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舌尖》
听完陈哲慷慨激昂的陈词,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有些半信半疑。
如果说这番话的不是创下了收视率奇迹的陈哲,他们可能当场就要笑出来了。
要把纪录片拍成爆火的现象级作品?
要用纪录片这种小众、冷门的类型去赚钱?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不过既然这些话是陈哲说的,大家也都不敢有什么质疑,只有副总导演孟雪华弱弱的问了一句:
“陈导,既然您对这次的纪录片项目这么有信心,那么我能不能问一句,这纪录片您准备拍摄什么内容呢?”
陈哲笑容灿烂:“美食类纪录片。”
“美食类……纪录片?”孟雪华歪着头道,“您要拍摄厨子做菜吗?”
“不光是厨子做菜,我要拍摄一道菜的前世今生——从食材的生长、采摘、获取开始,一直到它被运进厨房、经过厨师的烹调,直到最后被运上餐桌……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我想这么一档美食类的纪录片一定是人人爱看的,只要我们的制作足够精良,那么这档栏目就一定会爆火。”陈哲说道。
“原来是这样……”孟雪华轻轻点头,团队的其他人员也都深以为然。
其实纪录片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而美食类纪录片在所有纪录片当中也算得上是受众最广的一类。
如果陈哲真的能够把这档美食类的纪录片做好,也许这档节目真的可以赚钱、甚至爆火也不一定呢。
“陈导,这档节目叫什么名字,你有想法吗?”孟雪华问道。
“有的。”陈哲微笑着点头,说道,“就叫——《舌尖上的生活》吧。”
“《舌尖上的生活》?”孟雪华反复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只觉得这个名字既有意义又朗朗上口,而且还非常接地气,简直是个精彩绝伦的名字。
“那就叫《舌尖上的生活》!”孟雪华立即赞同的说。
……
在几天时间的策划之后,陈哲很快便确定了《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的内容。
因为这部纪录片的创意来源于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舌尖》,所以陈哲在构思方面并没有浪费太多的脑细胞。
确定录制内容之后,陈哲便带着摄制团队来到了位于西南方的原始森林当中,这里的环境相当优渥,四周被茂密的参天巨树环绕。
《舌尖上的生活》,第一期的副标题叫作《自然的馈赠》,主要讲解的就是大自然中那些鲜嫩可口的天然食材,而西南的原始森林,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天然美食库。
来到原始森林附近之后,陈哲让孟雪华联系了当地的向导,对于向导的挑选也是非常严苛,这位向导必须是一位常年游走于原始森林当中,并且极为了解野生食材、也懂得烹饪的人才行。
很快,孟雪华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这位人选是西南雪山部族的本地人,名字叫作尼玛,尼玛大哥今年四十岁出头,皮肤黝黑、手长脚长、四肢健硕,是在深山中采摘食物的一名好手。
在尼玛大哥的带领下,陈哲与摄制团队们便背着沉重的机械前往了原始森林当中,穿行在茂密的、遮天蔽日的树林里,踩着地上泥泞的、湿滑的腐殖质,陈哲在某一瞬间似乎产生了错觉,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荒野大生存的那座海岛上。
想要拍摄一种上等的食材可并不简单,陈哲和他的摄制团队甚至要跋涉十余公里才能找到,就连给他们带路的尼玛大哥都忍不住用蹩脚的普通话说道:
“陈导,你们摄制组真是很辛苦,居然亲自长途跋涉来拍摄我在树林里采摘食材,之前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美食节目,没人关心过食材生长在哪里,都是直接拍摄从菜市场买来的现成货……”
被尼玛大哥这么一说,背后一位摄影师也忍不住抱怨道:
“对啊,陈导,咱们有必要跑到深山老林里来拍摄食材吗?观众对这种内容感兴趣吗?”
因为摄影师要背着很重的机器一起走路,所以难免就会心情郁闷,陈哲也理解摄影师的辛苦,耐心的安慰道:“谢师傅,再坚持一下,我们这档《舌尖》就是要拍摄到别的美食节目拍摄不到的东西。
第一期的副标题叫作《自然的馈赠》,如果不深入自然,怎么能找到自然的馈赠呢?”
“这……”摄影师长叹一口气,妥协的说道,“那好吧,我只是个录像的,对内容上的把控没什么了解,全都听陈导的。”
“谢谢你的信任,我一定不会让各位的辛苦白费的。”陈哲说道。
旁边的孟雪华也打气道:“就是的,大家一定要相信陈导。你们知道一个《蒙面歌王》节目做下来,大家的奖金拿了多少吗?六十七万!这些可全都是陈导的功劳。
只要跟着陈导把这档《舌尖上的生活》做好,我们的奖金也一定不会少!”
