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养龙

第二节 见龙在田2

养龙 天堂发言人 5972 2022-11-08 12:07

  “烧死她!烧死她!烧死她!烧死她……”疯狂的人群发出野兽一般的震天咆哮,扭曲的面孔狰狞可怖,无数双闪着兽光的眼瞳,让绵延数里的人群看起来更像是一群噬血如狂的人形疯兽。

  人群密布的广场正中一柱擎天,巨柱上正绑着一名等待执行火刑的犯人。犯人是一名极美的白衣孕妇。火刑开始,就在大火燃起的瞬间,原本晴朗的天空竟突然变得漆黑一片,一块巨大无比的砖头当头砸到,空中的风情只觉一阵揪心的天旋地转,迷糊间向着地面急坠而下,眼看便要坠落地面粉身碎骨。

  “不要啊!”风情从恶梦中惊醒,一下坐了起来,全身被冷汗湿透。

  “又是那个梦?”被风情吵醒的红花儿打着哈欠站了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问道。

  风情点了点头,看起来有些发呆,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梦魇中走出来。

  “走吧,该行动了!记得下次梦个新鲜点儿的,每次都梦到自已从空中摔下来,你不累我都替你累!”红花儿一把拉起风情,从大门雨檐下走了出去。

  夏夜里繁星满天,红花儿和风情这两名东方城的少年乞丐走在无人的街道上,身后刚刚睡过的大宅门内传来一阵阵护园家丁的喝骂和狗吠声。

  两人对身后的喝骂早已习以为常,每次风情自恶梦中惊醒,都会大叫一声;如果睡在大宅院的门檐下,院内听到动静的家丁必会出来喝骂驱赶。

  十七岁的风情曾做过无数个梦,十七岁的风情只做过一个梦——十七年来,风情做了无数个内容相同的怪梦。

  做梦可以做到十七年如一日的境界,在整个轻风联盟,大概只有红花儿会相信。因为每次红花儿都会被大发恶梦的风情吵醒,如果睡在人家房前屋后的话,还要赶紧起身转移睡觉的地方,免得被人家放狗咬烂屁股。

  两人看似没有目的地溜达了半天,却转到了一处非常豪华的宅院附近,风情笑道:“你在外面等我,一会儿。”

  红花儿不放心地叮嘱道:“小心!”

  “安了!少爷出手,时候出过问题。”

  风情说完,利用自己对风元素的控制能力,将载有自己体味儿的风元素牢牢地束缚在自己的皮肤之上,以免偷狗不成,反被狗先闻了出来。一切准备就绪,风情运起风系魔法中最基本的御风术,飘然飞过这处高大异常的外墙。

  悄声无息地飘落地面,熟门熟路地摸到了巨大无比的花园中,闪身进入一旁的花丛中藏了起来,然后,将自己配制的特殊药物—“春风醉”,均匀地洒在地面上,这里是那些巡夜的畜生必经之地,风情早已摸得很准。

  果然,不一会,差不多就是红花儿算好的时间,几声狗吠响起,嗦嗦声中,两条黑影如离弦之剑,窜入花丛中,它们似乎受过特殊的训练,犹如巡夜的卫士一样,忠诚而认真地巡查着花园中每一寸每一处,及至来到风情藏身之处,似乎闻到了些怪味,两条巨犬低吼着扑了过来,狗鼻子一嗅,顿时不声不响地委顿在地。

  风情轻蔑地笑笑:“遇到偶的玩意,神仙也得醉翻,何况你们两只狗东西。”

  提起两只百多斤重的巨犬,运起风元素能量,身体悄无声息地穿墙过院,来到围墙处,翻身而过。

  刚才不知道在地方躲藏的红花儿,默契地钻了出来,看到两只大狗,眼中露出欣赏的神情,低声道:“先将两只狗藏起来,咱们找个地方再窝会,莫被别人发现了。”

  风情点点头,两人将狗送往“老地方”,然后继续在街上溜达,很快找到一处不错的“卧室”,挺干净,还没有人打扰,两个少年直接躺倒就睡。

  ………………………………

  夜已经过了大半。

  红花儿在新找的屋檐下早已酣睡如常,先前经受了恶梦的风情却无丝毫睡意,坐在红花儿的身旁呆望着天上的星星。每次梦后,风情总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回想着梦中白衣女子那绝世的容光,那种面对火刑的安祥宁静,总会让风情的心底升起一股暖流。

  夏季的天亮得很早,风情记得自己好像只眨了一下眼睛,天空便亮了起来,好看的星星不知何时已全部躲了起来。

  风情站起身,饱饱的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全身的骨节嘎叭嘎叭地欢叫着主人的英明神武懒腰无敌——这个懒腰伸得实在是爽极。

  转身踢醒了正在流着口水的红花儿,风情架着这位形同梦游的好兄弟,开始了一天的无聊游逛。

  进了东方城的早点一条街,迎面扑来的诱人香气让红花儿立刻清醒了过来。

  “阿情,昨天你去东方家‘拿’的狗肉准备怎么处理?”红花儿口中的东方家指的是大名鼎鼎的东方世家。

  东方世家家主世袭利拜龙国东方城城主,拥有大陆最大金矿黄金谷的开采权,把持全大陆八成以上的黄金开采,财势熏天富可敌国,被世人誉为“东方日出黄金谷”。

  “急?听李老头儿说完书再说!”风情找了一棵歪脖子树骑了上去,正好可以看到场内的说书人。

  场内被风情称作李老头儿的说书人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原本的颜色早已不可考证,不过穿在李老头身上,配着李老头儿那一脸的褶皱,倒是很有些岁月的沧桑感。

  李老头儿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一天的早场:“各位爷们儿,各位姐们儿,还有各位高人,各位小友:李某人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十七年前的一段往事。”

