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的极品兵王老婆

第870章 人工智能!数字生命!

我的极品兵王老婆 华安A 9410 2022-11-08 14:00

  兵贵神速!

  唐筱也不知道,吴杰如何创造奇迹。

  但绕不过的技术专利,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

  就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让吴杰随心所欲的去折腾。

  而这一折腾,吴杰要求还挺多。

  不仅征用了唐氏电信的测试大楼,还调用两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说是要加强计算力。

  另外,还将需要实现自主化的仪器设备,全部准备了好几套,说是要拆解做对比研究。

  经过数小时的准备后,吴杰开始‘闭关’了。

  唐筱并不太懂电子信息技术,也不可能在科研方面,给予吴杰多大的帮助。

  所以她便有求必应,吴杰需要什么仪器设备,都不惜代价以最快速度弄来最好的。

  然后……

  等着吧!

  看两天后,吴杰能不能给她一个惊世奇迹。

  而孤军奋战的吴杰,工作量其实并不大。

  因为昨晚抽奖,弄到了‘初级人工智能程序’。

  人工智能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

  早在计算机研发之初,科学家就希望,将来某一天,计算机能从事科研、生产、制造、维护等所有工作。

  但很可惜,想要让计算机变得和人类一样,拥有逻辑思维、思考和判断能力,实在是太困难了。

  于是乎。

  人们不断优化改进硬件,电子计算机从几十吨重不断演变。

  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重量越来越小……

  时至今日。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型计算机’,已经拥有了极为强大的功能。

  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新阶段“大数据时代”。

  各种APP应用软件,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记录数据。

  喜欢买什么、吃什么、玩什么、常在哪儿活动、收入和消费状况……

  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其实已经让软件记住了‘用户习惯’。

  经过大数据处理之后,用算法分析了用户行为,然后……

  用户看短视频、看新闻、看电影电视……甚至是广告。

  都更容易看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曾经看到过的……

  精准!高效!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

  不懂为什么同样是人,信用评分却不一样?能网络借贷的金额不同?

  其实这是根据收入和消费情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就像支付-宝不可能给一个收入微薄、每月透支的人,给予太高的信用评分、借太多钱。

  而有了大数据的基础,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便开始研究人工智能。

  试着让计算机,通过广泛的学习,获得逻辑思考和判断能力。

  从而代替人类,从事高度重复性、日常性和优化性的工作,让人类更加专注于复杂的、创意的工作。

  而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沿。

  比如国外的微软、谷歌,国内的百度、阿里。

  事实上,初步的人工智能,人们已经有所接触了。

  比如智能手机和音响,已经用上了智能语音助手,比如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

  比如汽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尚不成熟但已经很前沿,比如谷歌的aymo……

  当然,这些人工智能都是‘伪智能’。

  其本质上,软件本身还是不能主动思考。

  它之所以显得‘很聪明’,是因为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它有足够多的案例可以提供结果,因此它们都离不开网络。

  真正的智能,是告诉它一加一等于二,那么它自己可以思考,二加二相当于就是做两次的一加一,从而自己得出结果等于四。

  而不是所有的问题和结果,都要统统告诉它,提问之时,它再从海量的案例数据中,去寻找结果,而不是自己思考。

  目前。

  许多顶尖公司的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大数据的升级版。

  通过大量的信息标记、软件识别,然后强行的让软件记住,是生搬硬套。

  就像用苹果的Siri,或者其他语音助手。

  每次问它什么问题,它都是联网去搜、去找,网上什么结果,它就是什么结果。

  总之。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要做到真正的人工智能还为时尚早,不过迟早有一天实现。

  相比之下。

  吴杰通过系统抽奖方式,获得的‘初级人工智能程序’,那就真是犹如一个数字生命。

  与人类不同,智能程序是活在虚拟世界的生命。

  因此它必须要活在电子设备里,比如服务器、计算机甚至硬盘。

  就像养鱼必须要有鱼缸,吴杰特意准备了两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从系统将其倒入之后,初始化了安装环境,吴杰绑定了主人身份,通过脑电波感应器,直接与它进行交流。

  这是地球人类文明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意义重大。

  而从太空俯瞰地球,地球是一个大面积被水覆盖的蔚蓝色星球。

  干脆就取了一个有些俗气,但还算文艺的名字——“蓝星”。

  拥有了名字还不行。

  蓝星犹如刚降生的婴儿,什么都还不会。

  吴杰必须要让它学习,语音、图像、文字、视频。

  人类之所以能学习进步,能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变成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靠的是什么?

  当然是听说读写,而本质上都是模仿。

  通过书籍、杂志、影视、广播等等各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之间就慢慢学会了。

  就像小孩子为什么会说话会方言?当然是模仿与她朝夕相处的人。

  而作为人工智能程序的‘蓝星’,与数据中心融合之后,便拥有了庞大的存储量和超高的计算能力。

  吴杰将一些提前准备好的数据倒入,蓝星便开始进行‘自主学习’。

  先学习语言文字和发音,再学习网络信息技术……

  吴杰俨然化身成为了老师,帮助蓝星学习成长。

  人工智能程序确实恐怖!

