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主播

第212章 决战

大唐第一主播 一斤桃花 9428 2022-11-08 00:40

  薛讷心头的犹豫一下子被抛得干干净净,当下便对李行周说。

  “我给燕国公四万人马选地方固守,你和我带骑兵南下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

  次日五更,薛讷已集结精锐步骑约六万八千人,以骑兵为主力轻装准备,并与黑齿常之告别。

  泛白的东方天幕为背景,一列列的汉军骑士扛着长兵器从视线中走过。

  天刚蒙蒙亮,李行周看不清他们一个个的长相,但那大唐盔甲的形状和迎风旗帜中的汉字,是让人那么亲切!

  在遥远的西北边陲,了无人烟的荒野,这里聚集了大批的汉人健儿,挺拔的身影好似那族人的脊梁。

  薛讷策马头也不回地带着部将策马而去,在列列铁甲中大喊道。

  “一举击破吐蕃铁骑,为国家社稷的兴亡而战!”

  众军高呼万岁,薛讷又大声喊道。

  “薛某与诸将士兄弟并肩作战……出发!”

  微微的晨曦中,大营前头的两排号手抱着人高的巨大号角,鼓足了腮帮吹奏出一声声苍凉遒劲的号声。

  这音乐是如此的单调没有变化。

  但一声接着一声的重复仿佛不断高升直冲云霄,在辽阔的大地上回响。

  “咚、咚、咚咚、咚咚咚……”

  号声之后便是鼓声,由慢而快,一个壮汉用撕裂一般的嗓子嚎起来,李行周都没听清歌声中的字眼。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渐行渐远,四顾周围,全是马。

  路上刘韬等将领问李行周道。

  “此战如何布阵作战?”

  薛讷道。

  “这么多人还能怎么布阵?追上吐蕃兵之后,待敌迎战便在其正面摆开决战,分左中右三军,轮番进攻,谁强就谁赢。”

  众将以为然,薛讷又向各部将帅下令严明军法。

  进攻的部队如未接到后退的军令,全军溃败者校尉以上将领皆斩。

  临阵擅自后退者当场处斩;劫掠到的吐蕃军之马匹财物,不必上交而论功瓜分。

  六万多大军轻骑奔袭,日行百余里,走了两天。

  第二天前军就遇到了吐蕃的零星人马斥候,都以击杀逐散,直到追到了吐蕃的主力。

  吐蕃军已经撤出柏海城,并度过了南边的一条黄河支流。

  他们带着大量的辎重自然是跑不过唐军的轻兵奔袭。

  便被迫在河南岸的旷原上摆开迎战。

  唐军主力越过柏海城,分兵进城搜索发现没有什么可抢的,只剩一部分吐蕃重伤兵和老弱,于是唐军便把他们全屠杀了。

  然后纵火焚城,把城中能烧的房屋都烧了个干净,柏海城转眼之间化为一座废墟死城。

  城南面的那条黄河支流又窄又浅,而且已经结了厚厚的冰人马通过毫无障碍。

  李行周便下令在河岸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全军渡河在吐蕃阵营的正面摆开,两军南北对峙。

  李行周率部将策马登上高处先观敌阵,入眼处就是一片人海,黑压压的人马在白茫茫的大地上仿佛平地里长出一个大大的陆内湖,而且有山挡着一部分无法全观……

  李行周从来没见过五十万人马放在一起究竟有多少,也不知道对面的阵营实际有多少人,反正人是非常多。

  唐军这边也十分壮观,分阵摆开之后只见漫山遍野都是人。

  ......

  ……

  柏海城以南,数十万大军在连绵的戈壁旷原上对峙。

  一整天双方都只是试探性地交战。

  薛讷没有下令猛攻,他心里还隐隐有些担忧地等待着。

  李行周矗立其上,从这里居高临下,可以将战场两边的情况同时尽收眼底。

  王行衍、王思礼、大熊、柿子、朴景泰、舞阳、李白狮一干人等都陪着她登高野望。

  王行衍开口道。

  “已经到达战场的差不多有十万大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战场,清理战场同时,周边防御措施不严,如果我们在此时突然杀过去,估计能杀他们一个人仰马翻。”

  “可以看出,仁钦岗其人为人死板,墨守成规,缺乏变通能力。”

  “此外就是从下达命令到执行命令.....”

