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参战的情况下,轻型巡洋舰就成了这次海战目前的主角了。
贝蒂在犹豫中向身边的菲尔德上校征询意见:
“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我应该前去支援蒂里特,但如果损失一艘宝贵的战列巡洋舰,全国都不会宽恕我。”
当时并未肩负责任的菲尔德脑子里只是“急切地想寻找刺激”,便脱口而出:
“我们当然要去。”
于是贝蒂下定决心,11点30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向东南方急驰而去。
大战既然已经拉开了序幕,那么在家门口作战的德国人就没有理由有所保留,在这外围由水雷和潜艇联合封锁着的封闭海域。
德国人正在继续调兵遣将,他们的目标就是将这批英国舰艇全部困在这里。
正当威廉港的巨舰们正在关注战况之余焦急地等待着涨潮来临,以使他们能够出发赶往交战海域的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英国5艘战列巡洋舰编队正在往战场赶来。
英军战列巡洋舰队的进入,使战场形势陡转,见势不妙的德国轻型巡洋舰开始逃离。
“科隆”号的运气显然不够好,贝蒂凭借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优势,轻松切断了“科隆”号的退路。
几分钟内,“科隆”号就成了一条废船。随后另一艘德国巡洋舰出现在贝蒂面前。
这是刚刚抵达战场的“阿里阿德涅”号,它对于战况还懵懵懂懂,在“科隆”号身上刚发生过的一幕再次上演。
仅10分钟,它就完全被大火和浓烟包裹。
德国人期待已久的潮位终于到来了,随着欢快的汽笛声,6艘战列巡洋舰率先驶往交战海域。
而此时英国人的5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抵达交战海域,并且凭借着不对称的火力和吨位对海面上的德国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编队展开了绞杀。
当然,海面上的德国人也已经得到了后方的消息,他们现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宁可自己丧身于此,也要将英国人的这批舰艇留下。
由于大雾,许多德国轻型巡洋舰逃脱了厄运,如果天气晴朗,它们在英国战列巡洋舰面前必定是九死一生。
即使是在一边倒的畅快战斗中,贝蒂心中的弦依然崩得紧紧的。
此时杰德河口水位已经升高,德国的主力舰队可能已经在途中。
下午1时,贝蒂向湾内全体英国舰艇发出撤退信号,此时距离他加入战场还不到40分钟。
随着浓雾的渐渐淡去,以“布吕歇尔”号为首的德国6艘战列巡洋舰编队抵达交战海域。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德国人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英国舰队得手后并不恋战,捞起部分德舰落水官兵后迅速撤离,当中午涨潮后德国战列巡洋舰赶到现场时,英国人早已踪迹全无。
赫尔戈兰湾突袭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海上舰队交战,无疑,英国人在大洋舰队眼皮底下痛击德国舰队的行动,令德国海军颜面尽失。
大洋舰队虽坐拥巨舰重炮且近在咫尺,却由于低潮所阻,只能眼睁睁看着英国舰队扬长而去。
捷报传遍了不列颠,对于不了解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个期盼已久的胜利无疑是一针兴奋剂。
但对于局内人士来说,这次胜利与灾难之间只有一线相隔。
这场海战对于德国的海军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德皇于是下令舰队“保持守势,避免可能导致更大损失的作战活动”。在此期间,德国位于华夏沿岸的太平洋远东舰队则开始了一场海上游击战。
——————————
然而在编剧刚刚窜好剧本的时候,海军部又发布了最新的指令,增加第二次黑尔戈兰湾海战的内容。
这就更让人费解了,虽然从电影主线时间来算,第二次黑尔戈兰湾海战更贴近,但似乎没这个必要。
而且受困于电影时长的关系,如果加入这段内容,总长度足够剪出两部电影了。
难道要做成上下两部?这未免太冒险了。
最关键的是,拍摄成本也将直线上升!
