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宠爱无边:皇妃逆袭

第三百五十八章 苦尽甘来

宠爱无边:皇妃逆袭 十玉 8270 2022-11-07 21:06

  第三百五十八章

  乾清宫。

  皇后行色匆匆地带着胭脂出现正殿之中,胭脂的手中还拿着一个精致的食盒,时不时有一股若有若无地鸡汤味从食盒里面传了出来,闻起来十分清香诱人,让人食欲大振。

  这时正在正殿当值的是孙太医和宋太医,二人远远瞧见见皇后到来,连忙迎了上去恭敬地行礼:“臣孙普(宋霖)见过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扫了二人一眼,玉手轻抬,丹唇轻启道:“都起来吧。两位太医,皇上的龙体怎么样了?”

  孙太医恭敬地回道:“启禀娘娘,皇上洪福齐天,龙体的情况是一日好过一日了。今天早上皇上还清醒了半个时辰,正好赶上灵郡王爷过来,于是皇上与王爷说了会儿话。

  王爷怕打扰皇上休息,看起来好像还有什么别的心事,过了不久便匆匆告辞。等到王爷走后,皇上又觉得有些乏累,就又睡下了,直到现在还没有醒。”

  “现在还没有醒?”皇后表情微微讶异,不经意地皱了皱眉头,点了点头说道:“皇上龙体受伤未愈,比旁人觉得累是正常的,也是应该多加休息。

  可也不能只顾着休息还得及时地补充营养。这眼下马上就到了传午膳的时间了,两位太医看着,是不是要叫醒皇上,毕竟皇上要服药也得先吃些东西吧?”

  宋太医回道:“娘娘说的有理。孙太医,不如我们也一同过去,也顺便继续留意一下皇上身体的状况。”

  孙太医对此并无异议,朝着宋太医微微颔首,便一同跟在皇后的身后,快步向着内殿走去。

  三人来到定德帝龙榻前,见定德帝双目紧闭,熟睡中两个眉头拧在了一起,看起来身体和精神还是十分的疲惫。

  陪伴在定德帝身边的贺达察,朝着皇后福了一福,算是行了礼。待两个太医说明了下自己的意思之后,贺达察看了看时辰,二话不说便走到龙塌跟前,小声地呼唤着定德帝用膳,直到定德帝悠悠地醒来。

  定德帝在睡梦中被贺达察唤醒,睁开了紧闭的双眼,面带疑惑地扫了下龙榻前的四人,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后见定德帝睁开了眼,不等定德帝发话就迫不及待地走了上去,殷勤地说道:“皇上,您醒了?臣妾看着到了用膳的时辰,因为挂念着皇上,特地在小厨房给您炖了只七彩雉鸡。

  鸡汤很是清谈而且十分的美味,也正好可以给皇上补补身子。臣妾足足炖了两个时辰,等鸡汤一好,就马上带人送了过来,请皇上趁热喝了吧。”

  定德帝扶着贺达察的手,从龙榻上缓缓地坐了起来,不忍拒绝皇后的一片美意,便淡淡地应了一声:“嗯,倒是有劳皇后费心了。贺达察,去吧。”

  贺达察听到定德帝发了话,然后才从胭脂手中接过了那个食盒,小心翼翼地从里面端出来一个金边青瓷汤碗,送到定德帝的面前。

  一打开上面的盖子,便涌出一股氤氲的蒸汽,带着一阵阵诱人的味道,不断地刺激着众人的嗅觉,引得众人都赞叹不已,纷纷恭维皇后厨艺了得。

  不知道是因为定德帝今日的胃口特别好,还是因为皇后厨艺超群,炖的鸡汤确实可口,定德帝就着贺达察的手连着喝了一小碗,依旧有些觉得意犹未尽。

  可皇室有着严格的规矩,一样东西不能用的太多,当定德帝示意还想继续喝的时候,贺达察在旁小声地提醒到道:“皇上,这鸡汤已经用得够多了。”

  定德帝若有所觉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那就撤下去吧。朕还要多谢皇后的关心。眼下也该用膳了,皇后一心挂念着朕的安危,特地费心赶了过来,想必一定还没来得及用膳吧。

  这鸡汤十分鲜美可口,朕喝了之后感觉体力比起刚才也好多了。反正也没有什么事非要皇后陪着,有太医和贺达察陪着朕就够了。皇后大可放心,就不必在此费心劳神,赶紧回去歇息去吧。”

  皇后先示意胭脂上前,接过贺达察手中的碗,然后又对着定德帝道:“臣妾关心皇上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又哪里谈得上费心劳神,只要皇上龙体安康,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臣妾此次前来,还有一事想征求下皇上的意思。嫣然这次回宫之后,就一直住在了老三的忆云宫中,虽然二人已有婚约,但终究是有些不符合规矩,因此臣妾想问问皇上意思。”

  定德帝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唇角浮起一片笑意,语气轻快道:“等朕的身子好了,也应该操持一下老三的婚事了。”

  定德帝的话说的不着边际,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皇后听了个不明所以,继而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定德帝略微思考了一会便默许道:“这段时间老三也受累了,他也是知道分寸的。既然老三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由着他去吧。”

  皇后嘴角噙着端庄的笑意,连声回道:“看来老三对这婚事已经是迫不及待了,只希望嫣然这身体能尽快地好起来,也好为这宫中添一添喜气。”

  定德帝闻言眉头一扬,突然将视线转向了站候在旁两位太医,关切地问道:“孙太医,嫣然那边情况怎么样?”

