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帝国往事
大夏朝自太祖皇帝高渊开国以来,便将跟自己一起征战天下、戎马半生,同时也是战功赫赫的五个同胞兄弟,封出了赵、楚、蜀、吴、九江五大铁帽子王,子子孙孙世袭罔替,替大夏治理所封属地的子民,同时也享受所封属地的税赋。
从某种意义上讲,哪个会投胎的钻进了这五位铁帽子王王妃的肚子里,那才是叫上辈子积德!
含着金勺子出娘胎,生下来那就是享受的命,这世袭罔替的王位和先帝特赐的丹书铁券,让他们甚至比很多封王的皇子都要活的舒坦。
毕竟也算是祖上拿命血拼出来的王位,所以太祖爷对于这五位铁帽子王的后代子孙,甚至都没有过于刻意的设置什么约束的条件,只在临终的时候要他们五个跪在床前起誓:
天下非高姓而王者,共击之!
仅此而已。
所以也就导致后来帝传三代的时候,酿成的那场险些颠覆整个大夏朝的剧变!
奈何大夏朝那个时候不过刚刚建国五十余载,可谓福泽深厚、气运不绝,又碰上了睿宗皇帝这千百年不得一遇的圣君,因此叛乱虽然一开始势如滔天,点燃了大夏朝近半壁江山的烽烟,但最终还是被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平息了下去,
而也是正因为于此,睿宗皇帝又给这五位铁帽子王多加了一道紧箍咒:
世袭罔替之王位,只能传于王府嫡子,除非嫡子早夭,方能在皇帝应允之后,令择长者而王之。
帝传三代,王位也都传下去三四代了,这些锦衣玉食的小王爷早就不是当年蚊子从眼前飞过、都能瞅出公母的精明先祖了,对于睿宗的这道旨意也并没有觉得如何,
直到数年之后他们一个个府中的嫡庶之争已经成为日常主旋律的时候,才犯过醒了想到睿宗的这一软刀子扎人有多疼。
睿宗之前,也是因为刚开始建府都还没有枝繁叶茂的时候,嫡庶公子哥儿们相处的倒都还很融洽,也都和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愿意去大殿中或者疆场上去博个功名,若是能够出人头地,甭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有可能从老王爷哪儿接过王府的大印,
那个时候,王子们一个个想的都是往朝中去伸手,扩充自己的势力,变相的来说,也就是在扩大王府的影响力。
但是,睿宗之后,这种现象几乎绝迹!
为什么呢?
你一个庶出的王子,你就算是三甲头名点被点做状元、或者戎马天下百战余生,顶天了换一顶二品大员的乌纱,仍旧还是不能从你那个天天拎着鸟笼子在风月所里日夜寻欢的嫡兄弟手里抢过王位,
一句“祖制不可违”就把你肚子里的千言万语堵的死死的了。
除非.......他死了......
因此,自此之后,王府里面的这些王子们,再也没有心思考功名、博战功,因为睿宗把他们通关的难度看起来降低了,只要干掉那个嫡兄弟就可以了,
但是当他们在冷森森地盯着前面嫡兄的王位时,后面的弟弟也在阴恻恻地看着他,
王府之中,再无宁日,天下之中,反而变成了一片祥和。
而且睿宗的这条变了味的“推恩令”,也很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仅仅二十年之后,九江王府因为嫡庶争斗,发展到兵戎相向,同室操戈的老旧戏码在庐江王府里搭台上演,所造成结果之恶劣,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九江王及王妃惨死府中,膝下六子有四个死在了城中的火并中,一场大火把整个九江王府烧了个干干净净。
对于这件旷古奇闻,朝廷的反应也是出乎意料的快,睿宗当天就掷下严旨,九江王三子、五子忤逆不孝、手足相残有悖人伦,即刻处以极刑,以儆效尤!同时九江王的王位,也因为无后代可传,被礼部收回,
多年之后,每当有多嘴之人非议此事的时候,都会提一嘴说这是睿宗杀鸡儆猴的阴谋,因为睿宗一开始就对太祖分封的这不加约束的五位铁帽子王有所不满,但是碍于丹书铁券和先皇之恩却也不好有所动作,所以才有此一策,
百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对于这种连史册都不会有记载的野史,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知道当时九江王府之事是不是睿宗授意的,不过大家都知道的是,自从那以后,剩下的赵、楚、蜀、吴四王,都彻底变成了温顺的猫儿,朝廷有任何召见或者仪礼,无不是随传随到,再没有半分怨言。
佛家有句话,叫做“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从面的事看来,这“乾坤”果真是个公正严明的老人,并不会因为睿宗作为“乾坤”之子就会有所偏袒。
大夏天正四十四年,睿宗的儿子夏武宗暴毙,
比较尴尬的是,这位继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不仅把他的几位兄弟都给熬死了,还没有留下任何的子嗣,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大夏朝这个庞然大物像是忽然失去了脑袋,束手无措的开始跌跌撞撞了起来。
不过还是那句话,若是福薄份浅,大夏朝也不会建国四百年仍矗立东方,
关键时候,还是当时的周皇后站了出来,本着“兄终弟及”的原则,以她的名义传下懿旨给四个藩王即刻入京,懿旨很简单,就八个字:
先到者君,后到者臣!
