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林宁的后备计划并没有用上。
宋阀攻下豫章的速度,比计划中还要快。
这和林士宏不得军心不无关系,再者宋阀如今的势头亦带给了鄱阳军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在开战后,林士宏不但没有前来坐镇,反而在九江郡瞎几把指挥,闹得军心更加涣散。
嗯,他们后来才知道在开战前林士宏已经挂了。
只是这个锅,林士宏还是得继续背着,谁让他挂得那么快,那么猝不及防呢。
又拿下豫章后,很快就将九江郡与豫章联通,鄱阳军除了在新安郡还有部分兵力外,剩余的残军基本不值一提。
再着新安郡的鄱阳军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孤立无援,甚至还和杜伏威的江淮军遥遥相对,他们可以说是进无可进,退得话也唯有投降。
这并不需要多犹豫,他们选择了投降。
如此一来,林士宏极其鄱阳军“全军覆没”,连带着任少名极其铁骑会也是。不同于前者是军队投降,归入宋阀,后者是严格意义上的全军覆没,除了被迫纳入铁骑会中的小帮派,还有作恶没那么多端的武林中人。
其余的多是斩首示众。
而被网开一面的铁骑会中人,也没有被投入监牢,却也没有被招安,而是被送去劳动改造:
劈山开道建关隘。
原来横亘在岭南与江南间的,又一条全长两百多里的大庾岭,其中梅岭是大庾岭的咽喉,因越王勾践子孙汉将梅鋗,曾在此筑城据守,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得名。
到了本朝,因帝杨广开凿大运河,从中原沿大运河南下,经扬州,溯长江而入鄱阳湖,再逆赣江、章水而上,逾大庚岭而进入岭南,这同时亦是岭南北上的主要通道,当时从中原经江西入岭南的陆路,仍是秦汉时期开拓的,年久失修不说,还山道狭深,并不利于往来。
因而在梅岭重修关隘,就成了首要大事。
那多武林中人比寻常民夫要耐操得多,正适合发配他们去修梅岭山隘。
当然了,只有他们还不够,还仍需要经验老道的修路工匠前来坐镇。
此外,作坊中早已在研发利于修路的器械了,便是用来爆破的炸-药都经过了数次调配,争取做到又快又平稳地将梅岭关隘修建完备。
只是这比攻下豫章用时还要久,预估最起码得需要两个月。
这在当今绝对是前无所有的速度了,林宁也只能知足,很清楚除了技术限制外,还有劳动力不足的关系。要知道全国上下的人口,满打满算起来都不足四千万,何况还经过了帝杨广三征高丽,还有这连年来战乱的摧残,能剩下三千万都是幸事!
可以说放眼过去,到处都有着难以言喻的荒凉感。
在这种前提下,很多时候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能不解放劳动力吗?妇孺什么的,多多益善!好在这时候还没有对女子进行多方面的压抑,小门小户不用说,不出来劳动怎么养活家人不是,便是大门大户的女子也没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约束,尤其在如今的岭南,根本是做工机会多得是,便是女子也能有机会比家中男子挣得钱粮多,能让家人和自己吃上一顿饱饭,如此一来,谁还会拒绝出门做工。
只还不够,林宁瞧着手中梅岭驿道建设图愁得不行。
宋智过来时,见状还以为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玉致?”
林宁揉了揉眉心:“二叔,你怎么来了?别说你是为那多武林中人求情的?”
宋智:“……你是知道这批武林中人中还有数个一流高手吧?”这种高手到哪儿不都是座上宾,结果到他们这儿成了修路工。
林宁不以为然:“成王败寇。再说我也没想着让他们一直修路啊,等修完梅岭关隘我会看情况再安排他们的。还有啊二叔,你别看他们一开始怨声载道的,眼下他们可没谁还在抱怨。”
宋智不禁问:“你做了什么?”