被后世称为第二次黑尔戈兰湾之战的海战源起于公海舰队所制定的一项计划,旨在收集英国在公海舰队主要基地附近、黑尔戈兰湾的霍恩斯礁-特谢林地区在德国主要水雷线外部署的大片雷场与防雷网的情报。
德国舰队需要弄清雷场所覆盖的区域,以找出能够避开主要雷区前往北海的航线。
为此,策划了一系列所谓的“探路”,每一次都是大规模行动,由探雷和扫雷舰开路,其后由鱼雷艇、U艇、破障艇以及轻巡洋舰逐次跟进,并由水上侦察机在前方探查,以预警英国战舰的情报。
“探路”舰队只能在已知无水雷的区域得到来自重型主力舰的护航。
对英国人而言,大面积布雷已经成为他们在保护海上交通线、通讯和贸易方面的主要预防措施。
他们希望雷场能把试图偷袭的U艇和袭击舰炸个底朝天,至少也让他们花点力气绕路。
德国袭击舰的威胁在1917年10月变得非常迫切。
因为德国的两艘现代化高速轻巡洋舰布鲁默号和布雷姆斯号——都在1916年前后加入公海舰队并配备了150毫米主炮——奉命前去攻击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勒威克和挪威卑尔根之间的英国护航航线。
两艘德舰在10月16日至17日夜抵达预定位置,并等待他们已经从无线电通讯中监听到的一支护航队出现。
布鲁默级最初设计作为高速布雷舰,装备4门单联装150毫米主炮、2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够携带400枚水雷,但主装甲带仅有40毫米。
设计航速28节,实际公试航速则高达惊人的34节。由于其高速,皇家海军在后来迅速设计了能够达到33节的E级(翡翠级)轻巡洋舰作为应对
德方的官方记录显示这支船队包括10艘商船和两到三艘护航驱逐舰,但海军部记录则显示实际上有12艘商船,由两艘驱逐舰——玛丽罗斯号和强弓号护航,船队指挥部设在后者上。
船队正在从卑尔根返回勒威克的途中,以双纵编队航行。
10月17日黎明前,德舰在设得兰海岸线以外约61英里处目视发现了船队,并与强弓号接战,后者随即勇敢地转向德舰试图保护船队。
德方记录显示强弓号开火攻击两艘轻巡洋舰,而玛丽罗斯号则转向北方脱离。
在两艘轻巡洋舰的压倒性火力优势下,强弓号很快被击沉,德舰随即转向商船,而后者此时已经在停船并匆忙放下救生艇逃命。
此时玛丽罗斯号转回来开始攻击德舰,但同样未能支撑多久。
12艘商船中的10艘被德舰击沉,玛丽罗斯号上仅10人生还,而强弓号上的47人则全部牺牲。
在袭击发生后,皇家海军立即派出轻巡洋舰和不挠号战列巡洋舰试图前去追击德舰,但最终没能找到攻击得手后正在逃回基地的德舰踪迹。
不挠号仅搭救起了玛丽罗斯号的幸存者。
之后,从1917年11月初起,挪威和苏格兰间的航线护航强化到由战列舰和轻巡洋舰组成,以确保能够击退任何可能的袭击舰攻击。
1917年的11月似乎开了一个好兆头,皇家海军的一队轻巡洋舰和驱逐舰追上并击沉了德国辅助巡洋舰威廉太子号,同时击沉了10艘拖网渔船。
到第一周的周末,即1917年11月11日,一支战列巡洋舰中队在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伴随下在北海对赫尔戈兰湾的雷场进行了又一次巡逻,没有遭遇任何敌舰。
此时德国正在计划下一次“探路”行动,于1917年11月17日进行。
行动力量包括第2、第4和第6辅助扫雷舰中队,第6扫雷舰中队,第12和第14鱼雷艇中队,第4破障集群和第2侦察集群的轻巡洋舰,由第6辅助扫雷舰中队的冯·路特准将指挥。
来自第4战列舰中队的德皇凯撒号和皇后凯瑟琳号战列舰,由凯瑟琳号的格拉斯霍夫舰长指挥,作为船队的掩护力量。
