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蛮族战皇

第136章 所谓妇容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6757 2022-11-08 02:54

  人类一直把女人的外在容貌,作为一个美人评价的焦点。

  但是过去的封建社会实不竟然。

  儒家对妇女的容貌修饰,有特殊的标准,孔子主张重德轻色,要丈夫对妻子“贤贤易色“,就是看中妻妇的品德代替重视美色;而对妇女容仪的要求是重质朴去修饰,而“冶容”近乎“诲淫”(刻意修饰打扮等于引诱男人性情之欲)。

  满清后宫对“诲淫”是很严办的,而且满清皇宫里的女子,多是贵族的政治婚姻事实,后妃是论品行,不论长相。满清的嫔妃是历朝最难看的......

  因此,所有宫女是不允许浓妆艳抹,故意矫揉做作魅惑皇上的,否则,大板击臀,庭下受杖就是必须了。

  这里的庭,是指后宫的女子都在嫔妃主子住着的,主殿大厅一边的侧室,侧室外有回廊走道,这是下雨进出时,能方便走道的一种大宅院格局。

  犯了错的宫女和太监,就在廊道下的滴水屋檐下挨打。

  这里有廊道的回廊,就趴在走廊两边的,平时可以当长板凳坐的木架上面,露着臀去挨板子......(原文见满清《宫女回忆录》)

  所以很多人不懂庭杖的意义为何。皇帝的庭杖是殴打大臣的。

  后宫的责打,仅仅限于不懂规矩,不听话的,事实严重越轨的“下人”。宫女挨打不许哭叫,太监挨打还要喊:奴才知错。

  平时出现小错,事实是处罚做点杂物事,罚点薪俸就完了。

  慈禧对珍妃主子的责打还仅仅是道听同说。

  对于珍妃卖官一事,出门在京城闹市区抛头露面,还公开穿西方洋女人衣装一事,她当时是交给内务府查办的,还是当时在慈宁宫用的私刑,这个无法考证。

  内庭的司药局仅仅只是记载,珍主子哪里来人领了疏散肌理的药,这是杖刑后的人才使用的药量,也不知道当时系谁挨打了。

  但是从她一生恪守“祖制”来论,即使对珍妃处以杖责,也是有了事实和结果,内廷官吏也一边静默的观刑,她才可以“家法处置”。

  电影里面体现的皇室家法不是真实的内容。

  事实就是,珍妃宫里的宫女和太监,后来都是按照大清律令全部处决了,当时是杖毙。内外人数不下八十多人,整个事情,事后牵扯了几十人也被杖责后驱赶出宫,毕竟是皇后主子的属下,人少不了那里去。

  皇室是有真正的王法约束再先的,皇室女子被褫夺封号此后,才能实施体罚和其它论罪。

  何况婉容是妃子,另有皇后自己在执掌后宫赏罚之事。

  珍妃就是触犯了女人不得涉政,后宫女子不得公开露面于市集,她还在街头驾着相机拍照回来给各宫的妃嫔去看。穿着公主裙在皇城内外骑自行车......

  她的作为就是在严重的挑战三从四德。

  她的死和一群下人的死,都是封建王朝对女子的一种血腥冷酷的压迫事实体现。

  在我们电影电视看来,这些个过程都没有。是为了节省影片长度之必须么?

  郑玄对妇容的要求是“婉娩”,就是温顺柔和的神态表情。

  班昭认为妇容不是指颜色美丽,而是日常生活中做到: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为妇容。

  也就是做到勤于洒扫,服饰整洁、按时沐浴、讲究生理卫生就符合妇容标准了。

  蓝鼎元对妇容的要求,侧重不同场合的实用性。

  妇容是做到,贵端庄敬一,婉娩因时。

  又细分为“事亲“、“敬夫“之容要柔顺恭敬,有妊(怀孕)之容要端庄,居丧之容要悲哀有节,避乱之容要镇定自若,不失容度,必要时需义无反顾死烈殉节等等具体规定。

  这里并没有讲究华服珠冠的玩意之列。

  所以皇室的嫔妃生活事实都很简朴,除非祭祀大典出行时才有一时的奢华服饰。

  《甄》剧照中,一群锦衣华服,头戴珠冠的女子,这是在皇室里极为罕见的。

  祭祀大典都不可能带这样凭多的后妃出宫。遑论这种程度的仪仗队。

  妇学四德中的“妇功“就是指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

  性别分工是男主外事,女主内事,所以对于“妇功”几千年的标准都没有大变化。

  女子平时在从事维持生活衣食之需的采桑养蚕、纺绩织作,务中馈、备酒浆。

  还要奉养公婆、丈夫,生养孩子,招待宾客;另有重要的工作准备祭祀的用品和协助祭祀等。

  班昭认为: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但是从家庭需要出发,巧媳妇历来受到赞誉,“懒“和“笨“的妇女都是受社会舆论谴责和嘲弄的对象。

