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主播

第47章 白衣公子

大唐第一主播 一斤桃花 12947 2022-11-08 00:40

  他已经打定主意,待会不管菜肴好不好吃。

  反正就是带着那几个帮闲起哄说不好吃。

  弄孙秉文个灰头土脸,看他以后还如何好意思干这酒楼!

  不过等张大福来到柜台旁。

  看到那一长溜的竹牌时,这才发现,上面什么“爆炒某某、滑炒某某、某某小炒、葱爆某某”,用的食料都见过,但作法却一个也没听说过。

  张大福只得不懂装懂的,装模作样的点了几道菜。

  大家见张大福点了,每桌也都有上前点了几道菜。

  虽然”三步倒”说是免费,但大家倒是都没点太多,怕难吃。

  可别真如张大福所说的那样,吃坏了肚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这种情况李行周和柿子早有准备。

  今天柜台旁边的那些菜单都是些做起来比较省时省力的菜肴。

  今天一早柿子就把食材改刀备好,只等下锅炒制。

  至于那些麻烦些的菜品,今天只能欠奉了。

  李行周帮着柿子炒菜,还有几个新雇来的少年伙计则主要负责传菜,他们改刀、炒菜暂时做不了。

  很快一道道色彩鲜亮、香气扑鼻、造型优美的菜肴被伙计们用托盘端了上来每桌还上了一坛子烧酒。

  那咸甜酸辣、鲜香可口的鱼香肉丝。

  那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回锅肉。

  那香酥爽口、毫无膻味的葱爆羊肉,还未入口,便已经震慑满场了。

  张大福见了这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兀自嘴硬道。

  “徒有其表罢了!”

  不过显然没有人再去听张大福的胡说八道,看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众食客们早已忘记了那些谣言,下筷如飞的吃起来。

  “简直太好吃了!”

  食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情不自禁的叫喊着。

  “苍天呐,世上怎么有这样的美食!”

  “呜呜,我差点把舌头一起吃下去!”

  “至于么……”

  张大福老板撇撇嘴,很不服气对那几个帮闲道。

  “不就是几道破菜,你们说是不是……”

  不过这次张大福没有得到自己桌上帮闲的应和,因为他手下那帮闲全都闷头运筷如飞,争抢菜肴呢。

  这种分秒必争的时候,多说一句话,就少吃一口菜,他那帮闲汉哪还顾得上搭腔。

  张大福见了此情此景,不由有些疑惑的伸出筷子,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放到嘴里,啊……这,这他娘的才好吃了。

  那咸中带甜,酸中有辣的口感,就像那善解人意、百变多姿的勾栏花娘,给人想要的一切的,让人欲罢不能……

  张大福再也顾不得挤兑孙秉文,匆忙给那几个帮闲抢起菜肴来。

  有人觉得光吃菜口太淡,这才想起桌上还有酒,当下倒了一碗,打算边吃边喝。

  一大口酒喝下去,顿时脸上变得通红。

  “咝……直娘贼,这酒太他娘的够劲儿!”

  众人听了那家伙的叫唤,这才想起桌上还有酒呢,刚才只顾着抢菜吃了,还没顾得上喝,当下都倒上开喝。

  “啊,好酒,入口如刀,落肚如火,这真是好酒啊!”

  “这酒清澈无比,当真是比得上琼浆玉液啊!”

  “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饮!”

