括皇族中人,都遭杀害,其中有多少是确有其事,又有多少是诬以谋反,史书虽无详尽解答,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刚刚结束一场混战,民心思定,这是其一。其二,综观那些“谋反”之人,有多少是真有谋反实力的,又有多少是有谋反动机的?几乎没有。
从453年2月起,一直到本年455年,卷入谋逆案的人有京兆王杜元宝、建宁王拓跋崇、拓跋崇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拔、……
这些人无不身居高位,战功赫赫,只因未能在迎立拓跋濬之初站对队伍,终于招此横祸。
其中的拓跋仁曾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掠夺一个李姓姑娘为妾,在他死后,李姑娘依律被发配宫中为奴,结果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被拓跋濬看到了,拓跋濬瞬间便被勾走了魂魄,当天就把她强行带到斋库中大施拳脚。
此后许多天,拓跋濬几次临幸之,并封其为贵人,李贵人的肚子很争气,竟怀了龙胎,后生了皇子拓跋弘。
拓跋濬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拓跋弘是其长子,所以顺理成章地封为太子,而李贵人则也顺理成章地被处死。
于是成就了另一个女奴冯氏。
拓跋濬似乎尤其喜欢在奴婢中间寻找快活。
冯氏倒也不是寻常奴婢,她是辽西公冯朗的女儿,北燕末帝冯弘的孙女。
虽是皇族后裔,但因北燕早就覆灭,冯氏并未因此获利,其父冯朗甚至因此获罪,冯氏也被牵连,被发配宫中为奴。
所幸冯氏有个姑姑是拓跋焘的昭仪,所以在宫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直到遇到拓跋濬,生活更是发生了天翻覆地般的剧变。
两人相遇时,冯氏不过14岁,却已出落得极为水灵,在一帮奴婢里面仿佛鹤立鸡群一般,拓跋濬也极为年轻,心头一热,便把冯姑娘立为贵人,等到立完太子之后,又李贵人依律当死,于是冯贵人顺利上位成了一国之母。
那是456年正月29日,这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不但对于冯皇后,更对于北魏全国,因为冯皇后正是因为成了皇后,才有机会在将来带领北魏进行一次重大变革。
拓跋濬不必等到多年后,此时就满心欢喜地准备做点什么了。
除了清除异己,排除潜在威胁,拓跋濬还做了不少努力:
458年正月1日,北魏公布禁酒令,凡制酒卖酒和饮酒者,一律斩首,遇婚事和丧事可暂时解禁,但也有一定限制。
之所以有此规定,是因为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和普通小民,常因酗酒闹事,或借酒议论国事,拓跋濬可以容忍他们发酒疯,但绝不能议论皇家。
为了保证禁酒令的施行,拓跋濬开始在朝廷增加秘密警察,这些人除了监督法令的实施,更重要的任务是侦察朝廷各单位以及各州各镇,经常换穿平民衣服,出入官府衙门,搜求百官的过失,呈报拓跋濬,然后由拓跋濬根据实际情况授意主管机关处置,只要列入黑名单,立即实施逮捕,苦刑拷打逼迫其认罪。
为了罚有法依,拓跋濬又下诏凡是官员受贿布匹满二丈,一律斩首,又增加法律条文79章,章章要人命。
这一套三连环,把官民吃得死死的,拓跋濬小小年纪,倒是颇有手段。
所以他深知一味唱黑脸,似乎会适得其反,于是做了一件影响吏为深远的事,那就是让佛教重新兴旺起来。
在他上位之初,其实已经放宽了对佛教的限制,几年后为了拉拢民心,对佛教更为包容,借着旱灾的机会,下令全国恢复所有寺庙的香火,再之后又动员大量民工,在首都郊外开凿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