  孙太医将清晨在忆云宫中的众位太医的集体意见一一说出,详尽耐心地向定德帝回禀清楚。

  定德帝听完之后面露忧色,也觉得情况不太乐观,沉思了片刻,道:“这次平乱中殷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跟着受了不少苦,万万不可以让嫣然再出什么意外,否则朕愧对殷嵩。

  如今朕的伤势已经慢慢康复,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在无大碍。宫里医术最好的两位太医都在乾清宫中伺候,着实有些没有必要了。

  不如这样,你们两个商量一下,留下一人在乾清宫继续为朕治病,另外一人就去忆云宫里照顾嫣然的病情吧。”

  定德帝话音刚落,皇后便抢先进言道:“皇上,臣妾记得嫣然之前意外受伤,身体就是宋太医调养好的。与孙太医相比较而言,宋太医一定更熟悉嫣然的用药习性,臣妾觉得派宋太医过去也许会更加合适一些。”

  “也好,就这么办吧。”定德帝听皇后说的在理,淡淡地应了一声,表示赞同。

  皇后满意地朝着宋太医吩咐道:“宋太医,你快去准备一下吧。皇上和本宫对你可都是信任有加,嫣然的伤势就交给你照料了,还希望宋太医不要辜负皇上与本宫的期望。”

  宋太医连忙回道:“臣宋霖谨遵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嘱托,必当竭尽所能。”

  当天下午,宋霖就依照皇后的吩咐,带着随身的药箱等用具去了忆云宫之中。

  袁衍波得知他的到来之后,对嫣然伤势的恢复更是放心了许多。还特地派人将宋霖安排在了忆云宫的偏殿,方便嫣然的病情有变的时候,及时地派人通知他。

  孙太医则独自负责定德帝的康复,随着时间一日又一日的过去,定德帝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地明显好转。

  不仅仅是乾清宫近身伺候定德帝的宫女太监们有所察觉,就连每天下了早朝去乾清宫给定德帝汇报情况的袁衍波,也发现了定德帝的气色比先前所见更佳。

  因为定德帝恢复神速,整个乾清宫上下的心情都十分不错,众人对孙太医的精妙医术更是赞赏有加。如果以这样的康复速度下去,大概用不了半个月的时间,定德帝就能亲自上朝,重掌朝政了。

  不同于乾清宫那边日益转好的情况,忆云宫这边嫣然的病情却是毫无起色,依然还是昏迷不清,与之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为此宋太医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歇息过了,他不分昼夜地将太医院中的古籍医书翻阅了个遍,查找可以让嫣然尽快醒过来的古方。

  定德帝的身体极速好转,而嫣然的病情仍然不见起色,这让宋太医身上的压力非常的大。

  他是宫中资历最老的太医,年龄也是最大的太医,本来早就到了告老还乡的年龄,可因为太后与定德帝对他医术的十分的赏识,特地恳请他继续留在了太医院中任职。

  嫣然和定德帝二人受伤的情况类似,因此用的药方也大同小异,按理说恢复速度也不该相差太多。可嫣然用了这七天的药,不仅还在昏迷之中尚未清醒,就连她的气色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自从他离开了乾清宫之后,定德帝好转的速度之快,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甚至有些怀疑孙太医得了高人指点,早就将二人一起拟的那个药方弃之不用,另外换了个更高明的。

  为此他甚至特地偷偷地回到太医院,私下里问过负责给定德帝煎药的小蔡子,发现药方还是当初他与孙太医拟的那个。

  发生这样的情况,令宋太医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袁衍波倒是还好,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也没有质疑过他的医术。

  可宋太医看得出,忆云宫中的宫人们看待他的态度已经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从当初对他充满信心到现在已经对他议论纷纷,似乎是对嫣然迟迟没有好转的情况感到不可置信。

  这一天,袁衍波就好像往常一样,刚一下了早朝,便迫不及待地从乾清宫回来,见了小贤子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天怎么样了,醒过来了吗?”

