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百年繁复

第一百章 收淮南功高震主之起用娘舅

百年繁复 草海之文 4909 2022-11-08 01:50

  皇帝宴驾,前敌总指挥元勰秘不发丧,率领部队往西北撤退。他每天照样端汤送药,晋谒请安,表现得毫无破绽。部队到达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与前来迎灵的太子元恪会合,元勰这才出示皇帝的两份遗诏,命北海王元详火速赶回洛阳,处置冯润。

  冯润不晓得孝文帝已经殡天,还在宗庙里祭拜三牲,祈祷皇帝早日升天,自己好尽快登上“女主”的宝座。她每天在宗庙里温习功课,弄得整个庙堂香烟缭绕中一片乌烟瘴气,以致连来人都看不清楚。白整带着卫兵,来到冯润身边,她还浑然不知,照样磕头念咒。

  白整一把抓住淫妇的头发,把她从叩拜的蒲团上提了起来。司空元详拿起神龛上的巫蛊木人,冷冰冰地说:“走,随我去叩见皇帝。”

  众人押解她来到西宸宫,冯润在西宸宫并未见到皇帝,怒叫怒骂起来:“你们竟敢假传圣旨,本宫决不轻饶尔等。”

  白整命羽林军挟持冯润跪在元详面前,元详冷冷地说:“废后冯润接旨。”接着,宣读了处置冯润的遗诏。冯润听见遗诏,又哭又闹,大骂:“这是阴谋,你们想借机残害本宫。”

  白整走上前来,示意羽林军卫士松手,他手拿毒药,递给冯润。冯润见白整拿着毒药向她逼来,边跑边哀求白整说:“这是诸王陷害我,白侍中你不要被他们利用。”

  白整追上前去,一脚把冯润绊倒在地,一手挤开她的嘴巴,把一瓶毒药通通灌进淫妇肚里。冯润苦苦挣扎几下,倒地身亡。元详验尸,确信冯润已死,这才向外宣布:“冯皇后听闻皇帝晏驾,饮恨自杀殉葬。”以皇后礼仪将她陪葬孝文帝比陵(今河南临汝),谥幽皇后。

  元恪奉诏,在鲁阳(今河南鲁光)奉迎孝文帝的梓宫回洛阳,敕命洛阳督守将军于烈秘密戒严,保证了京都的平安。在旁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奉送皇帝的遗骸回到了京都。

  元恪在洛阳登基,史称宣武帝。新皇帝登基后,在修葺父陵的同时,增修母亲高琳的坟塋。

  这天,元恪视察母亲陵寝修葺进度,想起母亲抚养自己十多年,在后宫遭受凌辱,倍受艰辛。如今,自己登基为帝,母亲却不能享福,长眠在冷冰冰的石棺中。不觉悲从中来,非常思念母亲的家人。

  回到宫中,见到左右辅政的大臣尽是元氏一族。各王爷气宇轩昂的样子,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不由得自惭形秽。尽管王爷们一个个夙夜勤政,也还算是尽心尽力,却因为这些人不是母亲的家人,元恪从骨子里对他们是反感的。

  前年,从太子拓跋恂被害事件中,元恪唯一得到的教训是:别看拓跋家族各王爷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其实尽是些心胸歹毒之人,和他们打交道可得处处当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入他们设计好的圈套。

  此时见到散朝回家的王爷,元恪暗自思忖:你们一个个在我面前穿梭往返,生活得有滋有味的;我身为皇帝,至今却连舅舅长得究竟是啥模样都还不晓得。小皇帝愧疚之情,无法自抑,当即传诏,命太监赵修去寻找舅舅高肇兄弟入朝晋谒。

  高肇那年为讨文明太后的欢心,卖掉田产祖产负责接待工作,兄弟数人费尽心机,总算把侄女送进皇宫。高琳入后宫为嫔妃之后,高氏兄弟却并没捞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完全是做了一次蚀本的生意。

  文明太后祖孙二人离开龙城,除了高肇获得一个有职无权的将军称号,获得了不多的赏赐。元恪的表兄(高琳的侄儿)高猛、舅舅高显没得到赏赐,无法弥补亏空,此时已沦落为破落贵族,陷入“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

  要入宫晋见皇帝,高氏诸人连一件象样点的衣服都拿不出来,更不用说“范思哲”一类的著名品牌了。因为皇帝召见,高家人不敢抗命,好歹穿了件破旧丝绸衣衫,跟在赵修后面,胆战心惊地走进式乾殿。

  进到防护森严的宫殿,抬头看见满脸杀气的羽林军,叔侄三人吓得胆战心惊,如走钢丝。见到新皇帝,只有高肇,因为见多识广,举止还算得体。

  高显、高猛叔侄二人跪在殿前,头都不敢抬,浑身如同筛糠一样。宣武帝元恪想不到舅舅和表兄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这么窝囊的就被太监带上了朝堂,在众大臣面前很丢面子,就责怪赵修说:“怎么也不给皇亲换几件鲜亮些的衣服呢?”

