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王儒家里也安装了固定电话;这在紫塞府,属于“不早不晚”的一批人。殷省目前的固定电话正在逐渐普及;同时,移动通信也在飞速发展壮大;许多人都在追时髦,购买手机。那是又方便、又气派,在朋友面前,显得特别有面子。最最早的,自然是大哥大;后来就是诺基亚系列,诺基亚9000、诺基亚5110、诺基亚3210等等。
王儒家的固定电话号码是2036755,南兴隆一带大多数人家的固定电话号码,都是“203”开头;王亚峰他们小卖铺的固定电话号码是“2029673”。这样的号码,在十几年之后,就差不多成为“古董”了。一个周五晚上,王亚峰给王儒打电话叫他出来,去他小卖铺玩会桥牌。王儒本来很累了,不太愿意出去;然而王亚峰说得有道理,明天就休息了,晚上玩一会也没什么;于是,就骑自行车去了。王亚峰的小卖铺,地方其实是他第三连襟的,每年要交人家一万五千元租金的。而王亚峰很精明,把小卖铺分出一少半面积,转租给了牛肉板面摊;让对方每年出六千元租金。
王儒到那里时,板面摊早已收工;王儒看到了老白,老白就给王儒、王亚峰介绍孙鹏云。王儒第一次见到孙鹏云,其实完全没在意;只是对对方的北大毕业生的“牌子”很惊异。双方认识之后,王亚峰就把板面摊里面认真收拾收拾,大家凑合着,在这里支起一张桌,可是打牌。老白这也是一举两得,一来替孙鹏云介绍,与紫塞府的牌友们认识;二来,也有拉拢这位比较年轻的“老孙”的意思。当然了,他的苦心再度白费了;老孙打精确固然不错,打桥牌水平也相当高;不过,却已经提前就被柴哥“拉走了”。柴哥他们俩,属于“一见倾心”,连胜张玉顺、申老师后,柴哥就请老孙吃了饭。
而且,那几天,他们经常抓时间pk;张玉顺、申老师输得不服气啊,所以就连续“较劲”。后来几天,柴哥和老孙也有了失利;总体还是胜了一多半,胜率应该略高于百分之七十。老孙是自己让别人叫他老孙的,“老孙”好歹也比“小孙”好听得多;再者说,齐天大圣孙悟空也都是自称“老孙”的。每天俩人都高高兴兴地出去,柴哥每次都请老孙吃饭。其实老孙也很不好意思,一再推辞;但是,柴哥“坚定不移”;柴哥告诉他,别在意这么一点饭钱,只是为了高兴。柴哥还特意对老孙说,围联队的哥们他也总是请吃饭,但是感觉没有老孙这么好。
不容老孙表示谦虚,柴哥就对老孙一顿猛夸;事实上老孙确实也非常优秀。不优秀的话,怎么可能北大毕业?紫塞府这么多年了,总共能有几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啊?柴哥自己也是优秀的大学生,毕业于BJ理工大学的药学院。他的母校没有老孙的那么“大牌”,但是由于校名有些“联系”,自然就多了一份亲近。之后,就是人们所说的“缘分”;柴哥实际上很为难,毕竟围联队已经有四个人外加一名替补了;他吞吞吐吐地说出,希望老孙入伙的意思;老孙毫不犹豫地一口就答应了。柴哥欣赏他,他也非常欣赏柴哥。这也是感应,他敏锐地察觉,张玉顺、申老师对他所言,并没有相信;而唯独柴哥,是百分之百地相信了。如果他没有经历下海经商的惨重挫折,他绝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如今则不同了。
实则现在他还是懒得理会他人,只是他说起自己曾经月工资数千元、单位外派公出都必须住高档次标准房间时,另外那仨人,很显然非常不相信。对此,他很是恼火;他本来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炫耀之意,他的志向是出省留学;他的绝大多数过去学习成绩远不及他的同学,都成功去了西方发达各省留学、挣大钱去了;只有他这个学习最好的,没有能够得到家里支持,滞留省内了。他说起那些没什么意思的事,自然是轻描淡写的;不料,人家竟然当做谎言听了!?这可令他实在是无法容忍了。后来,他说出去方便,申老师给他钱,求他帮忙捎带脚买回一盒烟;他冰冷地拒绝了。
呵呵,这就是书生意气,也是他与同学经商遭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虽说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前,但是“书生意气”勉强只能算中性词,肯定不是褒义词。说一个人“书生意气”,往往是指这个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虚幻空想。呵呵,不是有一句俗话“杀人无力求人懒,百无一用是书生”么,“百无一用”用词够毒的了!还有就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咳,“秀才”与“兵”真有点什么争持,“兵”绝不会跟“秀才”讲道理,可是“秀才”却不得不跟“兵”拼力气。这个世界没有“政客意气”,没有“商人意气”,只有“书生意气”,意思就是书生一不从政,二不经商,“意气”之举虽遭不了大殃,可也成不了大功德!这“意气”跟“傻气”差不多,这当然是对的!
笃信书本世界、精神世界的道理,无限放大个人的主观努力,漠视了客观的制肘和现实的无常,当看到毛主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循循教诲的时候,脑子也激动得只看到“归根到底”后面的内容了。然而,当直面现实的时候,趋利避害成了进退行止的主要标准;琢磨着别人,也被别人琢磨着,“挡不住的诱惑”,“受不住的威胁”逐渐地消磨着我们的真性情,磨平人们的棱角。于是,就走向了所谓的成熟。这当然是必须的!
托尔斯泰说过:人人都想要改变世界,但是没有人想改变自己。这当然值得讽刺!可现实上其实不是这样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没有人想着去改变世界!到今天,真性情是何等珍贵!面对“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和“书生意气”的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外圆内方”这种智慧的解决办法!古钱都是外圆内方的,古人天天用钱,也就天天提醒自己要外圆内方,不执著表象却内心坚持,行事方正,处世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