  一时人们如痴如狂,彻底被”三步倒”的美酒佳肴征服了。

  当天下午便有许多吃过炒菜、喝过烧酒的食客,呼朋唤友蜂拥而至。

  至于张大福和那帮闲汉,则是吃完了炒菜、喝完了后,灰溜溜走了。

  至于那赌约,孙秉文忙得没时间再提,张大福自然装傻充愣,不过以后怕是再也不好意思去”三步倒”捣乱了。

  从下午到晚上,李行周和柿子一共做了五十多桌的菜。

  直到晚上酒楼里能用的食材全部用完了,依然还有许多食客在门外等待。

  众多食客在门外,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迎面一辆牛车缓缓驰来,街道很宽阔。

  那辆牛车的帷幔遮得又严密,所以二个人对这辆牛车全未注意。

  这牛车是自魏晋以来,门阀士族最喜欢乘坐的车驾。

  非是出远门或者赶急路,他们必乘牛车。

  因为牛车缓慢而平稳,车厢宽敞高大,可以任意坐卧。

  更适合养尊处优、肆意游荡的士族大姓子弟出门。

  这种风气此时依旧流行于士族豪门。

  要一直到隋唐五代结束,宋朝兴起时,才会渐渐消失。

  迎面而来的这辆牛车是一辆油幢车,长方形车厢,上有立棚,后开车门,垂遮帷帘。棚前和两侧开有棂格窗,拱形的棚顶,前后各有一个长檐。

  车上垂着帷幔。

  绣以梅花图案,四边垂缀丝穗,极为华丽。

  御车人扶辕步行,悠闲自在。

  一位三旬上下的白衣公子端坐车中假寐。

  旁边坐着卫寒霜,挑起帘儿轻轻看着街头景象。

  “噫!”

  卫寒霜娇躯一震,情不自禁地惊呼出声。

  闭目假寐的白衣公子张开眼睛,瞟了她一眼。

  卫寒霜赶紧放下窗帘,白衣公子道:“卫寒霜,你近来的性子,可是大大不如从前沉稳了。”

  “是,婢子……”

  卫寒霜应了一声,欲言又止。

  白衣公子目光微微一闪,问道:“怎么了?”

  卫寒霜微微垂了头道。

  “婢子……又看到他了。”

  “他?”

  白衣公子稍稍有些疑惑,但卫寒霜的生活非常简单,结识的外人着实有限。

  公子脑中只稍稍一转,便恍然道。

  “救过你的那个人?看到他,何须大惊小怪?”

  卫寒霜微微露出苦笑,道。

  “他……开个酒楼了。”

  “哦?”

  一向八风不动,稳如泰山的白衣公子也不禁起了好奇心。

  白衣公子也忍不住掀起窗帘向外看了看,看着这么多人排队。

  这一看就有些发怔。

  “公子?”

  卫寒霜很奇怪一向心无旁骛、目高于顶的公子会对李行周感兴趣。

  白衣公子以手虚抚琴弦,沉吟有顷,又问道。

  “此人,以后你多注意一下。说不定,会有用处!”

  卫寒霜暗自一怔,心道。

  “公子所谋,干系重大,一旦失败,轻则杀身,重则亡族。”

  “我受公子活命之恩,将红拂门交给我,自当为公子舍死忘生,可是何必牵连那个家伙进来。”

  一念及此,便心生悔意,悔不该对公子直言不讳。

  白衣公子却不知她心中转动的念头。

  卫寒霜是他收留、看着长大的,自幼便对他的命令从无一丝违拗。

  他可猜不到卫寒霜为了不忍心拉李行周下水,心中已经起了维护的念头。

  白衣公子只当她已记下,吩咐已毕,心绪便飘到了别处。

  .......

  而那边。

  李行周只得给孙秉文出主意,让今天在门外等着的食客都到柜台上登记,明天再来。

  明天优先安排这些登过记的食客,依旧给他们免费,众食客这才散去。

  中华厨艺,素来有“七分刀工三分热炒’,‘无刀不成菜’的说法!

  一个合格的厨师,刀工是必要的基础。

  想成为多好的厨师,便需练就多好的刀工!

  李行周虽然会做许多菜肴,但那是靠着先进1千多年的知识储备。

  可以做出超越这个时代的菜,可是刀工就呵呵呵了。

  毕竟他没有真正拿出时间去磨练过刀工。

  就算刀工差不多,还要练习掂勺。炒菜时,掂勺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当然,掂勺所用得铁锅不是原先炖菜用的那种厚重的大铁锅,而是按照李行周的要求,去铁匠铺打造的小一号的适合炒菜的薄铁锅。

