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咸平元年六月十三,楚王拓拔卜实克称忠义大元帅,北魏五道节度使,起兵造反。同月十五,中京道留守触石歧输诚,中京道尽落楚王之手。临潢府,暗流激荡。是年,镇压北疆大地百年的北魏帝国隐隐开始了摇摇欲坠的历程。
史载曰:静帝少有才华,奈何为权臣所压,待少主执事,天下乱象又起,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枭雄并起。北魏之亡,非是天时,亦为人谋也!
临潢府,皇宫。
时光荏苒,十年已去,曾经的弄臣元归政依旧是小皇帝的腹心,因为他经常给小皇帝带来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所以圣眷也是一直不衰。前些日子,元归政便从中原弄回来了一樽座钟,虽然笨拙,但是却是颇得小皇帝的欣喜。
大庆殿,小皇帝拓拔寒稳稳当当的坐在御榻上,不,说是小皇帝或许有些不合适了。毕竟,十年过去曾经灵巧可爱的小皇帝,也变成了一个肥圆肥圆的胖子。诚然,坐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鲜少有能够长得胖的人物,但是在这一群人之中,却也有着那么几个个例。比如,小皇帝拓拔寒。
十年间为了藏拙,拓拔寒将自己养成了一头痴肥的蠢猪。他知道自己一无所有,准确的说是除了身边的太监以外一无所有。为了让自己变得安全一点,为了让自己变得好控制一点,他开始将自己锋芒尽数收起。萧得里特是一个成功的权臣,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将北魏王庭的威严抹去。不,不是北魏王庭的威严,北魏王庭的威严依旧,但是北魏皇室的威严却是所剩无几。
满朝的文武之所以能够安分下来,全然是因为萧得里特镇压着整个朝堂。就好像是煮沸的大锅一般,萧得里特就像是一块大石,稳稳的将所有的压力都压在那一层薄薄的锅盖下。虽然稳当依旧,但是却暗流汹涌。有朝一日若是那个大石失去的话,等待的未来会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爆发!
萧得里特做了三十年的权臣,将北魏朝堂玩在手里二十年整,皇子王孙,公孙贵胄死在他手里的不可胜数。固然,他将所有的异动都压下,但是在压下这个异动的同时,他又给那些人做出了一个典范。
权臣的典范!
或许正如中原人所说的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血脉为尊的氏族制早在百多年前被他们扔到了臭水沟里,如今天下奉行的都是一点,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而这天下之中,北魏尤甚!
大赵有着礼仪教化,有着三纲五常,对于他们而言,君王虽然没有以往的神圣色彩。但是,在横渠先生的书中,却将君王称为百姓之大兄。天地乃万民之母,君王又是其中之长,故而君王是万民之长。这是号称对君王最不尊重的气学中所言,除此之外,道学,心学什么的自然是不要再提。而且还有一点便是,大赵养士,自然也会有着一批为国效忠之人。虽然说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本事,但是,总归也是个支持者不是。
而大夏?
