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机降临
安息大军的战术改变后,冲锋于前的安息骑兵不仅成倍增加,而且冲锋的面变得更为宽广。这意味着,西凉军的箭雨变得稀疏,不敷使用。
刘范便下令操持双发弩者渐次放箭。双发弩有四万具,一射双箭,是汉军常备武器。李陵曾以此器,以五千步兵硬抗匈奴单于的十万骑,射杀匈奴三万人马。最后还是因为投敌的一个军侯,向单于泄露了李陵已经没有箭矢的秘密,李陵方降。
双发弩在李陵手中大放异彩,在刘范这里,其威力更向发挥了一步。刘范紧急命令操持双发弩的士兵分成三部,一部防守正方、一部防守右方、一部防守左方,以应对三面冲锋的安息骑兵。而每一部中分为三个批次,轮流开弓射箭。
在短促的改变阵型后,蹶张弩和双发弩发出怒吼,牛筋制成的弓弦强劲有力,猛然弹飞箭矢。箭矢纷纷射中安息骑兵,安息骑兵发出绝望悲怆的惨叫声,战马也痛得嘶叫起来。被射杀的安息骑兵更多了。
但安息骑兵仍然不曾停下冲锋的步伐。前面的骑兵被射死倒地后,后面的骑兵就纵马踩着前军的尸体,前仆后继地发动冲锋。这让刘范不得不感叹,安息骑兵果然是精锐之师。要换做是他的屯田军,恐怕早已崩溃了。这时,刘范十分庆幸没有让屯田军同安息骑兵硬碰硬。因为那样的话,此战必败。
安息骑兵的伤亡陡然大增,但冲过蹶张弩之射程、又冲过双发弩之射程的安息骑兵也大为增加。有数千安息骑兵冲进敦煌弩之射程,距离西凉军中军的距离,只有短短的八十步。八十步,刘范能看见安息骑兵脸上的怒意,和他们手中的刀枪。此时,安息大军全军都被西凉军中军的箭雨攻势触怒了。人人皆抱着必死的决心,没有人在箭雨下退缩。
刘范又令敦煌弩兵开射。敦煌弩一射五箭,一举将七十步开外的安息骑兵射倒在地。刘范远远望去,只见西凉军中军与安息大军之间,人马尸体尸横遍野,扎于地上和尸体上的箭矢如草丛般密集。
但安息人,上至沃洛吉斯四世,下至普通士卒,都是大怒。安息骑兵根本不顾伤亡,疯狂地向西凉军冲锋,如狼奔豕突,排山倒海。渐渐的,安息大军的冲锋之势,渐变狰狞。蹶张弩、双发弩和敦煌弩一齐发射,也几乎快要抵挡不住。因为安息骑兵实在是太多了,箭雨重重,也根本射不完他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安息大军的伤亡继续加重着。但慢慢的,敦煌弩居然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在其射程中存活的漏网之鱼越来越多,刘范大为震惊。有数百安息骑兵连续越过三种弩的射程,冲到了西凉军中军三十步之遥。
刘范紧急下令让操持标枪者投掷标枪。安息骑兵冲锋的阵势,让前排的标枪兵深感恐惧慌乱。但数千标枪,还是顺利地将数百安息骑兵钉死在西凉军阵前。
刘范呼出一口气,又见沃洛吉斯四世在其军之中高呼着什么。沃洛吉斯四世其实是在高喊着,敌人的箭矢再多,也挡不住更多的安息骑兵。只要继续冲锋,就一定能杀破敌军。
沃洛吉斯四世的话,鼓舞了安息大军的士气。安息骑兵继续狼奔豕突地向西凉军冲去。这时,西凉军中军只能也使尽全力。蹶张弩、双发弩、敦煌弩和标枪,各自一波一波地发射着,将在各自的射程内的敌人射得倒下一大片。
这时,西凉军中军面对安息大军变得十分吃力。箭雨再多,却也射不尽敌军,总会有一小撮安息骑兵逃过一劫。安息骑兵在蹶张弩之射下,若被射死千骑,就有百骑未死,如晋级一样地闯入双发弩之射程中,然后又有十骑存活,晋级到敦煌弩射程中;紧接着,又有一骑晋级到标枪射程中。
这样,冲到西凉军阵前的安息骑兵一点点地增加,西凉军被一举冲破击溃的几率大增。刘范也不敢如之前一般风轻云淡了,而是急的满头大汗,心里期盼着最坏的结果不会出现。一旦箭雨挡不住安息大军,中军一败,那就全完了。
时间过去了十分钟,安息大军已经被射死了六万骑之多。战场上的尸体多得让安息骑兵无从下脚,时常有战马因踩到尸体而摔倒。但沃洛吉斯四世的怒意却慢慢减少了。因为他能看出西凉军的弓弩大阵越来越力不从心,他的前锋距离弓弩大阵越来越近,几乎都快要冲进大阵之中了。他坚信,只要保持着这样的势头,这一仗他就赢定了。
刘范紧锁眉头。在他的指挥下,弓弩大阵一开始将安息大军牢牢地控制在一百步开外;但随着安息大军全力冲锋,弓弩大阵只能勉勉强强将安息大军射在三十步开外。
三十步,成了西凉军中军的生命线。但安息大军势头不减,冲过三十步之距的安息骑兵陡然剧增。标枪兵们使劲全力,才能用飞掷而出的标枪,把安息骑兵插死、钉死在冲锋路上。
安息大军舍生忘死的前锋,冒着遮天蔽日的箭雨,越过了西凉军的三十步之距。西凉军中军虽然是分批渐次发射箭矢,人数有七万之众,每波箭雨也有两万多支,但也渐趋势颓。安息大军的人海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他们就如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安息骑兵如草,西凉军之箭雨如镰。西凉军之箭刚把收割完这一茬,紧接着另一茬又从地里冒了出来。
慢慢的,安息骑兵又将距离推进到了十五步之遥。甚至有几十个安息骑兵都冲到了大盾之前,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把十数面大盾砍得稀巴烂,又砍死了十几个标枪兵。
西凉军中军由此被打开了一个大大的豁口。安息骑兵将轻而易举地冲入中军之中,将弓弩兵踏成肉泥。西凉军中军的士兵们大吃一惊,稍显慌乱。危机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