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太平令月

第138章 狄仁杰的暗示

太平令月 阳阳归来 6181 2022-11-08 01:57

  洛阳东门外,一辆马车在官道上慢悠悠地走着。

  虽然还是清晨,但还是已经有许多人在路上了。乡下人要起早前往城里做些小买卖,早早地进城可以在市场里抢到个好位置。马车开出了城门,逆着人流向东而去。车身罩着青灰色的布幔,顶上还盖着一层黑色的油布,显得很不惹眼。驾车的年轻人身上穿着青色的短袖布衫,一条黑色的长裤。他赶着那匹灰黑相间的杂色犁马,不时地吆喝一声。

  城郭渐渐远去,马车在洛东大平原中行走着。官道坑坑洼洼地,使得马车不停地颠簸。年轻人格外留意着避开路面上的那些大坑,免得轮子陷进去。其实现在还好,如果是雨后,道路上定然是一片泥泞,大大小小的水坑到处都是。年轻人抬头眺望着东南的天空,心想雨水也快来了吧。五月已经过去大半了,周围麦田里的麦穗已经微微发黄。往年这个时候,洛阳就已经进入雨季了。今年,早麦都快成熟了,雨水却迟迟不来。

  刚过了五里短亭,年轻人赫然警觉起来。前方不远处,四个骑马的人停在路旁的一棵洋槐树下,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边。

  他不禁把手里的缰绳握紧了,心想自己可能要遇到麻烦了。他们个个人高马大,不怀好意地盯着马车。这可是白天啊,如果是土匪的话,也太猖狂了吧!年轻人打消了这个念头,觉得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来打劫的,但不代表没有危险。年轻人强作淡定地把目光移开,甩动着缰绳催促马儿前行。他心里暗自祈祷他们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当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到他们跟前时,其中一个人忽然下了马,径直朝马车走了过来。年轻人知道自己是躲不开了,只好拉住了马儿。

  “你们想干嘛?”他问道。

  对方打量了一下他,拱手说道:“请问,是狄大人的车驾吗?”

  年轻人看他举止斯文,颇具书生的气质,心里的警觉不减反增。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径直反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对方看看他,又瞅了马车一眼,朗声回答:“在下陈玄礼,是太平公主的家臣,在此恭候多时了。我等奉公主之命,特来向狄大人送行。”

  “太平公主?”年轻人感到很疑惑,“她为什么......我们跟公主素无往来,她......”

  “咳!光远呐,”车内传来声响,“扶我下来。”

  年轻人连忙应允,他跳下车,把车帘拉开。玄礼看到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从车内探出了身子。

  这就是狄仁杰?

  待老人被旁人搀扶着踩着木凳下车,玄礼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朝他拱手作辑。

  “在下陈玄礼,拜见狄大人!”

  这时,郭子仪、庞忠和王思礼三人也下了马,来到玄礼身旁,向老人拱手致意。老者一身黑衫黑裤,头上戴的幞头也是黑色,不过幞头前面镶着一颗方形翠玉。

  “呵呵呵,狄某有礼了。不知诸位有何贵干呐?”尽管头发和胡须已经花白,面容也显得枯槁,但他依旧神态怡然、笑容可掬。两只眼睛如同黑夜中的火炬一样明亮。

  玄礼扭头朝王思礼使了个眼色。后者便捧着一个包裹走上前来。

  “公主听说大人在狱中不畏酷吏、坚贞不屈,十分地敬佩。她得知大人即将赴外地上任,恨不得亲自前来相送。但碍于身份,实在不便露面,便令我等代为送行。”

  说着,玄礼解开了包袱皮,黄澄澄的金锭露了出来。他将包裹一并捧在手上,双手呈上。“殿下特意备了一点儿盘缠,还望大人笑纳。”

  狄仁杰沉思片刻,微微一笑,道:“公主的心意,老朽感恩不尽。只是,盘缠倒不必了,狄某虽然清贫,但路资还是有的。”

  玄礼道:“公主素闻大人清廉,尤为崇敬。这一点儿盘缠,只是代表了公主希望大人一路平安的期盼,并无其他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

  狄仁杰捻着胡须,笑呵呵地婉拒道:“既是公主的心意,狄某本不应再强拒。只是狄某刚出牢笼,万事唯谨慎,处处如履薄冰。请阁下回去替臣转告公主殿下,她的一番心意,我狄仁杰感激涕零。只是这盘缠,还望阁下勿要令狄某为难呐!”

  “这——”玄礼见对方这么坚持,只好说道:“狄公真是高风亮节啊!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强求了。”

  狄仁杰点点头。玄礼见狄仁杰随行就这么一辆马车,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今日赴远方上任,行驾怎么如此......简朴?”

  对方呵呵笑道:“狄某家徒四壁,并无多少行囊。一辆马车足矣,呵呵!”

  “狄大人真是两袖清风啊,在下敬佩之至!”玄礼感叹。他心想就算再清廉,总不能没有老婆孩子吧!没准狄仁杰早就把家人孩子都送走了。

  狄仁杰笑着摆摆手,拱手说道:“那,狄某就此拜别了。”

  “大人请慢!”玄礼连忙叫道。“我等还有一事,想请您指点迷津。”

  狄仁杰:“哦?是何事啊?”

