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跛脚的皇帝

75.钱

跛脚的皇帝 关耳文 4640 2022-11-08 02:52

  此时的郑文坐在皇椅之上,细细的思索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因为马上宰相刘健就要下江南了,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差不多一整套的朝庭班子都会随刘健奔赴江南。

  这样一来,朝堂上的官员就会少了不少,这样虽不利于大乾朝庭的运转,但对郑文自己却是最有利的。

  因为刚刚登基的郑文,虽大体上掌控了朝局,但是在朝堂上郑文绝对的亲信并不多。

  宰相刘健一离去,朝堂上对郑文的掣肘就少了许多,郑文在燕京城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差不多可以随心所欲了!

  所以郑文要做些事还是很容易的,当然并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去做,去做那些有利于维护自己统治的事。

  维护自己的统治,在郑文看来,不外乎钱、军、人。

  钱嘛,就是银子,作为皇帝,要紧紧的搂住钱袋子,积集更多的钱为自己所用,才是正确的做法,至于文官们说的那种“陛下万万不可与小民争利”的话,是万万不可信的。谁信了谁才是个傻子。

  像明朝的中后期就是为钱所累,很多皇帝过多还不如许多的有钱的商人,最无语的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了,这位被后世人称为“最勤政最悲情的皇帝”,登基十七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后还是李自成的农民大军逼死在煤山上!

  在郑文看来,这大明朝的灭亡跟无钱有很大的关系,要是明朝财政充足,哪还有李自成什么事啊?所谓的建奴还敢立什么大金国,趁早捡着那点家当趁机远遁方是正事。

  至于朱由检,在郑文看来,则有些傻,自废厂卫断了自己的耳目,砍了自己的手脚,只知道用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号大傻子。

  作为皇帝的,谁没有私心,谁又没有一些私密事啊!即使那些明君,暗地里也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事。当一个皇帝,心中有了想当正人君子这种想法,这人就不是一合格的皇帝。而朱由检呢,在郑文看来,这人心中肯定有这种想法,并且还付出了行动。

  这就是作死呢!

  而且最让郑文看了唏嘘不已的是,明朝的商税极低,低到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作大死的行为!因为商人的节操跟官僚差不多。

  而明朝的众多皇帝,也显然不是搂钱的能手。当了皇帝,郑文才明白,想弄些钱是太容易了!

  只要郑文愿意,稍微那么动一下口,有的是人大把的钱财送上,当然这种不要脸的行为,郑文是万万不敢干的,要是干了,保管第二天上书的奏折能把御书房填满了。

  郑文对于自己搂钱已经有了东厂,倒不是很急。但是他还是想让朝庭也搂钱,总不能朝庭缺钱了,就向他这个皇帝伸手吧,把他个人腰包里的钱放进国库。

  这会让他很不爽的,凭本事搂的钱就是朕的,凭什么你们这些大臣张张嘴就想拿去。

  况且郑文也想让大乾朝庭的财政呈良性发展,故此郑文想趁着刘健不在的这段时间,改良一下大乾的户部,对大乾的税收体系作一下彻底的改革!

  此时的大乾的税收体系分为三种,一种是人头税,一种是农税,一种是商税。

  人头税嘛,顾名思义,就是接人头交税,一人每年三百钱,大乾在籍的人口就有近亿,不在籍的肯定也有,想想就知道,大乾的人头税收得的税收之多,故此是大乾三大税之一。

  而郑文呢,就想改革这种人头税,郑文认为这种税收不合理,倒不是他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想法,只是大乾这么大,人这么多,而朝庭的地方机构也不是那么的高效率,这就造成了,许多人死了,他仍在交税,许多活人为逃税就卖身为奴。

  郑文认为这种税收不利于人口的增长。郑文想的呢,就是后世的摊丁入亩政策,把人头税摊入田税,这样一来,土地多的就多交税,土地少的就少交税,这也能有效抑制一下土地兼并!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想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能取得什么效果,那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难度是太大了。想想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推行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税”的政策,在民间留下了不知多大的骂名,况且他一死,这政策立即就被废除了,由此可见,其中的阻力之大!

