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国,子反和子重两人的权力斗争一直是王室内部的主要矛盾。
子反的地位虽然不如子重,但他的势力在很长一段时期间里都压制着子重;这是因为楚共王更喜欢那位爽朗外向的、脾气秉性和自己相似的叔叔;而却对子重那阴郁的外表和特有的、深不可测的心机感到不舒服。
子反的政治命运与郑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郑国虽然受他保护,但是他一旦失去了保护的对象,也相当于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资本。因此随着郑国的背叛,子反就成了落水狗,他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楚共王埋怨他,政敌们诋毁他,朋友们远离他。
另一面,子重却通过华元把宿敌晋国拉到谈判桌前,签订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晋楚和约》。一时间,子重再次发出万丈光芒,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吸引了无数人赞美和围观;子反却像个即将燃尽的灰煤球,只剩下一缕青烟,使人掩鼻逃遁。
子反有两个最重要的党羽、王子成和王子茷(子重的死党则是王子壬夫和王子申)。三人聚在一起密谋了很久,最后决定从遭受失败的那个地方下手以重新赢得胜利。即,只要把郑国再次拉进楚国的怀抱,他的势力就可以再次凌驾于子重之上了。
子反于是准备了一份材料,随后在某个私人场合提交给楚共王,当时在座的还有共王的弟弟王子贞(后来的令尹子囊)。
子反极力鼓吹他的北伐计划,叫嚣着要使用一切常规和非常规的手段征服郑国或者怀柔它。
王子贞问道:“楚国刚刚与晋国结盟就背叛,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这句话正好落入子反设置的圈套,子反立即借着王子贞的话头猛烈抨击了子重主导的和解政策。
子反说:“大国签订盟约是为了求得利益,小国签订盟约是为了求得保障。所以敌国(对等之国)之间签署的是平等条约,大国与小国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
“但是现在看起来,楚与晋签订的盟约并不是平等的,它没有给楚国带来利益,反而给楚国造成了极大损害。
“郑国在文王时期就归属楚国,周惠王也曾经对郑文公发命说:‘我要你追随楚国……’后经城濮一战,晋国成为霸主,楚国二十几年不敢北向,郑国不得不倒向晋国;但是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建立了伟大的功勋,郑国又重归我国,晋国则十几年不敢东向。
“后来庄王驾崩,晋国再次东征。郑国为谋求安定,在晋楚之间颠来倒去。就在那段时期,郑伯还不时前来朝觐我王;但是晋、楚盟约签订后,郑国马上倒向晋国,郑人就再也没有到过郢都!
“君王没有看到吗?四年前晋国率领诸侯伐秦,郑伯不遗余力支持晋侯,唯恐表现的不够积极;反过来再看,楚国竟然无法要求郑人派过来哪怕是一个戏子!
“天下诸侯不从晋就从楚。郑、宋、鲁、卫从前都曾是我们的盟国,但是根据那个所谓的“平等”条约,楚国竟然无法召集他们举行盟会!
“楚国丧失了太多的诸侯和利益,而我们丧失的正是晋国得到的,造成现状的根源就在于那个条约,现在还能说那是个平等条约吗?先王的基业全都毁在这个条约里了!既然它不能给楚国带来利益,为什不废除它呢?”
楚共王显然被他说动了,他接着问:“那么晋人要是来责备楚人背盟,我们怎么回答呢?”
子反说:“盟约规定:‘谋划不和谐的,讨伐不恭敬的。’许国一直受我国保护,郑国去年侵略许国就是不恭楚命,所以我们要对郑国进行惩罚。”
楚共王对子反的亲近感又回来了,他命令子反在明日的朝会上把议案交上来。
第二天早朝时,子反提出废除晋楚和约的议案,但是遭到以子重为首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子重说:“王二年(即鲁成公二年),我大楚倾全国之兵发动阳桥之役,后来在蜀地与齐、秦、鲁、卫、宋、郑、曹、许、陈、蔡、薛、邾、鄫十三个国家举行盟会。晋人畏惧楚军势众,所以避而不出。
“现在情况刚好相反,晋国如日中天,中原诸侯都成为晋的属国;楚国只有陈、蔡、许三个小国,而且我国现在的大夫们也不如先辈,晋国却比景公时期还要强盛——两国实力差距已经相当大了!在此种形势下,两国才签订了盟约:而盟约正是为了使楚国能够保护自己最后的利益!否则连最后三国也要失去了!
“作为令尹,我征服郑国的心情对比司马大人更为急迫,但是机会还没有来到,只能耐心等待。晋侯骄奢无度,栾书阴险狡诈,士燮心如死灰,三郤狂妄不羁,韩厥、智罃只知明哲保身。晋国的宠臣新贵与望族世卿们势同水火,所以我判断晋国不久之后必将发生大的动乱!到那时我们趁乱北进,中原诸侯必然尽归楚国。
“当年庄王伐宋之时,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大夫伯宗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所以晋国才没有出师救宋。这句话现在也适用于楚国,我们也需要像晋人一样等待时机。”
子反说:“如果按照令尹的说法,现在正是伐郑的绝好时机。令尹大人不要忘了:晋国虽然没有救宋,却转身灭亡了潞国。当时晋景公准备对潞国用兵时,晋国众大夫一致认为需要等待时机,恰恰是那位伯宗大夫力主伐潞,晋景公才最终做出灭潞的决定。
“晋国现在就像潞国一样,昏君当政、身边围满了乱臣。晋国肯定会发生动乱,如果动乱过后出现了明君怎么办?如果乱臣被清除了,君臣上下一心怎么办?泱泱大楚现在连一个弹丸小国(许国)竟然都保不住了!不趁此时伐郑,楚国还有多少机会可以等待?
“如果天下诸侯都在等待机会,那么天下就没有大国或者全是大国了!况且收服郑国也不需要再次攻陷新郑,而是有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