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吕太后来见
“确实是这样,陛下早朝结束后就立刻让老奴带路,马不停蹄的来见姑娘你了!”王中在一旁说道。
“郎君你辛苦了,兰儿觉得我真幸福。要是能每日都见到郎君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又有何难!只要朕能一日在宫里,朕就能每日来找兰儿你。只要兰儿觉得不烦,朕是很愿意每日都来见兰儿你的。”
“郎君,兰儿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烦你。”刘兰一脸幸福的说道。要是朱允文真的每天都来看她,陪她的话,那她就能一天都过的很满足很开心了。
“朕会做到的,以后每天朕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看兰儿的。”
朱允文来到了刘兰这里和刘兰谈情说爱,没有过多久,整个皇宫里面的人都知道了朱允文一下早朝就到了朱允文他昨日带回来的那个女子那里去了。
马皇后也知道朱允文昨天回京的时候带了一名叫做刘兰的女子回到宫中,因为昨天的时间太紧张了,她就没有过问朱允文。现在又从下面的人那里听到了朱允文一下早朝就去了刘兰那里,她知道这内宫未来可能会变天了。
此时,正在自己的宫殿里面安心养胎的陈淑妃也同样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作为已经怀上了龙种的陈淑妃并不担心自己会失宠。因为,只要自己肚子里面能诞下一名皇子的话,那她就不用太过于担心自己在这内宫里的下半生了。她只要将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培养起来,那她就能做到母以子贵了,不用太过于考虑其他的事情。
但是,毕竟这内宫面还是有一些不得宠的妃子。她们在知道这件事后,纷纷的开始羡慕嫉妒恨刘兰了。她们都在想:为什么陛下当初就从未有过这样对自己。很多不得宠的妃子其实也不能太怪朱允文,毕竟,这么多的妃子他哪里都能顾得过来。而且,这刘兰是他真正与她相爱的女人,和这些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妃子从本质上讲就是不一样的。
身居内宫的朱允文的生母,也就是当今大明的太后娘娘也知道了自己这个儿子竟然在外面带了一个不明不白的人进了宫。而且,早朝一结束就直奔那位女子那里去了,就没有来看看她这母亲。所以,现在的太后对朱允文有些生气,她决定要去找朱允文问问这名女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时的朱允文正在刘兰的屋子里和刘兰俩人你侬我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二人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不过,朱允文也没有在刘兰这里待的太久,因为他还要去处理朝政。要是在刘兰这里待的太久的话,那他就要加夜班了。现在内阁也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些奏章就只要靠他自己一个人处理了。
从刘兰的那间小院里出来后,朱允文就直接去了御书房,他平日里处理奏章都是在御书房里。一到达御书房里,朱允文就吩咐王中去将近日以来下面呈上来的奏章全给他拿来,他要一一的进行处理了。
王中叫了俩名小太监才堪堪的将所有的奏章都抱到朱允文的案桌上。
“陛下,这就是近日以来由下面递上来的所有奏章,您请过目。”王中气喘吁吁的对朱允文说道。
“好吧!王中,还是像以前一样,你将那些不重要的奏章先抽出来。然后将那些急需处理的奏章拿给朕,朕在今日尽快给批示了。”
“是,老奴明白!”王中马上就按照以前那样,将那些极其重要的奏章给朱允文筛选出来,递给朱允文马上批示。然后剩下一些不重要的奏章,等到朱允文处理完那些重要的奏章后再批示。现在没有内阁,朱允文就只能这样做了。
就在朱允文为这一大批奏章而弄的苦不堪言的时候,外面突然就传来了“太后娘娘驾到”的声音。朱允文马上就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站了起来。
“看来是母后来了,王中,走,随朕去迎接母后。这些奏章过会再来弄。”说完,朱允文就直接走向了御书房的大门,王中紧紧的跟在朱允文的身后。
刚好,朱允文一出门就看到了正从车撵上下来的太后。朱允文马上就一个箭步来到了车撵旁,用双手小心翼翼的抚着太后。
“母后,您来了怎么也不提前通知儿臣一声。儿臣也好来迎接您老人家啊!”朱允文一边抚着太后,一边口中还在抱怨太后来找他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他也好准备来迎接。
“用不着,用不着!母后我这不是知道皇儿你政务繁忙,所以就没有让人提前来打招呼。方才母后我让人去打听你现在在何处,一打听就说你在御书房里。母后想,皇儿在御书房你,那一定是在处理朝政了。母后就想着来看看你。”
吕太后并没有先说自己今天来见朱允文的来意,她想等会慢慢的来问朱允文。
在朱允文的搀扶下,吕太后就进了御书房里面朱允文日常休息的地方。
“母后,来!您请坐!”
“好好好!皇儿你也坐吧。”
俩娘俩就互相招呼着对方坐了下来,刚一坐下,就有宫女给他们上茶。朱允文从宫女的手中接过一壶茶,马上就很小心的送到吕太后的面前。“母后,来,您请用茶!”
“好!我的皇儿对母后真是孝顺,孝顺。”吕太后接过朱允文递给她的茶,然后轻轻的抿了一口就准备放下茶杯了。
朱允文见到又马上从吕太后的手中接过茶杯,放到了桌上。做完这一系列的敬茶后,朱允文又才重新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母后,前段时间儿臣出征在外,也没有来给您请安。今天儿臣早朝完了就回到御书房处理那些堆了很久的奏章,儿臣觉得心里对不起您!”
“皇儿不用对不起母后我,母后也知道你国政繁重,母后也不好让你花时间来给母后请安。母后只希望皇儿你能好好的将这皇帝做好,能够让大明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