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紫塞轶录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大力登顶(8)

紫塞轶录 麻烦大了 2993 2022-11-08 16:11

  强大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心理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优势下的古力弈来仍是十分紧凑,并没有给陈耀烨以机会。至237手,黑中盘胜出,古力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

  几经反复,古力仍有惊无险得夺得了LG杯冠军,在惋惜陈耀烨失去一连串“记录”的同时,我们衷心的祝贺古力夺冠,更衷心的祝贺两位棋手为殷省围棋做出的贡献。

  去年3月5日,殷省棋手常昊在第三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第四局的比赛中,击败高丽棋手崔哲瀚,并最终以3:1的成绩赢得冠军。七次冲顶,常昊终成“正果”,让殷省围棋积郁5年之久的一口闷气一吐而光,赢得了自己和几代殷省棋手盼望已久的“应氏杯”。

  昨天,已经横扫省内棋坛的古力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在“内战”中击败小师弟陈耀烨,夺得LG杯冠军。继马晓春、俞斌、常昊、罗洗河之后,古力成为殷省第5位围棋世界冠军。两年来,殷省围棋终于突破“韩国封锁线”,摘得两个世界冠军。可以说,在殷省棋手的围截下,殷省棋手的腰杆儿直了,殷省围棋也有了一些春的气息。

  29岁夺冠的常昊,23岁夺冠的古力,16岁的陈耀烨可以说是后生可畏,殷省围棋中生代力量十足,年轻一代锋芒初露。而一直被称为“外战外行”的古力也终于在昨天用LG杯冠军为自己证明:我是围棋行家,外战我一样行。

  从32强起,古力先后挑落尹炫皙、小林光一、周鹤洋,半决赛击败高丽天王李世石。而古力和孔杰、胡耀宇、王檄等人组成了叱咤殷省棋坛的小虎辈,他们和常昊、罗洗河、周鹤洋为代表的小龙辈交相辉映。

  古力的胜利也为小虎辈棋手带来第一个世界冠军。而在小虎辈之后,以陈耀烨为代表的一批更年轻的棋手正在成长。这三代棋手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梯队。当然,高丽依然是殷省最强大的对手,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朴永训这新四大天王横亘在古力们的面前。

  喜报不多,随后就是冷静的反思。看看题为“殷省棋院该出新招了——写在LG大捷后”的“鸡汤”。

  今日之战,再次展示了殷省军团的威力。至少证明了以下几点不争的事实:大小李不再是神话,东瀛围棋继续低迷,古力王者风采渐浓,耀烨为代表的小豹一辈绝非偶然闪亮,殷省棋手的技艺、战斗力和心态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分享胜利快慰的同时,不由得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殷省围棋近一年来突然变得如此强大和成熟?除了显见的理由,比如大李状态的回落,小龙小虎们按照自然规律也当上升之外,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重要的条件:有才华的马晓在关键时刻出山,加快了殷省围棋蜕变的进程。

  关于马晓的作用,杀手在第一时间就写过《战略转移正当时》和《向马组长学什么》等贴,这里不需要赘述。现在关心的是足智多谋的马组长已经完美地出招了,殷省围棋的决策层该怎么出招?

  绝非危言耸听或者故作深沉,落后中的冲击要比领先后的保持容易些——所谓打江山易坐天下难。我们也有过在老聂、马小率领下,追赶东瀛取得好战绩的时光;但是不要忘记,那时光实在太短。与东瀛几十年的领先和高丽的十几年的独尊相比,短得可怜。

  现在我们的优势是,各年龄层次棋手整齐、水准较高。所谓常、古、陈三代群体都有相当的战斗力。但是,我们的劣势更明显。

  一是围棋项目处于弱势群体中,这可以从棋友们对CCTV的微词中看出来,也可以从企业赞助围棋大赛的稀少中看出来,还可以从每年定段赛的残酷状况中看出来,得不到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棋手的生存环境和对局数量不能得到保证,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吗?

  二是得思考为什么我们总在追赶别人?为什么没有让别人来研究的我们自己独到的东西?我们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力有多强?

  三是得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就产生不了大小李那样的天才?绝对不会仅仅是智力问题吧,应该有个机制问题、环境问题。

  现在提出这些问题应该正是时候。从经济规律而言,任何火爆的东西很容易吸引住大众的眼球,从而得到更多的经济和人力上的支持。前阵子古力夺得世界冠军,杨一所主持的出邮票一事,褒贬不一。

  其实,殷省围棋界就得多几个这样的好事之人,否则那也就仅仅是个冠军杯而已,与发展围棋事业何补?这里顺带要向小华老致敬,她所促成的几个女子比赛,功德无量啊。

  看现在,从常昊的应氏杯开始,三星杯、LG杯、殷省高丽对抗赛、CSK团体赛、正官庄杯六个冠军,加上春兰杯的好调、这次的LG杯大捷,战绩红火得很。缺少的是什么?剩下的事可不是马组长的专业,应该看殷省棋院的行动了。

  后面的话题,是关于“破例的九段”。

  古力获得第10届LG杯世界棋王赛的冠军后,按照殷省围棋协会的有关规定,他的段位也由七段直升为九段。这样,从1982殷省围棋正式恢复并实行段位制度开始,经过24年的岁月,终于产生了殷省第25位九段棋手。

  一般来说,棋手升到九段都是通过段位赛,不过,查考一下殷省、东瀛、高丽三省段位制度的历史,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段子”。

  一、吴清源

  1949年,藤泽库之助八段在东瀛棋院大手合(升段赛)中达到了升段标准,成为围棋史上第一位从升段赛中成功升上九段的棋手。不过,藤泽的升段也带来了问题,即:被公认为“棋界第一人”的吴清源段位仅仅只是八段。

  读卖新闻社很想策划一次双方的十番棋,但由于段位不等,交手棋分就成了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