  “十七年前那场大旱大家都还记得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那场千年不遇的旱灾害得我家破人亡,我当时为了活命,不得以将自己最最宝贵的第一次卖给了一个刚刚死了男人的地主婆。唉,真的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我的第一次竟然只卖了三顿饱饭。那个地主婆肥得简直让母猪都自愧不如,我当时为了吃顿饱饭,只好一咬牙一闭眼,将自己当成一头种猪交给了那头母猪。不过说实话,那地主婆肥归肥,但只要不睁眼,趴在上面还是挺舒服的。”台下顿时传来一片笑骂之声。

  李老头儿等众人笑完了,接着讲道:“后来无家可归的我从此便吟游四方。当时我在逃荒的路上听说五大强国为了这次大旱,将在圣多米尼国国都米兰城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祈雨大典,整个轻风联盟的神官、祭司、神女和水系的圣魔导师都会参加。我当时也不知道应该到哪去,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一路打听着向米兰城赶去,准备去那里见识一下大世面。

  到了米兰城,我才知道是真正的大城市。米兰城的城门足足有东方城城门三倍高大,四面的城墙和城门分用四种不同的颜色,南面的墙体艳红如火,北面的高墙漆黑如墨,东面的是那种漂亮的孔雀绿,西面城墙则是毫无瑕疵的通体月白,各种颜色都是用本色的巨石雕砌而成。

  城门四周的巨石不仅雕有精美的图案,还有很多金银灌注的奢华纹饰,而且就连绵延百里的城墙上也雕满了各种神话长卷。

  与城门相通的大街,其宽度足足可以供二十骑重甲骑兵并驾齐驱。

  我进城的时候亲眼见到米兰的光明骑士团护卫着一辆四匹马拉着的金顶马车进城,马车两旁各有十列光明骑士,如果算上马车的宽度,米兰城的大街上足足可以并驾二十四匹马。

  嘿,那光明骑士团看上去真是养眼哪!我当时是第一次见到光明骑士,那清一色的亮银铠甲一眼望去,真是漂亮!我好奇的数了一下他们铠甲上的花纹,至少数了一百人,竟然没有一人铠甲上的花纹是重复的,而且每一种花纹都美得不得了。

  米兰城真不愧为全大陆的艺术之都,就连士兵的一件普通铠甲都可以做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米兰城的姑娘也是全大陆最会打扮的,明明相貌平平的姑娘,可是配上一身合式自己的衣服,再略上一点淡妆,让人看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搞得我刚到米兰的时候,还以为米兰全城都是美女。想想自己当年还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我在米兰城沿着最主要的街道走了一遍,竟然足足用了七天的时间才走完。你们别笑,当年的我还年轻的很,比一般人走路要快得多,虽然那时饿得没有多少力气,但也不是现在这把老骨头能比的。

  米兰城中心的创世广场大家都听过,但没亲眼见到的人,绝对无法想象创世广场为会被誉为大陆第一广场。

  那种海纳百川的气势,现在想来还是让人震憾无比,就像我第一次见到它时一样。

  创世广场足足可以同时容纳十多万的人群,地面都是用七彩石按照天空彩虹的颜色顺序一圈一圈铺成的,远远望去就好像是生在地面的彩虹一样。

  但如此巨大的广场却很少会显得空旷,因为它与米兰城所有的主要街道都连在一起,就如同马车的轮子一样,创世广场就是轮轴,那些街道就是轮轴上的幅条。所以全城的车马人群都会经常经过创世广场,广场上总是显得很热闹。”

  李老头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别急啊,我正要说到广场正中的创世神坛呢!”

  “这创世神坛是鼎鼎有名啊,大陆上除了聋子,是个活人都听说过,那是处死大陆上一切渎神者的圣地。创世神坛本身也没有特别,就是在创世广场正中的一个略高一点的圆形平台,因为总要执行火刑,所以地面被砌成黑色,这样火刑过后地面也看不出痕迹。”

  “这个神坛本身虽然不起眼,但是神坛正中立着的祭神柱却是大陆一绝。这根柱子的高度我看跟传说中的擎天巨柱也差不了太多,我站在米兰城的城门口都可以看到它那银晃晃的顶端。我第一眼见到祭神柱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浑身亮甲的天神正站在自己面前。而且这根银色的柱子据说不是镀银的,而是由纯银混了一种海底出产叫做银泥的东西铸造而成。”

  “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这么大的一根白银柱子当年到底是怎么铸出来的,就是铸出来了,又是怎么运到神坛中心立起来的。当时我也问了很多米兰当地人,他们谁也说不清这柱子到底是怎么造出来又是怎么立起来的,只说这是神迹。这根祭神柱大家都知道是执行火刑时固定渎神者用的,但你们一定不知道这根柱子还有一个用处。”

  李老头儿顿了一顿,见在坐的果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祭神柱的另一个用途,这才满意地接着道:“这么高大的柱子,配合着开阔的圆形广场,只要有太阳照着,看柱子在广场上的投影就可以知道时间,这简直是全大陆最大的日晷啊!”

  “圣多米尼国为此特意铸了十二铜人力士摆放在广场之上,每一个铜人的位置,都被固定在整点时刻祭神柱影子投到的地方。只要一到整点,祭神柱的影子必然会投到其中一个铜人的身上。米兰当地一些有经验的人,可以在广场上凭借投影与某个铜人的距离,精确判断出当时的时间。”

  “我就见过一个人,他在广场上读出来的时间,跟米兰钟楼上的时间,前后不差半分钟。我在米兰呆了几个月,最后在广场上看时间,前后顶多会差一分钟。当地人都不相信我是才来的,以为我在米兰城一定住了至少十几年。”;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