一提到钱,扛着摄像机的师傅们果然来了兴致,纷纷干劲十足。
“《蒙面歌王》的奖金这么多呢?”
“陈导简直太牛批了……”
“跟着陈导有肉吃啊!”
“《蒙面歌王》的时候没赶上,这次《舌尖》可是个好机会!”
“一定要抱紧陈导的大腿,这才有肉吃啊,就算没肉吃,跟着喝汤也行啊……”
陈哲则笑着鼓励道:“大家加油,这一次我保证不让大家白白付出劳动。”
……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跋涉了两个小时,向导尼玛大哥终于带领摄制团队找到了一种珍贵的食材——松茸。
这种松茸生长在大树的根部,状态变化的极快,最新鲜的松茸伞盖是收缩在一起的,一旦伞盖打开,那么这枚松茸就错过了最佳的食用阶段。
因为这次尼玛大哥带着摄制团队一起赶路,大规模的行动拖慢了节奏,所以他找到的松茸品相并不好,伞盖已经收缩起来了。
尼玛大哥非常惋惜,遗憾的说:“可惜了,这样的松茸并不是最美味的。”
之后他介绍道:“原本森林里的松茸数量是很多的,但是后来采摘的人渐渐变多,松茸的数量就变得少了。
之前可以在森林的外围见到松茸,现在却只能在热带雨林的深处才能找到这种优质的食材……
另外松茸与降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去年的雨水多,森林里的松茸就多,今年降水少,树林里的松茸也就少。”
陈哲认认真真的听着尼玛大哥的介绍,跟拍摄像也将这一段话认认真真的拍摄下来。
在尼玛大哥采摘了足够的松茸之后,大家便离开了这一片区域,开始往原始森林中地形更高的位置走去。
除了松茸之外,这片茂盛的森林中还生长着另外一种珍惜的食材——笋。
优质的冬笋这会儿正是冒出芽的时候,鲜嫩的冬笋是味道最鲜美的食材之一,沿着森林中泥泞的、湿润的老路一直往前走,很快尼玛大哥就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找到了笋的位置。
笋比松茸更加狡猾,往往生长在深厚的泥土当中。
在陈哲和其他节目组人员什么都没看到的时候,尼玛大哥便已经敏锐的发现了竹笋伸出来的尖尖小角。
小心翼翼的将竹笋挖出来,尼玛大哥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笋新鲜!这头笋非常的新鲜!这下有的吃了,冬笋是最好吃的!”
看到尼玛大哥朴素的笑容,跟拍摄像们纷纷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切,对于这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淳朴、勤劳的觅食者,获取做天然、最优质的食材就是他们最简单的快乐。
而就在看到尼玛大哥露出幸福笑容的同时,站在陈哲身旁的副导演孟雪华似乎突然领略到了陈哲创作的意图。
“在获取食材的过程中捕捉这些劳动人民的幸福和快乐吗?用镜头记录一日三餐的愉悦和满足?陈导,你果然是个天才啊,这个思路真的非常优秀……”孟雪华在心中默默感慨道。
……
陈哲和制作团队是清晨四五点钟出发的,但返回村子里已经是中午一两点了。
摄制团队的人员们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疼,简直要死要活。
总导演陈哲和副总导演孟雪华两个人也相当疲惫,鞋子上、裤腿上沾着的全都是肮脏的泥土。
但大家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还需要录制松茸和冬笋的烹饪过程。
新鲜采摘的冬笋和松茸当然要以最快速度烹饪,它们根本来不及送到附近镇上或者城里的饭店去。
多拖延一分钟,两种珍贵食材的新鲜就要被浪费一分,所以尼玛大哥直接在自己家的砧板上开始处理食材,用老旧但却依然锋利的菜刀把松茸和冬笋切开。
“铮——!”
“铮——!”
“铮——!”
随着菜刀剖开松茸和冬笋的声音,陈哲看到了这些珍贵食材漂亮的横截面。
冬笋的横截面晶莹剔透如一块美玉,而松茸的横截面则雪白雪白,如同由白雪堆砌而成一般。
跟拍摄像小心翼翼的跟着拍摄下了尼玛大哥烹饪食材的镜头,摄像机完整记录了这些松茸和冬笋从原本生长的地方直到餐桌上。
等到中午两点多的时候,一桌丰盛的山珍大宴彻底烹饪完成,而第一期《自然的馈赠》的录制,也至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