  那种炖菜用的厚重大铁锅,就是不装石子,柿子和大熊两只手也掂不起来。

  如今”三步倒”后厨的灶台上全都换成了这种适合炒菜的薄铁锅,灶台上也都加装了李行周设计的风箱。

  掂勺练好了,李行周便开始教柿子做各种炒菜,这个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每种菜肴不同的下锅顺序、翻炒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菜肴的质量,只能按部就班的把自己会做的菜肴一样样教给孙秉文。

  至于做烧酒倒是比较简单,”三步倒”后院就有原先的酿酒作坊,孙秉文按照李行周的要求,在后院又加盖了一间大房子,作蒸酒的作坊用。

  李行周专门嘱咐要用砖石垒就,这年代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房屋,但这间屋子需要整天在里边点火蒸酒,李行周还真怕失火。

  蒸酒作坊盖好后,李行周又指点孙秉文安置蒸锅、安装铜管和冷却用的水池。

  等一切就绪后,李行周发现酒楼的人手不够,又和孙秉文去城东的流民中挑了四个个少年做帮工伙计。

  李行周和孙秉文挑选的这四个少年,看上去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而且都是洪灾中失去家人、无依无靠的孤儿。

  孙秉文跟四个少年签得是十五年典身长契,四个少年自典自身,典卖于”三步倒”为奴仆伙计。

  如今大唐不支持蓄奴,即便大户人家的典买奴仆,最长期限也是十五年,大唐是不允许签死契的,典身契约到期之后,必须放奴仆自由。

  孙秉文和四个少年的典身契约上写明的工钱很高。

  其实李行周本来是想签个雇佣契约的。

  但孙秉文却说签典身契对他们约束更大。

  毕竟主奴关系比雇佣关系约束力大些。

  一个无依无靠的逃荒而来的孤儿。

  酒楼给他们活计干,有高工钱拿,还能学手艺,又有典身契约束缚,只要酒楼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不太会生出别的想法。

  这样也更利于保护炒菜和烧酒的技术。

  当然,一开始李行周和孙秉文是不会让他们接触炒菜和蒸馏酒的,他们主要是在厨房帮忙做洗菜、择菜、烧火和酒坊初期酿造酒时投粮食、出酒糟等闲杂工作。

  这样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对炒菜和烧酒的技艺保密。

  ……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李行周将酒楼的生意交给了柿子和大熊。

  又开始和卫寒霜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李行周会做的菜基本已经教给柿子了。

  不过最近陆续又有许多时令蔬菜上市,李行周和柿子又新研究了不少时鲜菜式。

  至于烧酒方面相对简单,说穿了无非就是蒸馏而已,只是在大唐以前没人想到这个办法而已。

  “玉液烧”和“二锅头”度数高、口感烈,更加适合粗豪的汉子们。

  大唐文人雅士讲究平和冲淡,喝酒也讲究一个翩翩风度,这高度烧酒显然不适合他们喝。

  试想一下,一个翩翩文士,几杯烧酒下去,脸红脖子粗的,哪还有什么风度可言。

  考虑到这一点,李行周特意面向文人雅士人群,制作出一种低度的烧酒,就是那次跟孙秉文提过的“玉液清”。

  这“玉液清”大概有二十度左右,比大唐的发酵酒度数高不太多,跟后世的日本清酒度数差不多。

  当然“玉液清”这个名字,李行周主要是想说明它跟琼浆玉液一样清澈,跟日本清酒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二者制作方法也不同,日本清酒主要是发酵酒。

  “玉液清”则是蒸馏酒,是用高度烧酒加上一定量蒸馏水勾兑后,再上蒸锅蒸馏一遍而得。

  这几日,李行周依旧是上午在酒楼里指点一番、

  在酒楼吃过晌午饭后,便早早回到了家中。

  虽然,他和卫寒霜还没有大婚。

  但是,两人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李行周向路旁望去,却是公人们押着几个人犯。

  人犯中有两个囚犯身上锁了大枷。

  那枷长有六尺,宽有四尺,厚达五寸,沉有百斤,戴了这枷不要说走路。

  纵然是架在车上,折腾久了也必死无疑。

  旁边还有几个人。

  只戴了轻枷,可是身上穿的却是死囚的衣服,颈后还插了“斩”字牌。

  一个个五花大绑,面如土色。

  再后面又有许多男女穿着囚衣,号啕的、唾骂的。

  他们已经成了死囚,顷刻间就要一命呜呼,自然能喊就喊~!

