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的婚礼定在十月初九。
十月初三,万事皆宜,百无禁忌。
献帝焚香沐浴,率领群臣于太庙祭祀皇天厚土,拜祭历代先皇,祈求神灵庇佑,大军顺利出征,剿灭反贼。
车骑将军吕布,持钺加节,受天子剑,统领精兵十万,即刻出征,讨伐叛贼董卓。临行前,吕小树任命徐晃为屯骑校尉,高顺为步兵校尉,魏续为越骑校尉,侯成为射声校尉,臧霸为长水校尉,分工各司其职。司马朗、杨修为随军参事,随大军出征。
诸将歃血为盟,喝完壮行酒,在雄壮的号角声中,浩浩荡荡向函谷关进发。
吕小树出了洛阳城,回望高大雄壮的洛阳城楼,见城楼人头涌动,义父丁原,岳父严松,还有娇妻严秀丽等人扶墙而立,正目送大军远去。
严秀丽双眼通红,见夫君回望,忙招手示意,心中离殇更浓。从来兵戈不止,遍地荒草凄凄,这十万男儿热血,有多少人又将血染黄土,有多少亲人又要伤心欲绝?吕小树不忍再视,打马转身离去。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易守难攻,为古来兵甲必争之地。
大军一路向西,终于在两天后到达函谷关前,西征大军,在距函谷关五里处驻军休整。吕小树率领手下众将十余人飞奔至函谷关下,见关隘峻险高大,依山而建,城门建在山壁裂缝之中,山体延绵万里,断然无法绕行。北边山体频临黄河,高深险峻,更是绝地无疑。关前更有弘农河作为护城河,绝壁天险,万难逾越!
吕小树不由赞叹道:“如此险关,真乃天地鬼斧神工之杰作。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身后司马朗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董卓只需在这函谷关派遣五千精兵,我军实难攻破!”
杨修勒马驻步,意气风发道:“伯达此言大谬,自古以来只有看不破的人心,何来攻不克的城池?城池关口再如何险峻,都是需要人来驻守的,也不见那座城池能万世长存。”
吕小树见杨修似有定计,忙笑着问道:“听德祖之言,似乎已有妙计?”
杨修笑道:“将军勿忧,这函谷关守将王方曾在洛阳任职,是家父帐前功曹参事,两年前西凉韩遂、边张叛乱,才被调往董卓军中效力平叛,只因其作战勇猛,颇受董卓重用,我与其相熟,可劝他归降将军。”
吕小树颇为犹豫,杨修的提议虽然可行,但杨修是司空杨彪的儿子,如果出了意外,自己也不好交代。
杨修见他犹豫不决,心中了然,笑道:“将军放心,我知王方此人素来忠义,我既敢前去,必然十拿九稳,即便不成功,念在家父恩义,他必不会难为于我。”
吕小树见他神色笃定,信心十足,便道:“那就有劳德祖了!”又转身对高顺言道:“派遣五十勇士,护卫德祖前往关隘。”
杨修忙道:“将军且慢,带多护卫并无多大用处,徒令对方生疑,我只带一人亲随前往即刻。”
吕小树感叹道:“德祖不惧生死,身赴国难,让人钦佩万分”又转头询问身后众人道:“谁愿意陪着德祖前往敌营?”
骑都尉成廉抢先出列道:“末将愿往!”
吕小树大喜,颁给杨修信符凭据,使其即刻前往。
杨修、成廉二人打马行至函谷关前,忽闻一支急箭破空而来,成廉忙要上前阻拦,却见来箭已经势尽,掉落在二人马前。
这时,函谷关城楼有人喊道:“来人止步,若再往前,有死无生!”
杨修抱拳喊道:“我乃参军中郎杨修,今日奉车骑将军吕布之命,前来交涉军事,还请通传。”
城墙上走出一个中年将领,面色沉竣,正是守将王方,只听其朗声道:“原来是德祖,今日两军对阵,你我不谈私谊,不见也罢。”
杨修笑道:“王将军我等此来,是奉将令而来,只为公事交涉,不谈私谊。”
王方略作犹豫,便放下吊桥,打开关门,让二人进了函谷关。
二人进了关隘,抬头仰望,只见关隘城强高逾十丈,高竣奇危,令人望而生畏,是想若是强攻函谷关,只是这高大城强就已万难逾越。
关口城强之内只有纵横亦不过十几丈的空间,房舍厅堂依山而建,更有无数洞窟遍布于山脚,供士兵居住,两侧山体高耸如云,如利刃削成,中间缝隙仅容三四人并行,抬头望去,两侧山体直上云霄,犹如置身于地狱深渊!莫说打仗,即便步行仰望,亦觉胆颤心惊。
函谷关内,除了城墙上值守的士兵,其余的都零零碎碎,或站或蹲,散落在空地四周,看着牵马而来的杨修二人,一脸漠然。
王方曾在杨修之父杨彪帐前效力,和杨修相熟,杨修年幼时常常缠着他玩耍,这时王方再见到杨修,暗自感慨不已,昔日孩童,如今已是少年郎,还领得将令与自己交涉于阵前,只叹时光轮转,岁月如歌,壮士老去,英雄年少。
不及感慨,杨修已经走了过来,抱拳躬身道:“将军,好久不见,可还安好?”
王方心里安慰,虽然两方敌对,杨修却还记得昔日情谊,依旧以旧礼相称,便笑着说道:“还好,还好,卫尉大人可安好否?”
杨修躬身答道:“家父一切安好,劳将军挂念。”
原来王方在杨彪手下任职的时候,杨彪出任卫尉一职,统领宫卫禁军,也负责核查官员,可算权力通天,王方其时颇受重用,常跟随于身侧。
王方请了二人在堂内说话,厅堂窄小,王方居于首座,左侧设有两桌,上首是一名青年将军,长相奇特,鼠目猴腮,两颗门牙破嘴而出,让仍过目难忘。下首是一名青年文士,一身青衫,神色诡寐,一双眼睛熠熠生辉,仿佛能看透人心。
杨修居于右侧客座,成廉持剑立于身后。
王方引众人坐定,便为杨修引荐道:“这位是我军副将黄荣将军,这位是我军参事贾诩,文和先生。”
杨修一一见礼完毕,王方问道:“德祖此来何为?但讲无妨。”
杨修见他不避旁人,便也不再忌讳,朗声道:“我奉车骑将军之令前来,希望将军归降朝廷,不要助纣为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