  赵修最善揣摩主子心理,故意递上话说:“待圣上敕封皇亲爵位后,奴才才能按品秩送上官阶服饰。”

  元恪处心积虑要扩大母亲家族势力,以抗衡元氏一族。赵修的话简直就是直搔痒处。元恪对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王肃说:“记下他们各自的籍贯、姓氏,在册铨授。”

  听了皇帝的话,高肇赶紧报上籍贯,履历,叩头谢恩。皇帝的舅舅高显诚惶诚恐,言语失当:“小子......小民高显,渤海修县人。”表兄高猛本来只读了三天“望天书”,更是吓得语无伦次,说:“小民,贱民高猛,亦渤海修县人也。”

  一个土得掉渣的乡巴佬还想强自镇定,装出这种文绉绉的样子,弄得在场的文武百官忍悛不禁,却没有人敢笑出声来。

  宣武帝元恪见舅舅和表兄二人简直就是狗肉,上不得台盘,害怕二人再有什么出格的表现,今后更会遭到大臣们的轻视,忙打断二人的话,宣诏:“朕之外公高飏,业已见背,追赐爵渤海公,由其孙高猛袭爵。封高肇为平原公,封高显为澄城公。”

  高肇谢恩。皇帝赐爵,令叔侄二人喜出望外,不知如何应答,结结巴巴地说:“小民,小子谢谢皇帝。”高肇瞪了一眼二人,厌恶他们的举止失当,轻声教训说:“你们应该说‘微臣叩谢圣恩’。”二人这才鹦鹉学舌,齐声说:“微臣叩谢圣恩!”

  元恪对赵修说:“带他们去更衣!”不一会儿,三人着新的朝服,重新进殿。果然“人是桩桩,全靠衣裳”,三人的穿着打扮,一时鲜衣亮服,让人耳目一新。

  舅兄三人穿上新的官服,器宇轩昂的样子,很为皇帝长脸。元恪这才满意地笑了,点点头说:“舅兄尔等三人,既已入仕,平时还得伴随在朕的身边,对朕的施政,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三人既然留京为官,你们在京城还没有住的地方吧?”

  是的,不说住的地方,高肇的一口烂皮箱此时还放在驿站里。如今房地产市场这么火爆,高氏几个下三滥哪里买得起一寸商品房。高肇听说住房的事,晓得能够打公款购房的主意,赶紧点头。皇帝继续指示:“将作监,得在京都洛阳为三人修缮府邸才是。茹皓,你工于构建,就领衔为平原公三人修建公馆。”

  茹皓就是一条哈巴狗,有了在建筑行业施工捞油水的机会,这都是皇帝的看顾,心有灵犀,急忙领命而去。

  当日散朝,百官见高氏三人同日进爵,就连高猛这样的街头小混混,忽然之间与自己平起平坐,无不为之咋舌。王爷元怿为之叹息说:“笺曰:‘琐琐婚姻,妻党之小人,无厚任用之,置之大位,重其禄也。’膴仕之人,暴发户就是指的他们三个。”

  最为之气愤的是靠战功登上今日高位的大将军奚康生,对高氏三人在朝堂上的表现很是不满,心里叽里呱啦。高显、高猛叔侄二人,读书不多,又不晓得收敛,初进宫时简直就是活脱脱的讨口子;此时出宫,二人完全是小人得志的样子,目空一切,高视阔步的,简直就是一对时装模特。

  吏部尚书王肃遵照皇帝的命令,为三人存档铨叙,委派吏部尚书(中组部副部长)郭祚为三人送上印信、官皓及相应的侍卫武警、听差童仆。

  郭祚亲历了高显升官这一幕,见高肇弟侄三人同时飞升,朝臣侧目,就时时提醒自己。其后对拟提拔的官僚都特别慎重,对每个张榜公布,民意测验,公示期满的官员,在即将放任时,提起手中的笔,总是迟迟不动。

  望着拟提拔官员的名单久久徘徊,下笔一经圈点,总是要暗暗告诫自己说:“这人一下子就富贵了。”他提拔下级十分谨慎,经手提拔的官员很少,所以,朝中的官僚都埋怨自己没有高肇那么好的命,调侃说:“要在郭尚书手中讨顶官帽,实在是太难了。”

  而经他手铨任的官员,没有一个是不称职的。这是历史的真实,郭祚真应该成为组织部长的榜样。

  茹皓工于心计,最擅逢迎,他抓住为高肇弟侄三人修造府邸的机会,暗中迎合元恪的心意,处处按照高肇的指示办,三座公馆规模宏大,建造得富丽堂皇,仅次于皇宫,不亚于王府,左邻右舍无不为之侧目。在他负责的公馆工程动工的时候,负责修建的陵寝也竣工了。在孝文帝逝世一百六十天的九月丙戊邀请宣武帝去拜谒长陵,一并指导他领头承建的高氏三府。

  元恪登上舆车,见白衣缟素的茹皓躬身站在身旁,就对他招手说:“你上来,坐我的车,带路!”茹皓一听如此殊遇,喜不自胜,捞脚挽袖地就往车上爬。

  给事黄门侍郎元匡就站在车窗边,真心进谏说:“圣上,历朝历代,皇帝赐朝臣同舆,还从未有与阉人共车之事。如此,恐为不祥。”

  元恪是个没主见的人,一听“不祥”二字,急忙用手推下白衣人,茹皓见状,只得脸青墨黑地跳下车来,躬身去车前引路,心中暗暗记恨元匡,随时准备置之于死地。

  宣武帝元恪在六位辅政大臣的辅佐下登基,改元景明。开始了他亲近高家,诛杀元家王爷的历史。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