林宁神情自若道:“没什么啊,只是带他们去见识了下炸山。”
宋智:“…………”
这一大棒打下去,他们全都蔫吧了不说,接下来都不敢再造次了。
林宁还想着等过后再给他们颗甜枣,绝对把他们调-教成优秀的修路工。
咳。
是让他们任劳任怨。
宋智见她有分寸就没有再插手此事,说起了他刚得到的消息:“李渊起兵了。”
林宁扬扬眉:“早前我还说他犹豫不定呢,现如今他看来是下定了决心,只是不清楚天赐神粮有没有增加了他的信心。”
宋智沉吟道:“这个不好说,可我们能确定的是依附于突厥的梁师都、刘武周据地起兵,给了李渊他想要的正大光明借口。事实上,他正是以借口抵挡刘武周而赈粮募兵的,这仍旧招来了杨广的忌惮,太原副留守欲告发李阀勾结突厥,因而李阀只有先发制人,反告发其人,恰有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便名正言顺地起兵了。”
梁师都与刘武周同属十会八帮中的鹰扬派,两人并称鹰扬双雄。
两人起兵自是得到了突厥在背后支持,突厥自是和派任少名入中原来祸害中原,以图谋中原大业的铁勒一样,从不少入侵中原的野心。
林宁放下手中的图纸,“李阀太原起兵,要逐鹿中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西入关中,另一条是南下河南。”
“如今瓦岗军如日中天,李阀不会选南下河南这一路的,那么剩下的只有入关一途。”宋智接着林宁的话道,“关内隋军力量薄弱,瓦岗军这边又被其他群雄围攻,同时隋军的主备军力也在对付瓦岗军上,怕都是无暇西顾。这么一来的话,李阀入关一途便不会太艰难。”
但宋阀不会眼睁睁看着李阀长驱直下,入关中占长安的。
林宁表示赞同,只是他们如今有那么几分鞭长莫及,但也不是没有应对策略:“李阀的兵器十有四五都来自东溟派。”
“玉致是想切断东溟派对他们的兵器供应?”宋智思考着这一策略的可行性,“东溟派实力不弱,和‘霸刀’岳山还有阴癸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东溟派最拿手的就是打造优质的兵器,不仅在江湖上非常有名,在各方势力眼中,也是他们想要争夺拉拢的对象,这一点和飞马牧场很像。”
林宁倒是知道更多,东溟派的东溟夫人单美仙乃是祝玉妍与“霸刀”岳山所生,结果遭到了“魔影”边不负那个色中饿狼的强-暴,后远走琉球,生下了女儿单婉晶。
宋智接着说:“其实对东溟派我们大可以采取怀柔政策。”
林宁:“二叔是说——”
宋智条件反射般道:“我没有要说要你和东溟派公主联姻!”
林宁:“——我们可利用我们灭了素来和东溟派有摩擦的南海派,东溟派对我宋阀的观感并不会差这点?”
宋智:“…………嗯。”
林宁却没有因此就放过他老人家,反而是一脸沉痛地看着宋智:“我怎么觉得我在二叔眼中已经变成了色中饿鬼?”
宋智干巴巴地笑了几声。
林宁没有再揪着不放,说起了正事。这东溟派即使是实力不弱,又因为供应兵器的缘故地位特殊,可他们并不像是飞马牧场地处中原,反而是在琉球,哪怕是求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何况如今的东南海域,基本上在宋阀的控制内,他们即使不对东溟派怀柔,在海道上动动手段,就足以让东溟派的兵器没那么容易运上岸了。
只和气生财嘛,且东溟派还和宋阀没怎么交恶过,再说还有“霸刀”岳山的关系在,宋缺即使当年打败了岳山,可对岳山这样的高手还是比较尊重的。
因而宋阀先去和东溟派接触下看看,接下来再说其他。
宋智颔首。
说完东溟派,又说回了李渊起兵上,只这次没在李阀上,而在于对中原虎视眈眈的突厥和特勒上。
宋智眉宇间带着傲然道:“‘飞鹰’曲傲及其子及其徒被玉致你一网打尽,这对铁勒来讲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他们即使原本还有心入侵中原,可也得先顾忌自身。无论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都不会容忍铁勒在他们的背后做大的。如今最大的外患仍是突厥,且看他们扶持梁师都和刘武周还不够,已发兵趁虚而入就可见一斑。”
长久以来,突厥就是本朝外患。
林宁将自己的思路娓娓道来:“海龙帮如今登陆九江郡,待梅关驿道畅通,那么岭南的商贸必会更顺畅地北上,取豫章抵九江郡,再以九江郡或取舟或取马北上,借此连通南北,我想用不了多久,仅是长江以南的商贸网就可遍布林立,多数归于我们手中。
往北的话?以荣凤祥为首的北方商会是个阻碍,不过我们大可联合其他没有被荣凤祥笼络的商行,再往北上去和突厥建立贸易往来,将我们的海盐,茶,丝绸等与草原交易,换取他们的羊肉羊皮羊绒,或是牛、马,也不需怕量大无法倾销,不,是某种单一货物量越大越好。
长此以往,突厥百姓便会对我中原商人产生依赖心理,那一旦我们这方切断交易往来,对我们的影响微乎甚微,但对突厥百姓来说,可就影响大了,他们不可能不吃盐,不可能不喜欢安稳又可饱腹的生活。”
宋智一开始还一头雾水,只等林宁说到后面,他就参透了几分:“到那时候,不用我们去应敌,他们内部就会先乱起来。”
林宁颔首:“正是。”
哪儿的百姓不都是这么希冀的?
