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好伴读

第302章 卖地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912 2022-11-08 02:43

  谢至回家不久后,谢迁才进了门。

  谢迁进门之后,脸色依旧还不好看。

  正拿着红纸准备书写春联的谢至瞧见谢迁回来,笑嘻嘻的问道:“爹,回来了?”

  谢迁好像没听见一般,根本就不搭理谢至。

  谢至又道:“爹,莫要生气了,儿子只是开个玩笑罢了,爹若是不喜欢的话,往后儿子也就不说了,爹,几个兄长都不在,今岁的春联,要不爹和儿子一块写吧,儿子一人也忙不过来。”

  谢至说了一大堆,最后只得到谢迁的一个冷哼。

  虽有一个冷哼,但很大程度之上,谢迁对此事还是应答下来了。

  都是有文化的,这些春联的书写自是都不会写那些既定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现场编写。

  而且基本上,每年都不会有重复的。

  谢至顾忌着他老爹的感受,特意放慢了些速度。

  他老爹好歹也是混笔杆子的大学士,若是写个春联都比不上自家儿子的话,那面子上又如何能过得去?

  春联写好之后,谢至便带着贺良开始张贴了。

  贴好春联,便开始准备午饭了。

  才刚吃过午饭,谢家的几个兄弟便陆续赶了回来。

  几人在谢至的推动作用下皆都及努力用功读书,别看谢至和他们都在云中,却也有好几个月不曾见面了。

  谢至当然知晓在考试之前最不易询问的问题便是复习的如何,但对于这个问题,谢至还是想要问一下的,道:“几位兄长感觉复习的如何?”

  几人连个好脸色都没给谢至,甚至都没搭理他。

  这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不就是问一下复习的如何吗?至于如此吗?

  很快,团圆饭摆上了桌子,在吃过团圆饭后,谢至的几个兄弟便又都回了云中。

  初一之时,谢至便已经开始在五军都察院办公了。

  五军都察院原始的这些差役都是谢至一手提拔起来不的,朱厚照虽说代为管理了一段时间,但这些人依旧还是谢至的人。

  很多事情的处置方式还都是保持着谢至原先的那般。

  所以对于这些事情,谢至也都能够很好的处置掉。

  在谢至按部就班处置着五军都察院的事情之时,弘治皇帝的新的春耕政策便已经发布下去了。

  本来被朝廷一亩抽走了一石就让很多士绅心怀不满了,在春耕之时朝廷却仍旧把这一政令实行到底。

  这让很多士绅开始不满了,每亩一石粮食,还得养活那些士绅几个月,这到头来,他们能拿到手里一石粮就已经很不多了。

  这叫什么事啊,原本以为手中有粮,那是最稳定,最赚钱的,现在看来,只有经商那才是最赚钱的。

  早在之前秋收的时候便有人已经把这个问题想到了,既然想到这个问题那便就要付出实践。

  很多人已经开始往那些作坊上投资。

  那些作坊上的东西本来就很繁茂,既然有人参与,那必定是要刺激这些买卖的繁茂的。

  在春耕之时,朝廷的这想政令开始宣布之后,有人又有了这样的心思,而且在一些人在一个冬天已经赚到不少银子的利益驱使之下,又有一批人加入了进来。

  能从作坊这里赚到银子,那些有大量银子的士绅自然就对这些土地不再是那么的热衷了。

  既然不热衷于土地了,那这些田地自然也就空余出来了。

  一时之间,牙行之中的挂出来的土地较之平常最繁茂的时候都多了好几倍。

  而且若是搁在往日春日,那正是春耕的时候,很多土地都供不应求,怎会挂在牙行中出售。

  至秋收之后前往个作坊买卖之人多了起来后,对于这种情况谢至便已经预料到了。

  弘治皇帝那里收到厂卫的消息,把谢至召进宫中之时提及此问题的时候,谢至没有丝毫的诧异,淡然回道:“既然如此,那收了便是,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收购的绝佳时机,朝廷有了土地,既可以解决掉现在所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掉,朝廷被师生大户所制衡的局面,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吗?”

  弘治皇帝当然知晓,大量的土地收入朝廷手中,朝廷目前所面临的这个弊端也就能够解决了。

  只是为何出现如此局面却是让弘治皇帝不能预料到了。

  说实话,这些事情都是谢至一手促成的,弘治皇帝既然存在差异,那便就由谢至来解释了。

  谢至回道:“那些士绅肯定是要找最为有利的存储财富的,以前的时候,土地的价值最大,他们便要拼命往手里抢,现在没人耕种了,他们要土地也不过荒芜于手罢了,那便选择买卖,由此收敛大量的银子,那土地不久腾出来了吗,现在这个时候,朝廷可以最为有利之处大面积收购土地,要把这些土地全部变成官田,以前朝廷拿到手里的粮食只有一石罢了,等成了官田,那五石十石都是有可能的。

  说来,低价收购也只在于这个春耕罢了,往后可没有这个机会,一旦那些秧苗结出的粮食成倍增长了,必然会使地价提升的,陛下现在要做的是,把官田甚至是一些皇庄挂出去,造成土地要大面积狂跌的假象,使更多人把田挂出去,朝廷再以此大面积收购。”

  这些弯弯绕的东西弘治皇帝听得不是很明白,谢至就得详细解释了。

  一字一句的解释了许久,弘治皇帝才算是听了明白。

  听明白之后弘治皇帝便开始行动了,一时之间,在牙行当中挂出的地直接高达了上万亩。

  那些牙行掌柜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预料到。

  一家名为冯家牙行之处,一掌柜正清点着挂在他这里的田,有一人走了上来,拿出了一沓地契,道:“掌柜的,把这些挂上去。”

  那掌柜一看这么多地契,虽知晓眼前这人不过只是一仆人,却也不敢怠慢。

  急忙招呼伙计做了清点。

  主要清点的就是这地契是否属实,其实便核查这些地到底有多少,也好记账。

  清查之后,那伙计一脸的不可思议,汇报道:“掌柜的,有两万三千亩。”

  伙计清查之后,那人又道:“这是我家老爷几代人的积蓄,我加老爷不想本外露,现在眼看着没有耕种之人,这些地会越来越不值钱,我家老爷便急于出手了,等到了春耕过去,这些地只能是更加不值钱了,所以我家老爷首先叮嘱的便是,这地价钱可低些,务必得及早卖出去,”

  那掌柜的一瞧主顾这么大,自是热情了不少,道:“好说,好说,放心吧,一定及早卖出。”

  说着,那掌柜的从伙计手里拿过账本,道:“不知是哪家府上的?”

  那仆从并未表露身份,回道:“我家老爷身份特殊,不易外露,你记着在下便是,在下名萧三,往后有任何需要沟通的,在下直接过来便是。”

  那掌柜的也能够理解,着实有很多人是不愿表露身份的,点头应道:“好说,好说...”

  之后,那掌柜的挥笔在纸上记录了萧三二字。

  记录之后,萧三拿了地契,道:“这东西便留在你这里吧,I若有人交易直接交易了便是,我家老爷急着遣个商队出门,及早换成现银便是。”

  已经发展到现在,即便不需可以叮嘱,也没有人在刻意使用大明宝钞了。

  不说是普通百姓不再使用了,就是朝廷也不再印刷了。

  很多奖赏需要用到大明宝钞之时,还得与人兑换。

  这个大明宝钞当初或许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发展到后来完全成为朝廷的财政累赘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