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曾想到的青睐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
“娃子,你继续睡着,妈得赶着早回去干活。”母亲在我耳边轻声的说
“妈,天还早呢,这么着急回去干嘛?”我睡眼惺忪,好不容易清醒过来
“妈还有活干,不能给耽误了。”
我没能挽留下母亲,只能随着母亲爬出被窝。趁着母亲帮我打扫的时候,我偷偷把昨天她要给我的钱,塞进了她的衣兜里,催着她离开。
当我送走母亲后,透过灰白的薄雾,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房东。
“丫头,怎么不多留你母亲一会,等大亮了再走。”
“她着急回家干活。”看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又想起昨晚的梦,泪水竟有些止不住了
“孩子,想哭就哭吧,都是苦命的人。”房东把我揽进怀里,暖暖的。我很认真的哭了一回。
僕打电话给我次数越来越少,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在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一人走在操场上,在一片没被破坏的雪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在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一把碎雪猛砸在心的正中心。
越励阳在大学里的生活,似乎很丰富,应该参加了很多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他很清楚我的情况,每一次给我的留言都是中肯而有用。每一次的留言,都像是在讲一个故事,看着那些富有感情的文字,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谈话内容越来越多,话题越来越尖锐,最后都会回到文学主义上——自由。那种看到他的文字就会心跳加速的感觉,还在持续着,小心翼翼地,怕出了什么岔子。他只字未提高考后发生了什么事,去隔河公园的原因是什么,似乎心里都保持着秘密感,但同时都打开着一扇窗,让对方能够隐约看到。
高三的生活并不是枯燥的,我深深感受到越励阳口中的美轮美奂,那么的让人着迷,看着一群群急促地像逃命的学生,最容易想到那些老掉牙的口号,在感受高三压力的同时,也在享受着高三带来的欢乐。
“你好,是苏晓轩同学吧,我是北京杂志社的记者,在网上看到你的文章,想对你进行一次采访,不知是否有时间?”班主任把我叫进办公室,本以为会有一些比赛,没想到冒出一个陌生的男子毕恭毕敬地自我介绍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发到网站上的几篇散文,已被我们收录了,这次来,除了对你采访外,还要跟你洽谈一下稿费,希望能有跟进一步的合作。你的文笔很好,像你这样的写手,现在可真不多了,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这是我们起草的合同,你看一下,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男子没有给我说话的机会,嘴上手上一直忙个不停,介绍完了自己,又忙着介绍合同条款,最后才拿出稿费,“这是按照新作家的标准支付给你的稿费。”
“你们这个网站……还有杂志社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她如果签了约,是不是要定期写稿投稿,会不会耽误学习?”班主任也一起看着合同,替我回到道
“老师,这个你放心。考虑到苏同学的特殊身份和学习任务,杂志社不会要求定期写稿投稿。苏同学之前写的几篇文章,完全符合了我们杂志社接下来的几个专栏的命题,所以短时间不出稿,是没有问题的。另外,福利和稿费这块,如果社会对苏同学文章的反应效果比较好,杂志社会着手准备为她办一次说明会,是签书会也有可能。不过,老师,放心,这都是以后的发展规划,如果实施,并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那时估计她也毕业了。”男子说的很快,也很清楚,紧紧抓着我的思绪
“容我考虑几天行吗?”我低着头看完了合同,有重新粗略翻了一遍
“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带过来就是给你时间考虑的。另外,提醒一下苏同学,如果有其他杂志社找到你,许给你相对比较好的待遇,还烦请苏同学慎重考虑,我们杂志社总部早北京,在全国大城市都有分社,待遇这方面是绝对不会比其他杂志社低的,定会极大的满足你。这是我的名片,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打给我,或是直接在合同上写明你的要求条款。”
送走了杂志社记者后,班主任没有让我着急会班级,而是让我去趟校长室。
“晓轩同学吧,来,快请坐。”校长看到我,停下手里忙着的工作,招呼着我坐在他的对面,“晓轩同学啊,你的事,我也有所了解。你的才华和智慧,那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很清楚。找你来呢,是想听听你对未来的看法。”校长是位资深的老教育家。我很尊敬他。
“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到未来那么遥远,只想把现在做好。”
“好吧,我也就不跟你绕圈子了。我们学校早就把你列入重点发展的对象,把你作为形象大使宣传了出去。就在前几天,我收到几分邮件,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他们都是一些名校,都想让你去他们学校学习。”校长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几份打印出来的邮件,摊在我的面前,“这里面有他们各自为你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专业还有以后的发展规划,你好好看看。”
“校长,不用看了,我哪所学校都不去。我想参加高考。”
“为什么?你知道这是被保送。”
“因为我的一生只能经历一次,高考也是。我不想错过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那种激动人心。虽然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名校,很想去上,但这毕竟不是证明我自己的方式。”
“孩子,你知道被保送是多少学生奢望的吗?况且这次给你的条件相当的好。实话告诉你,这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已经来到学校了。我没有让你直接见他们,是想先听听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很简单,很明确,也很坚定。我要经历高考!其他的途径,留给别人吧。”
“孩子,听到你是这样的想法,我是多么激动。你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本以为你会接受这些优越的条件。没想到你会这样干脆的拒绝,学校因你而骄傲。那待会,我把几所学校的招生人员叫进会议室,你去亲自回绝他们。”
我最终回绝他们的时候,为了避免他们的再次骚扰,接受了:高考后,如果成绩不理想,仍可通过保送的方式就读的条件。<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