作为当时赵王的亲舅妈,周皇后这道乍一听起来公正的懿旨,就难免带着些偏袒的味道了。
能够“先到者君”的,照理除了近在咫尺的赵王之外,其他三个王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的,对那远在千里之外的蜀王、吴王来说,这道懿旨更是跟传召他进京觐见新皇没有任何区别,毕竟距离在这儿摆着了,等到他们两个拿到懿旨的时候,可能赵王的车队都已经赶到午安门外了。
但是
事情总不会就一个人人都能意料到的结局到此结束,同样在这儿也还多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的楚王,也就是现任楚王高由踪的父王,并没有远在武昌府的楚王府里,而是由于朝中宁嫔诞下小公主,欣喜的武宗皇帝在去世之前发出过一道召楚王携妃入宫同贺的圣旨,此时的他已经是进了直隶的地界儿了。
说来也是巧,这位宁嫔不是什么外人,正是当时楚王妃的庶出胞妹,而且这位胞妹跟她这位嫡出的姐姐关系是相当的不错,而且说来也是稀奇,这位宁嫔诞下的小公主竟然是武宗皇帝唯一的后嗣,
因此高兴之余的武宗皇帝也是开了个恩典,以让楚王觐见的名义召见入京,也算是给算他在内这一家子人一个团聚的机会。
只是没有想到,人还没团聚城,自己倒是先走一步了,
可是话讲两头,当时楚王德王周皇后这个消息的时候,距离紫禁城的位置可是比他赵王又近了不止一点半点儿,几乎就可以用朝发夕至来形容!
按照道理来说,这事儿任谁能看得出来当舅妈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外甥做皇帝,所以你楚王非要挤破了头往里争个什么?朝中又没有什么支持你的势力,“先到者君”不过就是在一切都准备好的情况下,给赵王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嘛。
但是想回来也不怪谁,那可是皇位啊!夺目耀眼的大夏权力之巅,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想上去摸一把,别说是近在咫尺的楚王了,
所以楚王是快马加鞭,搁下自己的王妃和当时还不及车轮高的高由踪飞奔王京而去。
当然了,周皇后那边早已经是万事俱备了,就算是当时一时疏忽把你这茬给忘了,能就让你这么愣头青似的一头扎进紫禁城里?连王京城都没进,就被把守南门的北军给拦了下来,
理由就是,没有皇后的懿旨,一概不得入城!
再一问皇后的懿旨在哪儿?没见到啊?原来是八百里快马加急,送到武昌的楚王府去了。
楚王这个气啊!
等他再回到武昌,再把懿旨拿在手中,折回头来赶到京城的时候,怕是蜀、吴两王都已经跪拜在大殿之外了。
气,很气!
但是也没有办法,他现在还能怎么办?就算从腰里掏出俩飞索来爬上那高耸的城墙,里面等待他的也不过就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罢了,
楚王呢,又本是个意气用事的人,一气之下竟放下不拜新皇的狠话,然后掉头折返,带着妻儿回到武昌。
仅仅七天之后,赵王登基,年号崇正,就是刚刚驾崩了的崇正皇帝高由校!
而他的登基大典上,果然来的只有蜀王和吴王,独独空出了一张楚王的椅子。
事情到了这儿,只能说高由校这个皇帝虽然做的差强人意,但是也算是个少有的宽厚君主,
楚王这种气血上头的冲动做法,不管搁在哪个朝代,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儿就是捏个罪名先把他给拘起来,手上狠一点儿的像是换作睿宗在位,就光凭他在王京城下的那句话,就能治他个亏礼废节的大不敬之罪,搞不好再捏出个谋逆的帽子,连他丹书铁券都救不了他了。
所以相对来说,仅仅只是遣派内官前往武昌府一番斥责罢了的崇正,已经是相当的仁至义尽了,
甚至于后来不管是祭祀还是年节,楚王再也没有出现在王京之中,也再也没有过问过半句朝中之事,
相形之下的崇正,倒把这位郁气难消的楚王爷,显得有些小器了起来。
好在楚王之子也就是现任的楚王高由踪还算是个明事理的,知道自古以来哪有跟皇帝怄气的道理?
刚一接手楚王之位,便借着崇正纳惠妃之机上表庆贺,也算是缓和了之前两脉之间的尴尬局面,崇正呢,自然也是顺坡下驴,顺道儿赏赐了些不痛不痒的东西,意思也是就此罢了。
不过他和他父王一样,自从即位以来,也没有过问过半句朝中之事,就是不知道心中是不是还对于之前“先到者君”的事儿,还心存芥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