  “嗯?”

  李行周暗暗吃惊,小声问道身边的书生。

  “怎地这几位都被抓了?犯了何事?”

  “这几就不知道了吧,这几人都是与徐敬业叛党有所关连的。”

  “如今案发,天后震怒,如今正要发付刑场问斩。”

  李行周“啧啧”连声,忽见秋官尚书张楚金竟也赫然在绑。

  不由问道。

  “张尚书乃朝廷重臣,当初不是颁过赦令的么?”

  “怎么也绑赴刑场了?”

  这赦令,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

  其实它倒不是一面金铸的牌子,而是一道赦令。

  受赐赦令的官员,可以免一次死刑。

  朝中持有赦令的官员一共就那么十多位。

  那书生脸上露出一副古怪的神气,说道。

  “年初的时候,张尚书制订了一条新法。”

  “说倘若有人犯了谋逆的大罪,纵然持有赦令本人可以免死。”

  “但是他的家属也该受到严惩,或者处决或者籍没入官充为奴婢,以儆效尤。

  “天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允准了。谁知道……”

  “如今张尚书虽然怀有赦令,可以免死发配边荒。”

  “可是他家中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却是都要斩首的。”

  “至于那些妻妾女儿、侍婢丫头,就全部籍没入宫,充为奴婢了。”

  李行周听了,脸上也不禁露出古怪的神气,半晌才道。

  “这可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么?”

  那书生走在李行周身边。

  眼看着那些死囚的狼狈模样,不禁叹息道。

  “张嗣明想出这么一条律法,本来是为了迎合天后。”

  “想不到却作法自毙,最先着实在他自己身上。”

  一路人笑道:“这算什么,你瞧见那两个戴大枷的了么?”

  “那两人就是徐敬业之弟徐敬真和洛阳令张嗣明,他们是拉去陪绑看杀人的。”

  “他们戴的那种大枷,就是张嗣明想出来的,专门用以惩治重犯。”

  “如今可好,他自己也尝到了那种大枷的厉害。”

  众人听了便纷纷叹息起来。

  ......

  李行周回到家中,先去看了自己种的土豆和地瓜。

  土豆叶子绿油油的,看起来长势很是不错。

  那些种得早的地瓜,枝蔓也爬得不短了。

  地窨子里的地瓜已经不再冒出新的秧苗了,李行周决定今天再掐最后一次枝蔓种上,以后便不再栽种了。

  不过现在还不能掐枝蔓种,大中午天太热,得等晚上天凉下来掐了再种才行。

  李行周看过地瓜和土豆,便来到搁置在院中桂花树荫凉下的石桌旁,开始练字。

  李行周对读书有些头疼,对习字倒是没什么抵触,倒不是说他多喜欢写字。

  作为一个吃鸡小主播,他除了对吃鸡有兴趣外。

  他对任何事都没有什么兴趣。

  他练字只是他认识到。

  在这个年代写得一手好行书,倒是一件很有益处的事情。

  李行周写累了,便抬起了头。

  他看见卫寒霜在一旁默默的注视着她,内心一暖。

  和李行周相处久了,她的着装的色彩免不了受到一些影响。

  长裙长裤,缀着简单花纹的月白罗衣配上素净的坎肩。

  最近的李行周更喜欢白净清丽一点的打扮,于是乎,卫寒霜往日里喜欢穿红黄绿色为主的衣裙这时候穿得少了些。

  李行周却是笑了出来。

  随后,他的身影笼罩过来,卫寒霜的脸上本来还有几分赧然的,这时候倒是安定下来。

  “明日,我们春游吧!”

  李行周含情脉脉的说道,这几日“三步倒”是赚了些钱。

  但是他对卫寒霜有了几分冷淡。

  为了不让卫寒霜失落,他忽然想到这个好点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