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的老妈舞阳君、弟弟何苗受了宦官们的贿赂,就对何太后说“大将军杀宦官,就是想自己擅权,削弱太后您的权力”何太后一听这话,心里真是一百个不舒服。
何进很是无奈,只好把以上情况如实告诉了袁绍。袁绍也能理解何进所处的困境了,他沉思片刻后道“既然太后不同意,那我们就只好来硬的了”何进问“怎么个硬法”
袁绍“召集四方猛将、天下豪杰,率兵进京。到时兵临城下,看太后到底是保自己还是保宦官?依我看,到时她想不让我们杀宦官都难了”何进一听大喜“好计!就这么办了”
然而这实实在在的是一个馊主意!历史很有趣也很残酷。一个办事拖拉,没有主见的外戚何进,竟跟著名愤青袁绍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二人都自以为很爱国,很想救国,可结果却是国家在他们手里变得国将不国…
事实上,汉朝不缺智慧的人。如何进的主簿陈琳就曾告诉何进“袁绍这办法相当的不靠谱。最好别引狼入室,坏了大事。如真的要对付宦官,根本不用借兵,只要下手狠一点,大将军您一人便可搞定”
何进听后却摇摇头“只凭我就能搞定宦官?你太抬举我了。这话打死我都不信”
袁绍少年时的好友曹操知道此事后,则仰天大笑“宦者这玩意儿,古今都有。国家衰败的问题不在宦官,而在皇帝。如君王不宠幸他们,不给他们特权,他们能嚣张得起来吗?再说了,要治宦官的罪,就该移交国家法庭,一个个地审,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只要诛其首恶,一个狱吏足矣。真不明白何进为什么要一网打尽?还要召来外兵?这样动作搞得太大,事情必定败露,我就等着听何进与袁绍失败的消息”
可尽管有那么多人反对,何进还是相信袁绍。还是相信人多好办事,于是按原计划去喊外兵。很快,何进的意思就传到了董卓这里。
董卓一接到命令,不由仰天长笑“苍天有眼哪!老子被皇甫嵩逼得无路可走,今天总算要熬出头了”悲剧即将上演,绵延近400年的大汉朝即将落幕。董卓的明天,就是大汉的末日!
而知道何进竟然去召了董卓,马上又有人赶来警告何进:郑泰这样说“董卓为人寡情,贪得无厌。若靠他来给你壮胆,他定会胡作非为。到时不但把你坑了,还会危害中央朝廷。那么你连哭都没地方哭了。且杀宦官这种事,还是那句话——动作要快,下手要狠”
郑泰说的这番话,当年陈蕃也曾跟窦武这样说过。可惜…
前尚书郑泰刚说完,现任尚书卢植也来了,警告何进“谁都可以召进京城,但董卓不行。你别犯傻,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何进听完,还是摇摇头。很坚决的否决了二人的意见。
真奇了怪了。董卓之心已路人皆知,怎么何进就是看不见也听不到呢?不说远的,仅说刘宏两次下诏要他交出部队,到中央或地方上任职。董卓两次都找各种各样说辞,反正就是不离开部队。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种人连皇帝的诏书都不听,上级领导皇甫嵩也不放在眼里。你何进连个计谋都拍不了板,拖三推四这等能力,董卓凭什么要听你的?
做人做到这等失败的份上,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郑泰已看不下去了,选择弃官走人。临走前对荀攸说“何进这种人,就像一滩烂泥,根本就扶不起来”
此时,各地驻军将领都已收到何进大将军的命令,纷纷有所行动起来。何进还派出自己的属下王匡、鲍信回他们的泰山郡老家募兵。召东郡太守桥瑁率兵驻扎成皋县,派武猛都尉丁原率兵数千杀入河内郡,火烧孟津渡口,火光连洛阳城中都看得见。而在所有人中,董卓的动作是最快的。
董卓动身时,还给何太后上书道“宦官可恨。现在臣要替天行道,诛杀宦官,还天下一个太平。还请太后批准”何太后的意思也很坚决,宦官不能全杀光。
接着,何苗又来找何进了“你可别忘了:咱们出身贫贱,从南阳屠户到京城外戚,正是因为投靠了宦官,才有了我们何家今天的富贵风光。你现在鲁莽行事,但要知道覆水难收。所以我建议老哥:凡事还应三思而后行,不要太冲动”
何苗这番话,似动摇了何进的决心。是啊!没有宦官就没有何家。如真把宦官都灭了,何家又会如何呢?何进再次犹豫起来,他应该有点后悔了。
而这时,董卓已进兵到弘农郡渑池县,在洛阳城以西不到90公里。沉思良久之后,何进把谏议大夫种邵叫来“你去给董卓宣旨,告诉他计划有所变动,让他别进城了”
种邵手拿着何进以皇帝名义下达的诏书去往渑池县,见到了董卓,亮出诏书“因情况有变,命你先行撤军”
董卓笑了。请神容易送神难。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一道诏书就想把我打发了?董卓不睬种邵,继续前进,把军队开到了河南县。在这里,他与种邵二度重逢。
说起来,种邵也不是好惹的主。他的祖父种嵩曾是国家重臣,当年汉顺帝临终前,派宦官去接自己的儿子刘炳,准备立他为太子,却没有诏书。关键时刻,种嵩持剑断路,把刘炳抢了回来。如今种邵迎风而立,不怒自威。种邵决心已下:今天如再拦不住董卓,自己就死在对方面前…这时,董卓出现了,他率手下军士,缓缓走到种邵面前。
种邵“并州牧,皇帝都说叫你回去了,你怎么还是来了”
董卓“来都来了。皇帝应该让我进城喝杯水再走啊”
种邵“请问并州牧:你是想来喝水?还是想来闹事”话音刚落,只见董卓部将已将刀架在了种邵脖子上,他们仿佛要告诉种邵:你们杀宦官,都把事情闹这么大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来闹点事?