  王行衍扭头看了一下沙漏.

  “差不多正好用了一刻度的时间。”

  “这正是我目前最关心的。”

  李行周放下千里眼.

  “十万人,三层次传令系统,三倍于我的人数,四倍于我的效率,具体时间差为......”

  李行周闭上眼睛算了算。

  “接近十分钟。”

  李行周还是习惯原来的计时方法。

  战场之上,细节决定大局。

  尽管只是一个清理战场的行为,老于沙场的李行周和王行衍还是第一时间找到了他们需要的重要信息。

  很显然,仁钦岗并不认为薛讷有明目张胆进攻打算。

  事实上,尽管李行周薛讷不一样,他内心没有这个时代的道德约束。

  这就为后面的奇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行周不善于行军布阵,但他善于观察。

  善于通过观察对手的指挥效率,执行能力,及各分级指挥官的能力水准,还有各部队战士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他们的组织行动,寻找对方的薄弱点。

  而现在,通过如今这一系列军事反应,李行周找到了他目前最需要的一样东西,指挥效率的时间差。

  一般来说,当一支部队的人数控制在一千人以下时,指挥效率是最强的,几乎不需要传令兵。

  指挥官通过本身的呼喊就能完成自己的指挥。

  一千人到五千人的规模,需要三到五个传令兵来为其完成作战指挥意图的传达。

  当规模上升到万人时,传令兵开始出现建制,指挥官将对成批的传令兵出指令。

  然后由他们将具体作战命令进行传达。

  此时传令机制尽管依然是:指挥官--传令兵--作战部队这一模式。

  但此时此一机制的基本限额已经达到最大化,再往上攀升,就要进行多级传令。

  也就是命令一级接着一级的布,此时的传令效果就会出现大大的降低,甚至会出现内容上的理解障碍。

  当规模上升到三万人左右时,这种传令体系就演变成了总指挥官--传令兵--作战指挥官--传令兵--作战部队。

  当规模上升到十万人左右时,传令体系演变成中枢指挥--传令兵--分级指挥--传令兵--作战指挥--传令兵--作战部队。

  当规模上升到三十万人左右时,这种传令体系又加了一层甚至可以说是多层。

  随着人数的增加,战场范围的扩大,距离与传令层次的多级化,使得战斗中指挥官指挥意图的贯彻能力随之而大大下降。

  那个有趣的击鼓传话的游戏,就是让数十个人坐在一起,第一个人说一句话,然后传到第二个人耳中,依次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人耳中时,内容往往已经变了样。

  传令系统的分级越多,效率也就越低,误解军令的机会也会随之大增。

  显示在行军上还好一些,很多事情就算听不明白,也可大致猜测出指挥官的意图。

  一旦在战事生期间,战场范围囊括数十上百里地,周围喊杀震天,血光遍野,各种战术选择的几率大增,猜中指挥官作战意图的可能也就大降。

  反过来听错传令,误解其意的事情更是会常有生。

  再考虑到指挥官由于其视野所限,收集到的信息不足,需要不停地有人向其作出汇报,其汇报系统与传令系统一样,需要层层递入,这样一来,这种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就会越降低。

  尽管这时已经善于用旗语,击鼓,鸣金等多种指挥作战方式来大大提高指挥效率,但是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表达出有限的含义。

  主要用于事先约定好的作战计划的实现,仅能表达最简单的指挥意图,而不适用于战场突变情况下,内容更加具体的信息传递。

  因此传令兵依然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信息传递模式,尤其是复杂信息的传递。

  后世的军事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次针对性很强的数字模拟演算。

  即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会战,以五万人为基础,人数每上升一倍,战场范围随之扩大一倍,其指挥效率就要下降两倍。

  人数上升到十五万人以上,信息的接收与命令的传达就会形成两个单独的时间区域,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加深这种指挥上的效率低级化。

  而并非简单的相加。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有多一两个指挥官在后面起着起哄架秧子的热闹,指挥官作战意图的全面贯彻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谈。