  玄礼与郭子仪交换了眼色。后者便走上前来,单膝跪下,拱手拜道。“末将,右威卫翊麾中郎将郭子仪,拜见大人。”

  狄仁杰十分惊讶,忙唤道:“将军快快请起。”

  待子仪起身,狄仁杰仔细地打量着他,道:“原来是威卫府的骁将,怪不得这般威武。”

  “末将曾在王孝杰大将军帐下效力,随他征讨过吐蕃,收复了西域四镇。”

  “不愧是猛虎之师啊!”狄仁杰感叹道,又把目光投向了庞忠和王思礼。“莫非这两位壮士,也是?”

  子仪:“这是翊麾校尉庞忠、翊麾副尉王思礼,都是王孝杰大将军的部下。”

  于是,郭子仪把王孝杰兵败硖石谷、含冤而死的前后经过,详尽地叙述了一遍。狄仁杰一声不吭,神情十分严肃。末了,他沉默良久,十分痛惜地叹道:“惜哉!哀哉!我大周从此又少了一员虎将!”

  这时,玄礼说道:“大将军含冤而终,他的冤情一日不得昭雪,我等就无法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只是,”他顿了顿,“我等实在愚钝,对于这个冤案,一点儿头绪都没有。所以,想请狄大人,指点迷津。”

  狄仁杰沉默了。王思礼、庞忠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忽然,狄仁杰径自向前走去。

  玄礼愣了一下,随即跟了上去。

  走了一会儿,狄仁杰站住了。他伸出一只手遮住阳光,眺望着茫茫的麦田。一阵微风拂过,在这片青黄色的海面上掀起了一道道波纹。

  “麦子快熟了。”狄仁杰自言自语道,“再有大半个月,就到了麦忙的时候了。”

  玄礼默默地站在他身旁,眼前的麦浪让他思绪连篇。他对“麦忙”的唯一记忆,是那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横行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麦香四溢,秸沫飘飞,一列列整齐的麦茬间游荡着大把大把的肥蟋蟀。他甚至又闻到了烤蟋蟀时冒出的诱人焦香。

  “等麦子收了,江南的早稻也该收割了。”

  “狄大人对农事十分熟悉啊!”玄礼感叹。

  狄仁杰捻着胡须,“农桑,天下之本也。自古圣明天子无不亲历躬耕,以劝天下农桑。如今北境十分凶险,契丹、突厥对大周虎视眈眈。陛下迟迟没有兴兵,就是不愿误了农桑大事啊!待秋收完成,征伐就要开始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那时,大量的粮草将通过运河,从江淮源源不断地直达北方前线。”

  玄礼喃喃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老者点了点头,道:“是啊,是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王孝杰大军被困在硖石谷时,幽州都督苏宏辉曾给朝廷送来一封加急密函。当时冬至刚过,陛下看到后,召诸位宰相共同商议对策。所以,狄某确实知晓此事。”

  玄礼又惊又喜,连忙追问:“大人可否向在下透露一二?”

  狄仁杰点点头,道:“说了也无妨。苏宏辉在信中称幽州屡遭胡人劫掠、粮秣告罄,因而无法出兵支援。陛下与大臣们商议后,很快就派了一支军队,押运着二十万石粮食赶赴幽州了。”

  原来朝廷知道右威卫大军的境况。照狄仁杰这么说,苏宏辉似乎并没有欺瞒朝廷、陷害王孝杰啊。玄礼追问:“那后来呢?”

  狄仁杰摇了摇头。后来的事情,自然就是前线传来噩耗、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了。玄礼更加疑惑了,难道说苏宏辉接到粮秣后,还没来得及发兵救援,王孝杰军就已经溃败了。还是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去救?当时正值隆冬,运河北方段恐怕早已断流,或是已经结冰,总之肯定不能通航。运粮的部队走的是陆路,速度不会很快,玄礼估计从洛阳到幽州最起码也得大半个月。

  “这件事,老朽就只能说这么多了。”

  玄礼只好朝他拜谢。待狄仁杰的马车渐渐远去,玄礼把自己刚听到的消息统统告诉了三个同伴。郭子仪听后,咬住了嘴唇,默然不语。反倒是庞忠率先质疑道:

  “既然朝廷已经拨了粮草,那姓苏的为啥不派兵来救?说到底,就是他在背后捅我们刀子!”

  玄礼试探着说道:“会不会是因为粮草没有及时到达幽州?”

  子仪望着他,淡淡地说道:“按照狄大人所说,朝廷在冬至就收到了幽州都督府的密函。到腊月底大军覆灭,中间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粮草怎么可能没送到?”

  玄礼噎住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关于苏宏辉,狄大人还说什么了没?”子仪追问。

  玄礼摇了摇头。几个人陷入了沉默。很快,庞忠不满地嘟囔道:“他肯定知道什么事,不肯说出来。依洒家看啊,又是个贪生怕死的主儿!”

  “不要胡说!”郭子仪生气地斥责,“狄大人刚刚死里逃生,本来就没有义务帮我们。他说了这么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咱们没理由要求别人去为我们以身犯险!”

  庞忠也不说话了,兀自上马。其他人也跟着一起爬上马背。他们沿着官道往回走,陈阳又想起了狄仁杰,不由得眺望起了茫茫的田野。一阵风吹过,又掀起了一道道麦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耳畔又响起了这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先行。粮草,粮草,二十万石......

  “我想到了!”他恍然大悟,兴奋地向同伴们宣布。“狄大人已经给了我们提示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什么提示?”

  “粮草,是粮草!”玄礼兴奋地喊道,“那二十万石粮草就是关键!我们只要查出这批粮草的下落,就能知道真相了。这么多的粮食,不可能说没就没的。我们一定要找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