这两艘无畏舰各配备有10门12英寸主炮,但当“探路”船队在早上7点已经到达赫尔戈兰湾中央、霍恩斯礁-特谢林岛附近的预定集合点并开始整队时,她们还在黑尔戈兰湾以西。
由于无法派出陆基飞艇侦察,轻巡洋舰也无法起飞水侦,德国舰队只能依靠从远在本土博尔库姆岛起飞的两架陆基侦察机提供前置侦察。
上午8时刚过,德国扫雷舰突然遭到英国轻巡洋舰的攻击,来者分别是C系列轻巡洋舰的卡勒登号和卡吕普索号,航速29节,配备5门6英寸舰炮。
根据德方记录,柯尼斯堡号和纽伦堡号轻巡洋舰随即向西北加速迎战英舰以保护扫雷舰。
同时第12和14中队的鱼雷艇也收到命令向北和西北方向机动,并穿插到英舰和德舰中间释放烟幕。
此时V45号鱼雷艇借机占据优势阵位并向英舰发射鱼雷,扫雷舰则借助烟幕转向东撤退。
一份德方证词称当英舰开火时,作为第2侦察集群旗舰的柯尼斯堡号离第2和第6中队的扫雷舰还很近,因此首先转向西北接战的是由希尔德布兰德舰长指挥的纽伦堡号。
鱼雷艇向西北和北方散开并释放烟幕,在扫雷舰撤退之后,鱼雷艇和轻巡洋舰随即转向东南方向并释放更多的烟幕掩护撤退,同时将自己穿插到英舰和扫雷舰中间以抵挡火力。
英国轻巡洋舰随即将注意力从正在撤离的扫雷舰转向前来拦截的德方轻巡。
而此时尴尬的是,德方释放的大量烟雾好死不死被风吹向了自己正位于南面下风处撤离中的轻巡洋舰编队,这给了英舰宝贵的观察和攻击时机。
同时,德国的官方记录说法称,由于水雷的威胁,英国的大型主力舰(战列巡洋舰)不敢越过“烟幕的迎风面”,并试图跟随德国轻巡洋舰穿过的航线行进。
很快德国轻巡洋舰发现,除了轻巡洋舰之外,勇敢号、光荣号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都在赶来,随即15英寸舰炮齐射雨点般落在她们的编队中,德舰被迫开始之字规避机动。
德方记录显示在9时24分德轻巡对两艘勇敢级战巡各取得了一次命中,此外皮劳号连续击中了一艘驱逐舰数次,并成功逼迫其转向退出战斗。
战后文件显示德舰以全速向南航行,企图将英国轻巡和驱逐舰从战巡身边拖走以对其进行攻击。
然而很快他们就失望地发现勇敢级的惊人航速让她们能够轻松地跟上轻巡洋舰编队,令这一战术无法奏效。
实际上,当时参战的轻型战列巡洋舰——勇敢号,光荣号和反击号——最大航速都比双方的绝大多数轻巡洋舰更快。
稍早之前,来自德国辅助扫雷舰中队的U艇编队在8时50分正在向东南偏东方向航行,并撞上了英国舰队北方集群的驱逐舰。
U艇很快报告被英国驱逐舰压制,在9时05分到9时30分进行了短暂的交战之后被迫撤离回港。
英国驱逐舰队继续前进,随后遭遇了第6扫雷舰中队,但没有攻击成功的记录,而德舰也很快转向撤回港口,英国驱逐舰没有追击。
在此之前,第6扫雷舰中队则遇上了正在被英国战巡追着一路向东南跑的德国轻巡洋舰舰队,纽伦堡号和皮劳号释放了更多烟雾掩护扫雷舰,然后第14鱼雷艇中队又补了一波烟。
根据德方记录,烟雾成功让已经追得非常近的英国舰队前方驱逐舰被迫转向规避,让德国扫雷舰得以转向东南偏东撤退。
战后的德方文件显示,他们认为英国驱逐舰编队指挥官似乎误以为德方释放的大量烟雾是毒气,所以下达了规避命令。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更可能的是英国人怀疑德方轻巡和鱼雷艇在撤退途中偷偷沿着自己的航线后方布设了大量水雷,并企图用烟雾掩盖它们让英舰撞上去。
()
1秒记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