  小贤子望着袁衍波满怀期待的样子,气馁地摇了摇头,略带不满地抱怨道:“王爷,都过了这么多天了,皇上都恢复的差不多了,可王妃还是老样子,是不是这宋太医——”

  “不得无礼。”袁衍波一听到小贤子有质疑宋太医医术的苗头,便立刻打断了小贤子的话,敛了神色教训道:“宋太医在宫中伺候了三代帝王,医术高明众所周知,怎么能容得你在背后闲言碎语。”

  小贤子被训斥的脸色难堪,但依旧大着胆子小声地嘀咕道:“可是王妃一直不醒,奴才都听到他们私下议论宋太医了。”

  这几天下来,宋太医私下有多努力,袁衍波是看得到的。

  虽然嫣然迟迟没有醒过来的情况是不争的事实,袁衍波对此心中也是十分焦急,甚至想过要派人去雷邯山通知萧旭前来帮忙,可他对于宋太医的努力和医术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如果这些非议的话传到了宋太医的耳中,还不知道他会怎么想。兢兢业业治病救人一辈子,到头来却落得个被人视为话柄的下场,任谁都是接受不了的,何况他已经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袁衍波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想到这些,为了防止这些流言蜚语给宋太医造成困扰,袁衍波即刻就下令,忆云宫中之人不可轻易言论嫣然的病情。

  当这事传到宋太医耳中的时候,他感概颇多地叹了一口气,这几天如果不是袁衍波对他的肯定和支持,恐怕他自己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人老不中用,连病都看不了了。

  宋太医低头沉思了许久,在心中默默地感激的说道:“老臣明白王爷的一片苦心,一定会好好报答王爷的恩情,竭尽全力让嫣然姑娘醒过来的。”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转眼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定德帝受伤的病体已经没什么大碍,开始亲自处理朝中大大小小的一切政务。

  早朝之上,定德帝先是对殷嵩与袁衍波的才能表示了赞赏,在处理安国公刘氏造反一事上,他们的过人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很多事情二人处理的恰到好处。

  殷嵩也已经是官复原职,他本就已经官阶一品无法再一步晋升,定德帝便将殷嵩逝去的夫人,晋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其子殷詹在平定反叛和剿灭天穹教叛匪的过程中立了大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全权接管兵部,并且将新任吏部尚书田广宸的女儿田夕赐婚给他,也算是功成名就。

  其女殷嫣然恢复合乐郡主身份,吃穿用度与皇室公主一般的待遇,暂时养在宫中,择日与三皇子袁衍波完婚。

  而灵郡王袁衍波因为平乱有功,监国期间将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特晋升为云亲王。

  定德帝龙体初愈,刚一执政就大举封赏功臣,乃是前所未有。朝廷之中,受封上之人多达数十人,一时间百官之间喜气连连,纷纷士气大涨。只是关于太子之事,定德帝却只口不提。

  因为前太子袁衍江犯上作乱的事情,朝中的老臣也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提起再立太子之事。不过如果不是经历这次安国公刘氏叛乱的事情,定德帝被刺客刺伤,或许他们还摸不清楚在定德帝心中,太子之位似乎更倾向于三皇子袁衍波。

  而袁衍波,不是先前那般韬光养晦,在这次的事件中治国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即便是定德帝要立他为太子,百官之中也莫敢有异议,只是除了原来的平国公、现在的太师段枫延一干人等。

  早朝散后,对殷嵩父子及袁衍波恭维之人不计其数,无论是真情假意都是聊表一番。

  为官之道,虚虚实实,殷嵩与殷詹不得不应对这些来自各方的恭贺,被众人围在其中不得脱身,而云亲王袁衍波不屑于与这些人虚与委蛇,下了朝便匆匆地离开了金銮殿,朝着忆云宫走去。

  定德帝病体痊愈之后,一切朝中事务皆由他自己处理,这就意味着袁衍波不能再留在宫中。从今日开始,他就不得不回到他那云亲王府去了。

  这一切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想到马上要与嫣然分开,袁衍波心中还是涌出些许酸涩之意。

  以往去往忆云宫的路,他走得都是轻松欢快,恨不能与嫣然马上相见,可现在他越是靠近那一方伴他成长的宫殿,脚步就越发的沉重起来,或许这就是古人诗词中提到的那种“近乡情更怯”的情绪吧。

  袁衍波的身影一出现在忆云宫的门口,小贤子朝着他迎了过去,满脸掩盖不住地喜悦,兴奋冲冲地感慨道:“王爷你可算回来了,今日的早朝竟然去了那么久。小贤子还要恭贺王爷,被晋封为云亲王了,现在宫里可都传开了。”

  “她今天醒了吗?”袁衍波面上看不出有一点的喜悦,只是脚下的步子越发地紧促,朝着嫣然所在的内殿走去。

  小贤子紧紧地跟着他的身后,边走边回道:“王妃早就醒过来了,一直在念叨王爷还没下早朝呢,这不让奴才先出来迎着王爷了!”

  袁衍波听得心里美滋滋地,偏偏又不表现出来,对着小贤子斥了一句:“又贫嘴!”

  话音刚落,他的人已经步入了内殿之中,隔着数米的距离,他就看到了床榻之上坐着的那人,正满脸含笑地望着他。这个笑容,他不知道已经等了多久,就如在无尽的荒漠中,经历了无限漫长的岁月,突然眼前的场景一亮,漫天的黄沙开成了漫天遍野的花海。

  她笑言:“你回来了。”

  他回以一笑,点了点头:“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