  但当前的大乾,却只需要实行“摊丁入亩”即可,因为大乾的士绅是要交税。至于什么当差之类则就没有了。况且郑文准备逐渐实施有偿当差的计划,至于士绅是否要当差的问题显然是无关紧要的。

  至于农税,就是对田税及桑帛税的统称,在大乾,对田税征的是粮食,对桑帛征的是银钱。故此大乾才会设有那么多粮仓,郑文曾经看过户部的有关资料,大乾在全国各地设有大大小小的粮仓一千三百四十三处,而且户部与工部都有下属的田地,分散在全国各地,单单其良田就有上千万亩。

  而皇室的良田则更多了,至今郑文也不清楚皇室到底有多少良田,因为皇室的田亩每年会或多或少的增加,就像今年,郑文一次性就赏出了上百万亩的良田,又一次性收获了上百万亩的良田。

  而皇室的这种制度,是太祖皇帝参考历朝历代制定的,被大乾各阶层称为“皇亩制度”,属于皇帝的私产。原先太祖皇帝想的是,皇室控制一定量的田亩,把这些田亩收获的钱财作为储存金储藏起来,每当自然灾害一发,受灾的百姓就会卖田卖地甚至卖儿卖女的活下去,当地的士绅就会低价兼并这些土地,这往往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势力作大,太祖皇帝想的是,这时候就由皇室出面,出高价买下这些土地。

  这样一来,这些百姓拿到更多的钱,能很好的活下去,也能很好的抑制土地兼并。

  而等到风调雨顺的时节,又把这些土地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无地的百姓,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样一来,百姓就安居下来了,更有利于大乾的统治。

  郑文看到这种制度的时候,也是拍案叫绝!

  但是皇帝这种生物,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大乾的历代皇帝都只遵行了一半,只进不出,不断的利用这笔钱在受灾时买田地,却是从未买出过,因此大乾皇室成为大乾最大的地主,有数百万人成为了大乾皇室的佃农。

  而郑文呢,也认为正是历代皇帝实行的这种制度,才能让大乾立国三百年来,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农民起义,也才有了大乾这么长的国运,到了郑文这代,郑文还感觉现在的大乾正是处于一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

  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大乾才能常年保持一百八十万的军队,因为大乾的军队是由皇室及朝庭供养,两者都是五五开。

  郑文心中也认为,他能一无所有的登上皇位,能快速的掌控军权,掌控朝局,也跟这个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封建时代,讲究“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大乾军队是不可能反对一位先帝之子登上皇位的,当然这也少不了郑文的一番运作。

  这个制度,郑文是不打算改变的,因为对他有利,他巴不得大乾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他的。要是这样,郑文说不定会搞一下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呢!

  至于商税嘛,顾名思义,在大乾就是对商业行为进行征税,具体的就是大乾各地的各种店铺进行征税,各种交易进行征税,各种关卡进行征税,沿京杭大运河也设卡征税。

  立国三百余年来,大乾朝庭征的商税是日益增多,但朝臣们好像故意忽略了这种情况,收税机构还是开国之初那些,人虽然换了好几十批,但人数并没有增加多少!

  郑文看到这些情况,那是急在心底,那可是白花花的现银呢!有多少商税流失啊,让郑文心痛不已!

  所以,郑文决定等刘健出了京城,就约杨博好好谈谈,让他认识到朝庭税收的流失,也好好的改革一下户部。

  而郑文把户部左侍郎王成派出京城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王成是太原王氏出身,太后王氏的堂弟,而太原王氏十几年来成了北地最大的世家,而郑文心中却是不怎么相信王成有多么干净!

  但是碍着王氏的关系,没有确实的证据郑文不好拿他怎么样,但眼不见心不烦,打发得远远的正好,而且郑文心里也不打算怎么重用他,因为有许多事都间接的指出这人有问题,这种有实力有背景又有问题的官员,郑文只好高高竖起,把他们当作一牌子正好。

  至于他去了江南,会不会干些无脑的事,那就不是郑文能管的了,这是宰相刘健的问题,干了十几年宰相的刘健,郑文认为他能处理好这种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