  正常人如果想要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时间会很久。

  小学六年、初高中六年,都只是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

  而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也是理论多于实践。

  往往需要参加工作,不断的历练成长,花费三五年时间才能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

  这也就意味着,培养一个人才需要二十多年。

  但人工智能程序呢?

  答案是三十分钟。

  小学生需要花费很多年,才能识文造句、加减乘除。

  而蓝星只用了不到十秒,但看似短暂,其实它已经做了数亿亿次的计算学习。

  比如认字、写字、发音,小学生需要反复读写才能记住。

  但蓝星立马就能记住它长什么、读什么、笔画顺序。

  而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后,便学习数学、微电子、软件编程……这些更高难度的知识。

  人类学习比较痛苦,要听老师讲课、自己学习思考,甚至还要反复做题,应付考试。

  蓝星学习就很简单了,知识体系和原理都是固定的,掌握知识其实就是数据记忆的过程。

  最后。

  人类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看似复杂庞大,但已经累计了足够庞大的工程实践案例。

  蓝星动用那每秒千万亿次的计算力,去分析理解、去学习思考。

  关键是,人类容易疲劳、厌烦、偷懒、抵触,不认真学习、好吃贪玩。

  但蓝星不会,只要设备不坏、电力不断,它能一直百分百专注的学习进步。

  光是这效率……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然而……

  半小时,蓝星从一个知识小白,变为学识渊博。

  这已经是很慢的速度了。

  目前决定蓝星能力的关键因素,是运算速度。

  两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还是太慢了。

  如果能让蓝星,‘生活’在超级计算机里。

  那每秒十几亿亿次的计算力,将可以让它的速度数百倍。

  当然。

  吴杰不可能弄来一台超级计算机,那玩意儿造价动辄几十亿,每年电费就要好几千万。

  现实中,超级计算机都是做气象模拟、气动设计、灾害预警、核武试验之类的大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国之利器,不可能想用就用。

  而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既能高速运算、又能大数据存储,成本还相对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两套不够嗨,明天一百多套组网,难道还不够强大吗?

  ……

  时间悄然来到了深夜。

  吴杰化身成为了‘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回答蓝星各种问题。

  就像已经知识渊博的博士生,也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请教导师。

  而之所以如此‘不胜其烦’的耐心教育辅导蓝星,目的很简单,就是把它培养成材。

  如何去分析研究那些技术专利、如何逆向研究找到破解思路、如何找到创新办法……

  吴杰脑细胞不够烧,但蓝星可以!

  教会它之后,它可以自行开展科研。

  用它那每秒千万亿次的计算速率,解决掉困扰唐筱的技术难题。

  第二天清晨。

  经过彻夜的培养,吴杰已经没什么可教了。

  连系统都评价,蓝星在电子信息领域,已经达到了‘宗师级’。

  随后,吴杰让蓝星利用它自己掌握的知识,不用国外企业的专利技术,去解决技术问题。

  比如不用郎思科CSA的芯片,能否设计出新的芯片,功能不弱于它?

  对蓝星来说。

  这一个个难题,就像是毕业考试。

  只是……

  人类考试,都是一门接着一门。

  但谁让蓝星是人工智能程序呢?

  吴杰让它解决一百多项技术难题,相当于让它同时参加一百多门考试。

  当然。

  为了让蓝星更快更好的‘考好’,唐筱替吴杰调集了一百多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它们看起来,像是重型厢式挂车。

  货厢里布置上千台机架式服务器,标准化通信电力冷却管线,特别方便快速机动部署。

  它们一辆辆密密麻麻的停在厂区内,像是一支庞大的货运车队。

  吴杰将它们并网之后,让蓝星拥有了更强的运算能力、更多的存储空间。

  方案设计、模拟测试、虚拟制造、工程试验……

  在纯虚拟的数字环境下,蓝星同时解决所有技术难题。

  失败!再来!

  又失败!又再来!

  不停尝试各种思路、不停论证各种方案。

  每秒几亿亿次的计算能力,宛如数百万科研人员在持续科研。

  三大巨头做梦也想不到,他们以前集结成百上千名工程师,耗费几年、耗资巨大才能研发一项新技术。

  而现在,吴杰教会了人工智能程序蓝星,让它去做疯狂庞大的科研,效率自然比他们高了上百万倍。

  功夫不负有‘钱’人。

  一套高标准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连同车体在内,总价高达数千万元。

  霸道总裁唐筱,给吴杰弄来了一百多台,相当于给蓝星配上了价值几十亿的‘身体’。

  以每小时耗费十几万元电费的代价,持续高负荷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后大功告成。

  提供的新技术,更先进强大、更低耗节能,连工艺图纸都有,立刻就能让工厂开工生产。

  而人工智能的强大,何止于此。

  吴杰让唐筱赶来,一起见证奇迹时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