大夏初立,尽管说文风体系未曾建立,但是却也颇为注重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自从大夏建立以来,对北魏表示的颇为恭顺,虽然没有到学石敬瑭做儿皇帝的地步,但是前往临潢府进贡的使臣却是从来都没有少过。
当然,按照李信的话来说就是,‘既然一条腿已经跪下了,那干脆把另一条腿也跪下得了,反正现在不是咱们惹风头的时候,老老实实的缩回来种田,总有咱们出彩的时候。’对于李信的这句话,傅青主等一众执政了解的非常困难,但是当他们真正了解之后,却是对自家的陛下感到了由衷的敬畏。
这脸皮,深不可测呀!这节操,深不可测呀!这底线,深不…
话说,在李信的身上还能找到这些稀缺的东西。
人做了官之后,就不能要脸。而做了皇帝之后,就更不能要脸。当这个不要脸的职业碰上了一个不要脸的人的时候,那么,千古一帝诞生了。前有秦皇汉武,后有唐宗宋祖,可以说要脸的人你做不了皇帝,不要脸的人你才能称的了君。
元末时节,江南三家反王并立,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张士诚占据最富硕的两浙,故而进取之心不足,但是人家有钱,所以也没把争霸天下当回事。所以,未来的天下之主就会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产生。
而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处于劣势的又是朱元璋。有多恶劣呢?很简单,朱元璋的北面是元廷,南面是陈友谅,东面是张士诚,然后中间就是他。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老朱当时就是夹心饼干之中的夹心。
值此危难之际,老朱凌然不惧,先是上书小福王联络了一下君臣感情,而后又送书大都向元朝称臣,可是说是将两条腿跪下的战略演绎到了极致。顺道说一句,野史之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情。那就是元廷前来宣旨的使臣也被他朱元璋扣下了,理由便是他觉得那家伙才华不错。顺便一提,那家伙姓吕,在大明朝还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所以呢?李信痛定思痛之下决定,先向北魏称臣,至于接下来如何,那就交给时辰来决定吧!反正北魏一时半会之间是安定不下来了,若是他安定的快呢?李信兵出河套,将河间,云中,云外等地收复回来就算。若是安定的慢,那就在长城以外再建一个草原八旗或者立几个都护府就是了。
反正称臣这种事情,历史上干的人多了去了,反正不差他李信一个。更何况,人们都是有着选择性的眼盲症的,若是功盖千古,这向草原称臣的事迹便会被历史学家称为有着极长远的目光,然后大胆做出了这个决定。舍弃了一个君王当有的尊严,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了一番霸业。若是他运气不好死得早的话,那可就比较遗憾了。什么儿皇帝啦,丧权辱国之类的名头就该落到他的头上了。
前世二十多年的时间,李信早就把历史看透了。尽管某些文人墨客酒后发疯,写下了几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诗句。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毫无疑问,一个都没有。大家都是势利眼,都是谄媚明君,贬低庸君。
当那些史学家们称赞着李世民千古圣君的时候,又有谁想到在玄武门外惨死的建成元吉兄弟。须知道,他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当武德九年李渊仓皇去位的时候,又有谁记得太子李世民是他的亲儿子。杀兄,欺弟,逼父,至于其他的什么淫嫂之类有没有后人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他李世民的罪名基本上都没有落到他的身上,转而由他的老丈人杨广替他顶了起来。杀兄一条,杨广顶了;弑父一条,杨广顶了;淫嫂一条,杨广还顶了。甚至荒淫无道这一条,杨广还顶了。
只是,对于皇帝而言,荒淫算个事吗?
话说杨二郎天生就是出来背黑锅的,虽然说他和李世民一样都是二郎,但是,同人不同命呀!
不要说杨广怎么样,怎么样,能够击败杨勇成为皇太子,就足以说明他的优秀。也不要说这是杨广欺骗了杨坚,隋文帝杨坚虽然是怕老婆,但是毫不客气的说一句,他杨大郎绝对是一个不世英杰。若是隋文帝那么简单的就会被人蒙蔽的话,那么,在他还姓着普六如的时候,就不知道死过了多少次了。
杨广之所以会有日后的那些名声,无非就是因为他失败了。究其根源,无非就是一句话,成者英雄败者贼。若是他没有在这些事上惨败而归的话,那么他杨广在后世历史上的地位绝对不会亚于祖龙。
咳咳,扯得有些远了!
固然,李信向北魏称了臣,甚至北魏还给他送过来了一块西夏国主金印。尽管他揉了一下就给扔到了角落里去了,但是北魏朝廷还是表达了一下对于他李某人的看重。
是以,当北魏陷入混乱的时候,李信会毫不客气的攻击。至于理由?
汉家儿郎北逐胡虏,复我旧土还需要理由吗?
毫无疑问,不需要。
这一点,李信知道,傅青主也知道,内阁中的大多数人也知道。正是因为知道,他们才会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李信当初再向北魏称臣的时候,就已然确定好了日后撕毁条约的准备。对于来自于后世的李信来说,盟约什么的,还不是用来撕得吗?!
当然,若是北魏再出一个出彩人物在极短的时间内统合万里江山的话,李信也只能自己认栽。
只是,可能吗?
国有国运,族有族运。三国时期的璀璨换来的最终却是中原王朝数百年的低迷,北魏,又岂能例外?
本章节来自于逐浪小说手机版感谢小海豚_23473687订阅支持。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