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能吃掉别人的系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之死

我能吃掉别人的系统 醉花开 5010 2022-11-08 02:15

  大业未成,平南王府与靖南王府两系的人马,竟然开始了争夺天下。

  耿精忠与尚之信简直太过于托大了,竟然将平西王吴应熊当成了空气。

  而台wan一系也不安生了。

  果然都是同患难易,同富贵难。

  眼看着即将要瓜分胜利果实了,却都私下里起了内讧。

  有人说华夏人最擅长的就是内斗,其实这句话也没错。

  湾仔人当然也是华夏人,至少华夏文明早就在此地生根发芽了。

  兴起于清初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就起源于湾仔。

  总舵主陈近南,其实真名叫做陈永华,他以“玄天上帝”信仰为掩护,成立了这一秘密组织。

  该会以异姓结盟,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尊化名为“万云龙”的郑成功为龙头大哥,从事反清复明的行动。

  也就是说,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其实并非是天地会的龙头老大。

  真正的老大应该是国姓爷郑成功。

  准确来说,陈近南应该是郑成功的追随者。

  最初他也并非是江湖人士。

  因此,他才对武功秘籍及修炼心法不那么痴迷。

  虽然他是一名武功高手。但是,在陈永华(陈近南)的骨子里,却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文人。

  他追随郑成功,一心想要反清复明。

  还是台wan教育事业的倡导者和先驱者。

  可以说,他热爱台wan,想要带给tai湾光明的未来。

  陈近南的父亲名叫陈鼎,明朝天启七年的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

  甲申之变后回乡躬耕,永历二年,郑成功攻克同安,任命陈鼎为同安的教谕。

  同年,清军攻陷同安后,陈鼎在明伦堂自缢。

  当时陈近南还年仅弱冠,大概也就十几岁。

  安葬了自己的父亲,陈近南出逃之后,就追随了厦门的郑成功。

  陈近南由于受到父亲的熏陶,还是有一些才华的,处理政事的能力也非常强。

  几年之后,郑成功便授予其参军之职,陈近南自此成为了郑成功的一名心腹谋士。

  后来,陈近南在台wan大有作为。

  由他一手促成设立了“国子监”,乃是台wan最高学府。

  另外,还在各府、州、县设立“府学”、“州学”、“县学”。

  还在当地土著高山族同胞的居住区,设立“蒙学”,方便高山族子弟学习诗书礼仪。

  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并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

  规定八岁入蒙学,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

  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准充入太学,仍按月月课。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

  除此之外,还帮助郑成功和日本、暹罗、安南各地通商。

  并且开通了闽、浙、粤等地的通商。

  从而让tai湾不断的蒸蒸日上。360文学网

  郑成功在世之时,陈近南当然无人掣肘。

  郑经在位之时,对陈近南也能做到礼敬有家。

  故而,陈近南在台湾的地位非常的超然。

  再加上,他倡导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惠民政策,使得他的声望如日中天。

  有个词叫做“功高震祖”,郑成功,郑经,用人不疑。可是,其余的郑氏族人就不这么想了。

  他们时时处处想要制约陈近南。

  况且陈近南还有一个非常敏感的身份,那就是,现任的台wan延平王郑克藏的岳父。

  妥妥的,已经蜕变为了外戚。

  历来的帝王家族,那可都是防火防盗防外戚。

  可想而知,现如今的陈近南,地位与境遇有多么的尴尬。

  眼见着前途一片光明,反清复明大业在望,前任延平王郑经的几位兄弟,心思便又活络了起来。

  费尽心机招揽到的神拳无敌归辛树,却连一点归属感也没有,没几天,竟然跑到神龙教那边去了。

  正当他们准备再招揽一位可以制约陈近南之人时,跑出去晃荡了一圈的一剑无血冯锡范又回来了。

  而且给自己找了一套非常合理的说辞。

  美其名曰:为了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他已经摸清楚了平西王以及朝廷的虚实。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他先投平西王府,再投朝廷,一切都是为了台wan。

  那是他忍辱负重深入敌营。

  正是用人之际,既然冯锡范回来了,郑经的那几位心怀鬼胎的兄弟,便再次接纳了冯锡范。

  有冯锡范制约陈近南,郑经的几位兄弟便悍然发动了军事政变,谋刺了现任延平王郑克臧。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郑克爽为新任延平郡王。

  陈近南作为郑克臧的岳父,自然是这些人打击的对象。

  成王败寇,郑克臧都死了,陈近南的官职,当然也就不保了。

  不但官职不保,而且莫须有的罪名罗列了一大堆。

  最终,被冯锡范暗杀致死。

  陈近南临死之前,对台wan的这帮人失望透顶了,令天地会二当家赵半仙前去投奔神龙教总舵主韦小翔。

  并且直言不讳的叮嘱:“成大事者唯韦小翔尔!天地会在台是没有前途的,若想发扬光大,只此一人!”

  天地会二当家赵半仙,之所以被人称之为半仙,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位算命先生。

  最善相面相人,并没有太强的权利欲。

  总舵主陈近南的遗言,他记得清清楚楚,对这句话也深以为然。

  于是,他便也起了将天地会托付给神龙教主韦小翔的想法。

  当赵半仙马不停蹄离台,前去寻找韦小翔的时候,韦小翔的人却再次发现了行痴的行踪。

  上一次,行痴不但被吞噬掉了“参禅悟道”系统,还被打了个半死,被海兰弼和燃灯法师抬走之后,便一直躲在五台山疗伤。

  伤好下山之后才发现,满清的江山已经日暮西山了。

  如此危急存亡之秋,行痴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听闻现如今是太后垂帘听政,行痴便毫不犹豫的去了盛京。

  垂帘听政的那位太后,算来算去,正好是行痴的女人嘛!

  就是不知道这个老秃驴此去,还认不认得他的女人?

  而毛东珠与他的姘头瘦头陀,以及三郎香会的杨起隆,又扛不扛的住行痴的怒火?

  想想都够劲儿,韦小翔带着看大戏的心思,偷偷的也跟了上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韦小翔此番,正是想当那只黄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