  蓝鼎元还分出先后顺序和目的,说“妇功,先蚕织,次中馈;为奉养,为祭祀--各执其劳而终之以学问……“

  事实上,妇女承担的妇功不但是家庭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也是历代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古有“一夫不耕天下为之饥,一妇不织天下为之寒“的成语,班固在《汉书食货志》

  指出妇女昼作夜集,每月相当于45个劳动日,比男人要辛苦。

  戏曲《木兰从军》里唱的都是,女子不是在家享清闲,而是丈夫出门打仗,自己在家耕田织布,养鸡喂鸭,奉养公婆。

  对于“三从四德”,首先应该看到,这些对妇女的要求规范是特定时代、出于某种需要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也有一些变化。在周代父权制婚姻家庭建立、男女内外尊卑界限明确规定之后,才有了要求妇女从父、从夫、从子,即家庭的女性角色服从男性的“三从“道德规范。

  而四德是女性实践三从道德目标,必须具备的礼仪、风度修养和操作技术。

  三从道德的教戒劝誉、四德修养的提倡培训,和“七出“条规的威吓惩罚交互作用,逐渐规训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妇女之美德。

  于是华夏民族,划时代的历史中,传统东方女神的美德就是这样的调教出来的。

  现代的强势女子,说自己系事业女强人,她可能堪比英国女相,也位于美国女国务卿。

  她们自语自己是强人,企业之精英,......不过这类说法是否属实我们姑且不论。

  对于老公,孩子,还有家庭和公婆的问题处理如何,她们最终得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

  毕竟一个家庭和谐的因素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逃避现实说强者,不懂婚姻说很忙的一种借口。

  家是家,公司是公司,是强人,你就都摆平了。否则不谈小强之猛。

  我只是要提醒的是,过去男权为尊,我也事实厌弃当今女权至高的。

  随着时代的推移,父权对妇女的控制逐渐让位于夫权,夫家利益高于父家的利益,对妇女更强调缄默和牺牲,条规也更加具体繁细,

  妇女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更多。

  但也应该看到,“三从四德“在儒家整体文化框架下,强调“从父“时,也需要听从母亲。强调从夫,妻子也“与夫齐等“。

  特别是“孝文化“的提倡,儿子对母亲特别对寡母的尊孝,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

  儒家的孝道,在“家里的事是女人的事”的观念下,很多男人对家事不管不问的,嘴上说爱妈其实啥都没为妈做过。

  加之“从夫居”的想法,结了婚就自动默认妻子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劳动力,于是就想着自己负责继续享受妈的劳动成果,媳妇负责为妈的辛劳作出补偿。

  男子逃避家务,不赡养父母,这都是很不正确的一种人生态度。

  也是现代社会一群男人的古怪毛病。他自以为赚钱养家,家务可以不做。

  我们当今社会,男女都要有三从四德的修养,这是相互的一种责任,此前很多男人对女人的“德行”的要求,问题就出在了只要求女人,而不要求男人自己的双重标准上。

  最终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彼此的条件统一,规则均等的基础上。

  民国时期也有妇女联合会推出了新的女性文化。

  新的三从是指从世界、从爱、从己。

  新的四德是指,文德武德、言娴淑德、品学兼德、修身立德。

  从世界:应从宏观角度看整个局势的发展。全球化下,各国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崛起,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香港虽为国际城市,与中国的关系不可分离。

  从爱:应该用爱去化解家庭、工作、社交中的冲突。

  从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准确定位。

  文德武德:社会竞争大,虽然不至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要见多识广、培养专长。

  言娴淑德:凡事从他人角度着想,口出慧言,用女性的温柔言语打动人心。

  品学兼德:善良的品格增加人缘,品位增添魅力;不断学习,追求进步,才能越来越美丽。

  修身立德:发掘、善用女性细腻、温婉的特质,面对工作时表现自信、面对生活呈现优雅、面对家庭展现美德。

  上述新“三从四德”已与旧“三从四德”大相径庭。

  这也是一种新时代,新问题,新要求。

  在旧时的中国封建社会,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礼教要求女性“三从四德”。到如今,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它逐渐被抛弃。

  但是传统的女性之德,不能被抛弃,至于为什么?

  社会的一种发展,它体现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把自己的羞耻和节操都一起随着“三从四德”丢弃了。

  我们说文明,谈素养,还有什么事实的依据?

  女人要有节操,男人也要有气节......

  毕竟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公平合理。

  

  

  Ps:书友们,我是末家大少,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