  到时就真正是神经反应缓慢的巨人,被一个年轻力壮的小矮子尽情调戏,直至打倒在地的结果。

  因此很多人认为,封建时代的冷兵器作战,即便是再天才的指挥官,其真正有效的指挥半径亦只有身边的五十米范围,离此距离越远,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就越是下降,指挥效果就愈是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人数较少的精兵战胜人数较多的杂兵,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对李行周来说,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对方的传令体系效率到底如何,当两支部队的指挥官同时对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时,谁能率先执行指挥官作战意图,谁就离胜利更近一些。

  而对李行周来说,他关心的已不是自己的部队执行效率是否比对方更快,而是比对方快多少。

  从中军大帐的传令兵飞马离开开始,到各部队行动展开,用了差不多一刻度时间。

  沙漏上的有十二个大刻度,代表十二个时辰,每个大刻度上还有十个小刻度,因此一个小刻度相当于十二分钟。

  这相比左翊卫不到三分钟的传令效率,相差了太多太多。

  十分钟,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差,也就是说,战场之上如果双方同时下达作战命令,那么李行周的部队将比对方早十分钟做出反应。

  考虑到指挥官的信息反馈系统同样如此,那么这份时间差还要继续增加,可达到二十分钟,而这还是对方十万人的传令效率。

  这其中不仅有兵员数量原因,也有兵员质素原因。

  得到这份答案后,李行周立刻转身离开,对李白狮道。

  “写封军报给大营。”

  “就说让张弼率领鹰扬卫,慕容顺率领飞熊卫,从左右两翼部队立刻向两侧延伸,横向覆盖全部战场,骑兵全部后移至后方,给大家时间,后日决战,我左翊卫打头阵。”

  王行衍有些担心。

  “我们打头阵吗?”

  李行周想了想,认真回答道:“打!”

  ......

  回到自己的营地,李行周继续观察对手动作。

  王难得急急而来:

  “报!薛元帅大军已全面到达,战场清理依然继续,前方战场已清理完毕,目前正在安营扎寨!”

  “看见了。”

  李行周懒洋洋地回答。

  “集中全力打扫前方战场,第一时间建立防御体系,指挥效率虽然不怎么样,指挥官却还不是笨蛋......不过可惜,就其表现来看,依然有些拘泥于死板套路。”

  “老将的通病。”

  王行衍也在用千里眼观察着笑道。

  随着薛讷大军的源源开至,清理战场的度加快,前方战士阵形排布的成立,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大唐平西军、大唐南衙十二军、大唐禁军、鹰扬卫、飞熊卫等军旗。

  同时出现在苍茫大地上。

  旌旗一路招展,马蹄狂踏,飚扬出风火雷霆之势。

  薛讷此次出征总共带了左屯卫、振武卫、宣武卫、右屯卫、鹰扬卫、飞熊卫等大唐精锐。

  除去左屯卫这次被薛楚玉带出来打残了。

  右屯卫留给黑齿常之了。

  还有余下精锐。

  而鹰扬卫、飞熊卫更是大唐亲军上十二卫中的精锐。

  振武卫、宣武卫也是百战雄兵。

  一些基层军官骑着战马在军阵中间跑来跑去,安抚大家的情绪,约束士兵的行动。

  要大家不要妄动,没有命令不许出击。

  当远方的那面王旗终于出现在地平线的远端时,吐蕃大军出了热烈的欢呼声,那是薛讷终于来了。

  八万吐蕃军踏着钢劲雄浑的脚步,在地面上轰出隆隆的声响,巨大的雕龙车辇在二十头牛马。

  四十名吐蕃战士的推动下缓缓前行,就象一个巨大的战争标耙,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薛讷微眯双眼,看着那盘龙王驾,还有那高大的迎风飘展的王旗,心中炽热的火焰升腾,昂扬出惊天斗志。

  他的身后,参军将军刘韬,行军司马卢玉伦、行军长史封常德、中军将军薛慎惑、右军将军薛楚珍、鹰扬卫张弼、飞熊卫慕容顺、振武卫殷文山、宣武卫冉阳伯、左翊卫李行周也纷聚于一堂。

  那一刻,薛讷缓缓道。

  “后天一战,将决定我平西军命运之存亡,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永留史册。”

  喜欢大唐第一主播请大家收藏:()大唐第一主播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