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蛮族战皇

第25章 谏议大夫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5081 2022-11-08 02:54

  我不敢过多的踏过为臣的红线,给此刻的武媚娘说到更多的朝局构建之法,更不敢直接推举谁坐哪一个位置。

  毕竟朝官都很敏感自己的职务调动。

  自古无不可谏之君,无不可回之事。

  我建议唐朝开创科举制度,选举人才的同时,缩小此前官员的职权,细化其中的分级管理,削减官员的实际俸禄,给民众减少赋税的负担。

  另外设置谏议大夫之官,这是为了我不至于成为众目睽睽的攻击目标。有更多的谏议大夫,我就不再是唯一标靶。

  因为秦代就临朝设置谏议大夫之官,专行各种行政管理的讨论。

  这种官职没有事实上的权威,只有学术上的理论参考价值。

  谏议大夫之职,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秦代就有数十人之多。

  汉初不置。是因为刘邦行的是无为之道。

  他自己都不打算有好策略治理国家,要那么多言官做甚?

  谏议大夫这一类的官职,系元狩五年(前118)初置,属光禄勋(郎中令改名)。

  东汉改称谏议大夫,仍属光禄勋,秩六百石。

  三国魏时沿置,晋朝时撤罢。

  南朝梁、陈亦置。

  北魏置,隶属集书省,掌谏诤议论,从四品,北齐沿置。

  隋初隶属门下省,从四品。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六七年)废。

  唐初复置,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公元六六二年)改正谏大夫,中宗神龙元年(公元七五年)复旧。

  此后的德宗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分置左、右,各四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

  到了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六年)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

  武宗会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复分置左、右。

  北宋前期,为寄禄官。

  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兼领登闻检院,登闻鼓院。

  辽朝亦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

  金朝为正四品。

  明初曾置,旋废。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进北京后,改六科给事中置,职掌同六科给事中。

  看来各朝代对秦代就设立的大夫,此中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这是有历史价值的。

  这等同于罗马的议员形式,采纳各种言论,从中选择治理国家的办法。

  这也是后来贤臣经常提出的:,广开言路,选拔良才。

  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

  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

  此刻我建议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这对管理国家也是一个手段问题。给予一定的谏官裁决权。

  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谏院下设鼓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

  这导致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当时的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写一封长达3000余言的信给王安石,抨击他的新政,也就是著名的《与王介甫书》的故事事实。

  辽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左谏院和右谏院,沿置谏议大夫等职,但有名无实。他不过是个摆设,给百姓看看的。

  金代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

  元朝搁置不设。他毕竟很蛮横无理。

  明初洪武期间置谏议大夫及左右司谏,不久废除。它有各种原因?

  宋代经典《册府元龟》曾收入至五代的379件著名的书。

  这都是一个开明时代,有谏官的好处。

  毕竟海纳百川,不能听一家之言。

  治理国家地方经济,繁荣民族文化推送经济的繁荣,就得体现因地制宜,不得一概而论。

  就此,我和武后在兰亭书苑座谈了数日。

  几乎白天都在这里和武后谈论地方的经济治理,其实就是谈到的国家针对地方财政的政治辅佐。

  这还仅仅是用事实说道。比如云南的山上合适种植茶叶养殖各种药材,这里就不合适平原的大麦和菜田。

  但是可以开梯田营造大量的水稻。

  武后都让一边的上官婉儿一笔笔的记载下来。

  其实这些经济方面的营造书籍,历代的王朝都不重视采集,和采信。

  民间的毕竟看起来就是民间的一切了。王道只是王道,它仅仅是不算能索取就可以......你不服,暴动?我就派兵镇压,酷吏威吓,酷刑折磨......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于是几千年就以这种不是管理的管理,事实混了过去......

  这样也算是一种治理?不过这种治理不是整苦了百姓,而是最终害了这些朝代的当权者自己。

  在我来到的这个时候,此前高宗龙朔二年(公元六六二年)的谏官已经称为正谏大夫,

  不过其实武后也不是很听这一群所谓正谏大夫的东西。

  他们的内容,和武后的想法相悖,而且和民众的意见不符,也不知道是跟谁在说话,毕竟这群正谏大夫的作用也本身的要求不符。

  所以在高宗后期时,逐渐不再任用新的人员。

  这个时候并没有正谏大夫。

  我要求武后从地方上选拔,而不是用百官所谓的举荐。

  代表旧官僚利益的正谏大夫,能有什么卵用?

  他们从不替百姓说话,只是给一群官僚平衡朝中的利弊权益,这些正谏大夫其实没有作用,事实白拿了一份纳税人的钱。

  要取之于民,为之与民。

  这才是正谏大夫的真实作用

  此刻武后听从我的建议,谏官的职位为正五品上,设立12人。后面在拟定增补其余12人的做法。从科举中保举出来。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在朝官吏的制度。

  由于在最初的意向,系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大唐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是民间的说法。也是人民子弟可以进入国家管理的契机。

  这使得但是古代的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管理的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但是后来这种形式,一直被不是很懂得当时内涵的一群文人,当权者,不科学的沿袭,后来的科举制度只是具有其型,并不具备其意义了。

  事实还成了一个僵尸化的选官定式。

  其实还余毒遗留深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