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次正德皇帝打算亲自南下督战,这也获得了群臣的支持,不过杨廷和等人再三劝谏正德皇帝不要亲自出海督战。
已经在京里待的无聊的正德皇帝时刻都盼着快点南下,不过念及张知节才刚刚回京,便也只能耐下心来等一等。
待张知节回京月余之后,水师的船队已经扬帆北上到达了天津港,正德皇帝也终于按捺不住,决意启程南下。
因为要太子留守京城,而太子尚且年少,所以皇后便留在了京里,由古实陪着正德皇帝南下。不得不说带着异域风情的古实确实很得正德皇帝的欢心。
张知节从京营精挑细选了三千虎贲护送正德皇帝到达天津,随后登上水师船队,浩浩荡荡启程南下。
虽然正德皇帝也曾经登上过水师战船,也曾经坐着战船出海,不过那不过是玩闹罢了。这还是第一次乘着战船远行。
这次南下,正德皇帝没有选择陆路,也没有选择舒适的水路,而是选择了新兴的海路。
大海的波澜壮阔确实让人震撼,特别是浩浩荡荡的船队穿行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更让人觉得震撼。但是当这种震撼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去之后,剩下的就是枯燥。
海风吹的正德皇帝的面容粗糙了不少,他望着浩瀚的海面问道:“知节,你就这样在海上航行几个月?”
张知节点头道:“是啊,皇上,就这样一直航行。不过现在是近海,海面要平静不少,若是出海远航的话就没这么安逸了!”
正德皇帝感慨道:“那还真是不容易,在船上待久了也会觉得枯燥!你还要周游世界,你这不是找罪受吗?”
张知节笑道:“我们未来的征途就是大海,带着对彼岸的憧憬就不会感到枯燥了。况且征服大海,也是一种享受不是吗?”
浩荡的船队来到了泉州,大学士梁储带着福建的官员在泉州港迎接圣驾。泉州城再次万人空巷,如今的泉州已经不再是南方籍籍无名的小城了。
泉州已经成为了天下有名的繁华之地,如今连当今圣上都驾临此地,泉州的所有百姓可谓与有荣焉。
正德皇帝第一次来到了泉州,虽然他通过奏章已经对泉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当真的来到了泉州的时候,还是被泉州的繁华所震惊。
很难想象一座籍籍无名的海边小城,竟然一跃成为不逊京城南京的繁华之地。正德皇帝也只能感叹开海通商的魔力。
泉州依旧繁华,依旧车水马龙,即便是四国联军即将侵扰的消息流传了开来,也并未给泉州到来多大的影响。
不是因为阁老重臣南下,也不是因为皇帝御驾南下,而是因为水师曾经的彪炳战绩,因为昌国公亲自南下。
但是不管如何,阁老、尚书等重臣南下,还有皇帝也御驾南下亲自督战,这些都说明了朝廷对此战的重视。
所以水师的扩建十分顺利,毕竟皇帝、内阁都如此重视,皇帝都带着内阁大学士和尚书亲自南下了,而且那些豪门巨贾本身也十分踊跃,因为这毕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水师扩建顺利完成之后,梁储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该训练水师了,梁储他们只能做些辅助的工作,而张知节就变得忙碌起来。
自从阿方索带来了西班牙等四国联盟图谋东方的消息之后,张知节就开始做着充足的准备。不仅仅是发动一切力量扩建水师进行各种战前准备,而且通过阿方索的整理,让水师的将领们对西方这四国的海上舰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这对张知节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方面,他通过阿方索对西方四国的海上舰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而西方四国对大明的海上实力并不了解。
一直枕戈待旦的张知节时刻关注着海上的动静,终于让他觉察出了一丝蛛丝马迹。最先是沈氏告诉他的,商行的一支小船队没有按时返航,失去了消息。
随后张知节便刻意关注了一下,发现不止一支船队失去了消息。张知节立即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让他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四国联盟的组建的海上舰队终于来到了东方海域,一场大海战就要拉开帷幕了。张知节一下子将战备提高了几个等级,就连泉州城也有几分紧张的气氛。
而这种紧张的平静随着一支船队的到来彻底被打破了,他们带来了一个确切的消息,他们在倭国的海面上遇到了一直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全都由西方大帆船组成,他们摇曳在倭国海域,不断袭击所遇到的船队。有不少船队都遭到了他们的袭击,而这支船队侥幸逃脱了开来。
张知节听了之后算是彻底肯定了,葡萄牙、荷兰、英格兰、西班牙四国组成的庞大海上舰队终于来了。他们不断袭击海面上的船队为的就是搜集情报。
既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那就勇于迎战吧!张知节知道仍然有很多船队仍然在海外飘着,他不能放任这些船队遭遇毒手。
上到皇帝下到市井百姓,全都对此战十分重视,朝廷为了应对这场大海战做了充足的准备,做了最大的倾斜。水师的将士们明白他们身上凝聚了整个大明的期待,所以他们士气如虹。
凝聚了整个大明最强实力的水师船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泉州港,送别的不仅有皇帝和官员还有无数士绅百姓。
数百艘战船劈风斩浪,即便是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也上也不显得渺小,仍然显得十分狰狞,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不断前行。
张知节并不担心四国联军搜集到什么消息,因为即便是他们搜集到了消息那也是过时的,因为朝廷又做了大量的准备,此时水师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水师了。
四国联盟的海上舰队还没有给大明带来什么影响,却先对倭国带来的很大的震撼。四国联盟为了补给和倭国的大名爆发了冲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