只是这样的经济制裁,可非是一朝一夕就可行的,尤其是宋阀在北方根基甚浅。但有段话是这样的:
当有50%的利润,资本家们就会铤而走险;
当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
当有3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这儿的“资本家们”又可以替换成绝大多数人,再者世上并不缺少敢于拼搏和奋斗的,林宁想她能将这个大饼画得招人喜爱的,本来这种事若是成了,是可留名青史的。
所以从现在就可以徐徐图之了,林宁将这件事记下来,还准备回家将宋夫人拉上她的战船,最好宋夫人还能把岭南排得上号的世家大族一起扯上,有利大家一起来图谋嘛。
蜀中那边,也是。
说起“利”来,林宁不免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二叔,香玉山快死了。”
宋智一愣:“嗯?怎么回事?”
香玉山是巴陵帮的二号人物,这巴陵帮先前就提到过,势力庞大,全国上下有三百余座赌坊和两百余座青楼,情报丰富,但名声极差,从前就是替帝杨广俘虏美人的恶事,兼带拐卖人口。大当家陆抗手,在这之前已被刺身忘,目前做主的是二当家萧铣。
萧铣亦是在陆抗手被刺身亡后不久起兵的,这其中的关系略微妙。
只不管怎么说,香玉山父子不仅是巴陵帮的核心人物,还在萧铣的梁军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香玉山,他便专责情报工作,他的死,对巴陵帮以及萧铣的打击都将是非常严重的。
林宁慢吞吞道:“林士宏和任少名于九江郡结盟,香玉山抱着有机可图的念头就悄悄来了九江郡,等咱们的人占据了九江郡后,就以寻刺杀林士宏和任少名未遂的刺客为名,关了城门,只许进不许出,还挨家挨户排查,结果排查到了他。
本来他这样送上门来,我就叫人动手了,只他作恶多端,春在楼后园爆炸都没怎么伤及前园,偏他在附近被流矢击中,哪怕我不叫人动手,他也苟活不了多久。”
最后林宁那么说道:“唉,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宋智下意识多看了她一眼,总觉得此事没那么巧合。
林宁看回来。
宋智顿了顿道:“可不是。”
这确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很好地打击了巴陵帮和萧铣的实力。
林宁垂下眼,叹了口气:“不说香玉山,就说这次可是将阴癸派彻底得罪了,看来我和婠婠也没有了可能。”
宋智:“…………可不是。”
不说婠婠那部分,就说这次彻底和阴癸派杠上,以阴癸派的风格,他们绝对不会就此罢休的。
林宁这边还是多做提防才是。
·
林士宏的鄱阳军,任少名的铁骑会这方江南最大的势力,就那么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开,引起哗然一片。
大家都猜测到了宋阀北上,必定会和林士宏有一混战,可没想到这哪是混战,根本就是宋阀压倒性的胜利。
更有“飞鹰”曲傲之死,也很震撼。
别提有小道消息说他们是被团灭的,即使是宁道奇出面,也不可能将曲傲,还有齐名称霸江南的林士宏和任少名团灭,何况他们还有不少武功高强的手下。在这种对比下,主事者林宁自然再一次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加上她领军灭南海派,占豫章等事迹,一时间她风头无俩。
这一次婠婠更为侧目,却也比从前清楚了宋阀那叫人胆颤的兵器。即使东溟派也没办法制造出来,想来是宋阀中有谁相助,再看那般精妙绝伦的兵器,普天之下能有那份巧思的,婠婠第一个想到的鲁妙子。
鲁妙子其人,在年轻时和“阴后”祝玉妍接过情仇,被祝玉妍不死不休地追杀过一阵,最后阴癸派的情报显示他好似逃往去了海外,祝玉妍这才不情愿地停下了对他的追杀。
没想到时隔多年,他极有可能又在中原现身,还避藏于宋阀。
