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事有蹊跷
韩世忠和刘光世二人觉得此事蹊跷,就算张宪捅了秦桧一刀,但张宪作为大将之一,曾经为国抛头颅洒热血那是衷心无二,好歹让人探视的权利应该有吧?
可是,现在这项基本权利,还需要皇上首肯才行。
这其中恐怕另有玄机,或许不止是刺杀朝廷命官这么简单。
二人细思极恐,于是便去拜访宰相安王李纲大人。
李纲作为三朝元老,又是宰相,获封安王,受皇上无上之器重,他或许知道一些内情。
李纲见韩世忠和刘光世二人前来拜访,他将二人领进书房,慎重地关上自家房门。
二人见李纲在自家说话还要关门,便猜想此事可能真的被自己说中了,定有内情!
听说二人所为何事而来后,李纲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事,不简单啊!”
韩世忠和刘光世二人对望一眼,心道自己难道白活了,都是国公身份,怎么一点觉醒都没有。
“还请大人赐教!”二人道。
“一切恐怕还得从秦桧去见宁夏王开始!老夫观秦桧此人眼中不甚清明,就担心他会是一个爱投机搞事之人。我曾提醒皇上,但是皇上却对秦桧另眼相看。在秦桧从宁夏回来后,皇上顺理成章地将刑部尚书之位给了他。我猜想,皇上就是想用西夏这块肥肉,来验证秦桧的能力。老夫说句不好听的,朝中能说服宁夏王归顺我朝的,不下这个数!”李纲说着,伸出十个手指比划了一下。
刘光世问:“张宪跟这事情有关?”
韩世忠道:“这只是铺垫,你听王爷继续说。”
李纲说:“没错。秦桧坐上刑部尚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查办先帝失踪一案。秦桧查到是临潢知府秦汉在跟随蒙国公东征的时候,借机焚杀了先帝!”
秦桧新官上任三把火,螃蟹拣肥的挑,第一个案件就挑的先帝一案,自无话说。只是,他如何就这么快找到了答案?
韩世忠心想:“我当时怎么没找到线索?”
韩世忠惊问:“当真?”
“或许不假。”李纲说,“但是秦汉已经自尽身亡,天下恐怕没有第二人知道真实的情况了!”
天下人不知道的是,秦桧正是那知道实情的第二人,也是唯一的人。
韩世忠叹道:“秦汉大人曾作为蒙国公的军事,在灭金之战中,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没想到,哎!”
刘光世说:“如果先帝的失踪确实跟秦汉有关,那只能说他是咎由自取了。”
李纲说:“秦桧还带回了先帝的骨灰,恐怕假不了。除非……先帝还活着,秦桧才能不攻自破。”
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先帝还活着,早就该跳出来享清福了。
“那张宪又是怎么回事?他吃饱了撑的,要去刺杀秦桧?”刘光世道。
李纲道:“这才是让老夫觉得奇怪的。据我所知,张宪是被秦桧请去刑部问询秦汉之案件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张宪捅了秦桧一刀,然后就被抓进大牢了!”
韩世忠说:“看来,只有想办法进刑部大牢一趟,亲自问张宪才知道。或者只有撬开秦桧身边人的嘴,从他们口中找出消息!”
李纲说:“事发之时,只有刑部主事曾彪在场。”
刘光世听说是曾彪,骂道:“我看他就是秦桧的走狗,想从他那里知道消息,除非杀了他!”
“我们再想办法吧。”李纲说,“还有更坏的事情,秦桧暗指先帝一案与襄王有关,而岳飞作为当时见证襄王和秦汉谈话的第三人,已经被皇上传旨火速回京问话了!”
韩刘二人听完极为震惊,屈平竟然牵扯到了这件事情中来。以皇上对屈平的信任,除非殃及皇上本身,否则皇上是不会怀疑屈平的。
韩世忠道:“这样的话,将所有事情联系起来,就有了眉目。秦桧向皇上传递的信息,应该指的是,襄王或者穆国公指示秦汉在半道上截杀了先帝,而张宪成为了第一个因此事受害者!”
刘光世说:“秦桧不让外人见张宪,难道是要对他屈打成招?”
秦桧要对张宪动刑,是目无王法,还是依法办事?
“但是曾彪说,不让人见张宪,这是皇上的意思。”韩世忠说。
刘光世大为光火,屈平为国鞠躬尽瘁,现在要遭受这种污蔑和陷害,岂不叫人寒心。
刘光世悍然道:“我要去见皇上,你们去不去?”
韩世忠犹豫,没有说话。
李纲冷静地说:“如果大家兴师动众去见皇上,反倒让皇上更加起疑心。皇上会以为大家为了襄王而逼宫,这无疑坐实了襄王功高震主,后果不堪设想!”
刘光世起身道:“那我自己去!”
刘光世自从第一次见到屈平,就已生惺惺相惜之感,他可以为了屈平两肋插刀。
韩世忠拉住刘光世说:“万事谋而后动,你先别冲动。”
刘光世坐回椅子上,愤愤地说:“那你们赶快谋,谋好了我就要动了!”
