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岳飞比武
下了樊楼之后,三人都是身心舒畅,石秀和时迁昨夜固然是享尽艳福,可是比起享受到柳丝丝和李师师两大超级名妓的联袂伺候的叶灵来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三人也不说话,就沿着宽敞的大道慢慢的踱着步,顺便观看着各种景色。
三人就这样随意走着,到了中午时分选了一家不错的酒楼,点了一些美酒美食之后,三人开始大快朵颐,毕竟昨夜三人的消耗可都是不小。
尤其是叶灵,在两大名妓使劲全身解数的服侍之下,他自己都不知道出了几次了,隐约记得都有了两位数了,这简直比连续击败秦明关胜两大悍将加起来还要吃力些,这时候当然要补补才行了。
三个人一顿鲜鱼活虾大甲鱼之类的好菜饱餐了一顿后,才开始慢慢的喝起酒来,一边喝酒一边听着周围客人们的议论,看看最近有没有重大新闻没有。
他们旁边是一张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大桌子,此时酒菜满桌,同时也是坐满了人,从穿着打扮上看来都是江湖中人,人人身上都带着武器。
这时候就听到一个大胡子壮汉正唾沫横飞的说着:“这次比武我觉得那个叫岳飞的小伙子必胜无疑,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是枪法端的成熟老道,那个小梁王又如何是对手?”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叶灵此时本来也在随意听着周围的议论,但是这个‘岳飞’两字却突然让他一震,然后他马上就开始关注起旁边那一桌人来。
这时候就见同桌一个老者摇头冷笑道:“老三,你这就太天真了,你真以为那是公平比武么?呵呵,论武艺那岳飞自然是要胜过小梁王的,但是别忘了小梁王那是什么身份,他爹可是梁王大人,当今陛下的亲叔叔,算来也算是陛下的弟弟了,而岳飞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小子罢了,若是让他赢了,那朝廷颜面何在?”
那壮汉被问得呆住了,半响才讷讷道:“二叔说的固然有理,可是这毕竟是校场比武,比的是武艺,就算那小梁王身份特殊,可他也要靠手里的武器才能获胜啊。”
老者继续冷笑:“幼稚,那岳飞又不是傻子,赢了小梁王对他又能又什么好处?不过是个区区武状元而已,又不是马上就能当大将军,相反招惹了梁王大人的话,今后恐怕就要被彻底压制了;而相反若是卖个人情给梁王大人的话,今后荣华富贵那还能跑得了吗?再说了,就算是榜样也足以光宗耀祖了,呵呵。”
听老者分析的头头是道,众人都是大为叹服,只有那壮汉唉声叹气的,显然因为这种复杂的黑幕而感到不满。
而叶灵听他们说了一回之后,也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和三年一大考的文状元考试相对,同样也有武状元的比赛,只不过相对于文状元的十年寒窗苦读,再加上各方面多类型的层层选拔不同,尤其是到了后期大家水平相当的时候,真的就是见仁见智,非常麻烦了,更何况里面还有许多的暗幕操作。
但是武状元那就比较简单了,只要轮番比武就是了,毕竟文无第一,武却无第二,不管你用刀用枪用锤,或者是赵家枪李家锤王家刀,只要能够正面击败你的对手,那就是你比较强!
虽然宋朝一向是重文轻武,但是对于武将的选拔其实也是从未放弃过,毕竟边境压力极大,如今就连国内也是各种危机四伏,朝廷对于将才——尤其是中低层的军官更是严重缺乏,因此对于武进士武状元的选拔更是非常看重。
如今正好就是三年一期的武状元选拔,经过层层对战之后只剩下两个人选了,一个是草根出身,一路打上来的兖州举子岳飞,而另一名则是当今梁王殿下的小儿子小梁王赵方,他也是击败了许多好手。
而就在明天就会是最终状元的比赛日了,双方会在京师大校场里面进行一场龙争虎斗,赢的人就是状元!
而群众们早已经被之前多达数百场的比武们给点燃了,对于这场比赛都是极为关注,而出身草根的岳飞则是备受追捧,普通百姓们,江湖豪杰们,甚至许多军方的人都非常看好他。
但是真正有智慧有眼光的人却自然看的更远,比如这桌的这位老者,他们早就明白以如今朝廷的黑暗,又怎么可能会让岳飞有机会公平去比试呢?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幕后就解决掉岳飞,而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收买他。
毕竟这场比赛就算赢了也仅仅只是个武状元而已,听起来很光鲜,可却并无实权,最终还得皇帝和众位高官们来决定你的仕途,而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已经得罪了梁王大人的话,那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机会了。
石秀和时迁显然也听到这消息了,同样是大为兴奋,纷纷请求叶灵明天去看比赛,他们都是好武之人,对于这种热闹就像是老饕看到了美食一样,如何愿意放过?
叶灵是欣然应允,不过他可不仅仅只是打算去看个热闹,而是打算把这位未来的抗金英雄提前收入麾下。
是的,别人当然不知道,以为岳飞只是个普通的草根出身的举子,只是有一手好武艺罢了,这样的人才虽然也很难得,但也不是十分难得,毕竟每三年都会有一个武状元产生,大宋朝如今也已经有了三五十个了,更何况许多虽然不是武状元的人同样也都是高手。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可是岳飞,却绝不仅仅只是个武状元那般简单,甚至就连老种小种经略相公这样的世代名将也都不能相比,他在靖康之耻后带领着岳家军——其实就是一支草根义军,然后获得了一场场的胜利,险些把强大的金国队伍打回老巢去,让他们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哀叹,这在积弱了几乎整个朝代的南北两宋来说,可谓是极为罕见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