种邵大怒,顶着刀锋吼道“皇帝诏书在此!董卓我告诉你:你今天敢动我一根毫毛,就是犯大不敬,天下英雄得而诛之”
种邵一声怒骂吓退了董卓的部将。董卓也很不自在,种邵理直气壮,占不到便宜啊…
董卓很不甘心的转身,率兵离去。望着董卓远去的背影,种邵表情冷峻,久久站立,诸多感受齐涌心头,无处发泄:今天是把董卓吓走了,谁能保证他明天不再来?
是啊!狼已闻到了肉味,口水都流了一地,没啃到肉就打道回府,这实在不是董卓的做事风格!事实也证明:董卓就是一只狡猾的恶狼,他把军队撤到河南县的夕阳亭,就驻军不走了。董卓要在这里观察京城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来临…
山雨欲来风满楼,何进却在风中凌乱。洛阳城一会吹的是东风,说要杀光宦官;一会吹的又是西风,说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搞得他头晕脑胀,一直在风里转,没了方向。这时袁绍来了。这个愤青也是被冲动的热血冲晕了头。杀宦官,不就是动刀子的事吗?只要何进下个命令,袁绍冲进去杀就是了。偏偏要请外援;请外援也就罢了,偏偏还请了董卓。
袁绍一听何进把半路上的董卓打发走了,立即跑来质问和威胁“刀已出鞘,你竟然还不敢动手?可别忘了窦武当年是怎么死的”一想到这,何进好像又有了勇气,他对袁绍说“好!我给你先斩后奏的特权。任命你为司隶校尉,假节。王允为河南尹”
有点记忆的应该还记得司隶校尉这个官位是很有威慑的。很明显,袁绍被何进推上这个位置,就是方便他抓人杀人。而另一个“持节”就更不得了,因他代表着皇帝的意志行事。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一场超级大捕杀…
然而何进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派种邵把董卓赶走了,袁绍突然又惦记起那家伙来了。袁绍除了派人紧密监视宦官动向,还派人去跟董卓联络,要他再给何太后上奏。这次袁绍为董卓支了一个狠招。他叫董卓务必在奏疏上写明“如再不允许我诛杀宦官,我就要率兵开进皇宫的平乐观”
这一次何太后怕了,几乎把宫里的所有宦官都罢职了。告诉他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下岗人士了。各自回家,自谋生路去吧”宦官们听了,个个心里凄然。大家都是因为命苦,才把自己阉了跑来皇宫混口饭吃。多年以来,他们已离不开皇宫,就如鱼离不开水。突然之间叫他们全部返乡,无异于叫鱼跳出水面去谋生,那简直是生不如死啊。
宦官们想来想去,怀着一丝希望集体上访,来见何进。见到何进后,他们异口同声的求饶,说知道自己错了,还请大将军宽恕,放我们一条生路,其他的一切听您吩咐。
何进听了,心中悲凉。他这样对宦官们道“你们造的孽太多了,我也保不住你们。如今董卓就要来了,你们为什么不肯回老家呢”言下之意,也是想放宦官们一条生路,不想一网打尽。
然而何进这番话,被袁绍派来监视宦官的特务们听到了。袁绍急忙跑来见何进,告诉他“宦官必须一网打尽”
何进说“宦官可以杀,杀几个头目就行了。但我反对一网打尽”
袁绍也能隐约猜出何进的心思。在宦官群中,有些人是何氏的亲信。何进想保护何氏的那帮支持者,如郭胜。
袁绍和何进谈不拢,只好闷声走人。告别何进后,袁绍竟以何进的名义,给各地方州郡下令,要他们逮捕宦官亲属。
袁绍这个动作搞大了,很快消息就传开了。皇宫里的宦官们都知道了自己命悬一线,末日即将来临。在他们之中最有末日感的,当属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这些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现在只能怀着最后的希望,托人去求情。
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生死关头,张让也不顾礼仪了,直接跪在儿媳面前叩头说“我这老头子现在该回故乡了,可是我在皇宫里待惯了,一下子离开,真的有点不适应。请您跟太后说一声,我想再见陛下、太后最后一面。这样就是死了,也将无怨无悔”
张让的儿媳妇答应了,去找自己的老妈舞阳君。舞阳君再去找女儿何太后。何太后拗不过,下诏让张让等人继续留在宫里工作。
8月25日,何进听说老妹又把人全召进宫里了,立即跑来长乐宫,请求将全体中常侍秘密拖出去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