韩世忠想了想,对李纲说:“大人,襄王爷府上不是还有一位郡主夫人吗,不妨将此事告知她,让她进宫劝劝皇上,免得被奸佞之人占了先机。”22文学网
“这样不妥吧?”李纲犹豫道。
韩世忠说:“不走后门,只怕襄王回来之后,就已经万事休矣!”
李纲说:“容我考虑考虑。”
三人心事重重,李纲邀请二人吃了饭再回去不迟,二人哪里有心思吃饭,各自告辞而去。
刘光世独自走在路上,想起和屈平曾经一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情岁月,心中怅然。
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宫门前,刘光世犹豫了一下,毅然递了折子,进了宫中。
皇上正在欣赏由新版宋体字印刷出来的读物,内心十分得意,这将是功在千秋的一项发明啊!最重要还是自己皇帝老子创造的,后世肯定会将功劳算在自己身上。
内侍禀告皇上,说僖国公刘光世大人请求面圣。
赵构心中想,刘光世可从没主动进过宫,他的来意已经大概可以猜想得到。
刘光世见了皇上,心中还是余气未消。但较之怒火冲冲,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刘光世他不是傻子,他见了皇上也要怂。理性,最终还是战胜了感性。
赵构一眼就看出来了,问:“僖国公为何闷闷不乐?”
“臣乐不起来。”
“有意思,为什么?”
“臣要是说了,皇上可要恕我无罪!”刘光世这话说得粗中有细,他也怕自己说了到时候惹皇上不高兴,最后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赵构开玩笑道:“那你还是不要说了。”
刘光世哑口无言,心想自己好不容易进宫一趟,岂不是白来了,难道就这么打道回府吗?心有不甘啊!可是又不敢强开口……
赵构见刘光世一时愣在原地,心道刘光世虽然耿直了些,却是不折不扣的忠臣猛将,看了他的囧样,也是于心不忍。
赵构便道:“说吧,只要不是什么祸国殃民、伤天害理的,朕都恕你无罪!”
“谢皇上!”刘光世鼓起勇气开门见山说,“皇上为何听信秦桧一家之言,要拿这些为皇上开疆拓土、定国兴邦的功臣们治罪?”
赵构知道刘光世就是这憨脾气,也不生气,问:“朕拿谁治罪了?”
“自从皇上重用秦桧,先是秦汉自尽,现在张宪又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不让任何外人见,生死不知。穆国公岳飞被千里传旨火速回京,即将遭受厄难。就连襄王,只怕也不能幸免!”
刘光世说完,内心砰砰地急速搏动,他不知道皇上听了这话会有什么反应。
赵构也不震怒,也不骂刘光世,笑道:“看来你知道一些消息了。朕告诉你,秦汉焚杀先帝,那是咎由自取,朕没有将他诛连九族就已经是天大的慈悲了!张宪受牢狱之灾,那是他刺杀刑部尚书,依法收监。至于穆国公,朕只是传他回京,跟朕说明情况。而你说的襄王,他现在还在海外逍遥快活,你又从哪里看出朕要对他猜疑了?”
刘光世被皇上一阵义正言辞,说得木讷难言,半响才道:“臣只是想,皇上不要被奸佞小人蒙骗,不要让忠臣良将为国献身又伤心。否则,天下人会认为,鸟尽弓藏……”
“下一句是不是兔死狗烹啊?”赵构厉色道,“朕只是要一个明白,要给先帝一个交代!忠于朕的人,朕自然会公正待他;背叛朕的人,朕绝对要让他付出代价!”
刘光世没有得到想要的承诺,便道:“臣今日斗胆胡言乱语,望皇上赎罪。臣先行告退,不打扰皇上了。”
刘光世走后,赵构内心惶惶:这才是一点小道消息,就已经有李纲和刘光世先后为屈平说情了,看来他屈平在大臣们心中真的占了很大分量。
话说秦桧听曾彪汇报了今日刘光世和韩世忠来到刑部大牢,差点大打出手冲进大牢。
秦桧心中计较,只要张宪一天待在狱中,外面那些人就一天不会安分,总会想办法来捣乱自己的好事。
曾彪察言观色,说:“要不要将他……?”
曾彪一边说,一边作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秦桧有些犹豫,这可是真正的诛杀朝廷命官,自己还从没干过呢!秦汉最多算是被逼死,与自己干系不大。
曾彪说:“刘大人和韩大人后来还去见了宰相大人!学生担心,拖得久了,未必有利大人的大计!”
“本官有什么大计?”秦桧下意识地严肃问道。
曾彪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赶紧纠正道:“学生的意思是,先生为国锄奸的大计!”
秦桧点点头,问道:“你有办法?”
“只要先生点头,剩下的就交给学生!”曾彪胸有成竹地说。
秦桧重重地点了头,道:“你看着办!注意隐蔽,不要牵连无辜!”
秦桧所指的无辜,自然指的是秦桧自己。
曾彪保证说:“先生放心,保证让人觉得是天灾,而不是人祸!”
秦桧也很好奇,不知曾彪有何妙计,能嫁祸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