若是这般,那也是说得通的,到底这世上不惧怕阴癸派,又让阴癸派惧怕的根本没几个,“天刀”宋缺就是其一。
即使给宋阀制造那么巧夺天工兵器的非是鲁妙子,也极有可能和他脱不开关系,即使没关系,若是能将其人掳走,那也能断了宋阀一个臂膀。
再怎么说阴癸派都不是吃素的,不能被重创后还不报复回去——“天刀”宋缺和宋玉致不好碰,那就只管挑有用的软柿子捏了呗。
婠婠又想到先前去岭南的经过,悠悠叹了口气。
说回到名声大噪的林宁这边,她从梅岭回了岭南,除了是回家看看外,还因为有外商入中原,带来了不少林宁会感兴趣的物什,其中就有棉花种子。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眼下分别被称为天竺和西域,而在棉花传入中国前,中国只有可供填充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这也体现在字体上,在宋朝前只有“绵”没有“棉”。
如今有了棉花种子,也有了事宜棉花种植的鄱阳湖平原,那想来若是顺利的话,明年就可有大面积棉花,到时候就会有新的产业链出现。
林宁满怀壮志的去寻宋夫人,差点把宋夫人忽悠瘸了,最终取得了宋夫人全心全意的支持。
没过几日,东溟派那边有消息漏出,说是东溟派的一本账本被盗,那本账本有点不寻常,引得东溟公主单婉晶入中原。
林宁:“唔。”
这本账本想来就是记录着各大门阀购买兵器的那本了,原剧情中李世民就想着将这本账本偷来,呈送给帝杨广,逼迫他爹李渊造反。
如今这账本确实被偷了,还是被寇仲和徐子陵偷的,他们俩偷这账本主要还是为他们的干娘傅君婥报,被宇文化及杀死之仇,盖因那账本上也有宇文阀的购买记录,足够证明其有造反之心,若是告得御状,那就可借帝杨广的手大仇得报。
只是皇城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即使帝杨广如今已日薄西山。
东溟派这边,是不想让账本公布于众的,那对他们本身的信誉半点好处都没有,便有了单婉晶追踪上岸一事。
若说账本的作用,在原剧情中它被寇仲与徐子陵呈到帝杨广面前,接着成为压死了帝杨广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宇文化及一不做二不休的弑了君。
帝杨广的驾崩,导致争斗呈现白炽化,就眼下的情况来讲,帝杨广驾崩后,宇文阀将直面李密和瓦岗军,加上前隋将王世充加入战局,大败瓦岗军,致使瓦岗军大溃。
光看这个的话,那便对宋阀百利而无一害,林宁略一想便去信给宋智,让他老人家见机行事,能推波助澜一波就推波助澜一波。
接下来让林宁有几分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李密流露出要和宋阀结盟的意向,还派了其子李天凡和俏军师沈落雁前来约谈。
本来因为杜伏威下历阳,宋阀有意制约,是有意向和李密联盟,同时联姻的,可惜林宁这个变数横空出世,联盟就没有了下文。
反而宋阀有几分隐蔽的,去接触过大龙头翟让,以加剧他和李密的矛盾,这事儿李密不可能不知道,可又是什么让李密产生了结交宋阀的主意?
很快李密那边就拿出了诚意,他们截获了阴癸派有意转而支持杜伏威的江淮军的消息。若是如此,那江淮军必定会大举西下,宋阀刚占据的九江郡怕是岌岌可危。秉承着远交近攻的策略,那瓦岗军和宋阀不妨继续原先的联盟意向,联手夹击江淮军。
至于背后的小动作?谁还没有呢是吧,如今自是要以大局为重。
对此,老实说林宁很有几分不以为然。
林宁可不认为李密能忍下宋阀对瓦岗军的挑拨离间,且以宋阀如今的势头,宋阀和瓦岗军联盟对付完江淮军后,获利最多的仍是宋阀,瓦岗军那边还隔着黄河和淮水呢。最重要的是,以瓦岗军如今多面环伺敌人的情况,它根本就没有余力南下。
只李天凡和“俏军师”沈落雁一队人南下,确是真的。
不过不止他们一队人南下,刚盗取账本上岸的寇仲与徐子陵也在南下,和他们同行的还有从突厥来的高手跋锋寒。
岭南即将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