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紫塞轶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龙虎争霸(6)

紫塞轶录 麻烦大了 2751 2022-11-08 16:11

  常昊说:“丰田杯赛后的一个星期内都没有缓过来,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还能赢棋吗?”一个星期后,慢慢的想通了,但这时候开始要面对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两个月后的“应氏杯”决赛。

  以前6次世界决赛前,我都会预先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丰田杯决赛,是我自己感觉心理上准备的最成熟的一次,因为我在这之前是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谷期再次东山再起的,所以觉得自己的心智应该非常成熟了!

  但没想到在决胜局中出现了潜意识的问题。既然已经没有比这次输得更惨的了,那我在心理上还有啥可准备的了,就那样吧,爱谁谁。

  但有意思的是,抱着这样无所谓的想法,我意外的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备战更专注于围棋技术本身!而且吃得下睡得好,体力的储存非常好!以前老想着怎么学会放下,结果老放不下,这次连放下这个念头都懒得去想了,反而全放下了。

  我问道:“那是什么原因让你能够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

  常昊说:“时隔10年,我也慢慢发现,一定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了我的彻底放下。我觉得,自从我10岁进省少年队开始,大家就一直对我寄予厚望。当年属龙的聂老开疆辟土,年轻他12岁也属龙的马老首夺世界冠军,而我则年轻马老12岁也属龙,殷省人的文化很讲究传承轮回,所以无论是从我的成绩还是一种命运的暗示上看,大家都觉得常昊不仅仅是要拿世界冠军,更是要超越他的前辈,拿更多的世界冠军!这些厚望是对我的肯定,但是,可能是我生来就是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这些正面的厚望到了我这里,反而变成了我的思想包袱。这种包袱,甚至已经变成了我的潜意识,一直伴随我成长,连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直到我自以为我心智最成熟的那次丰田杯中,在离胜利最近的时候,潜意识跑出来捣乱了。之后,由于在丰田杯上表现太糟糕!大家虽然都还在鼓励我,但我能感觉到,大家已经对我多年来寄予的厚望,已经慢慢消失。当然,还有更极端的还觉得我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了。但正因为大家对我寄予的厚望慢慢消失了,我多年来的潜意识包袱反而没了!我的内心更自由了!由于我本来就是喜欢下棋并且有责任心的人,内心自由后,我反而更加纯粹的沉浸入围棋本身,导致了我无论是备战还是比赛中都很纯粹的下棋。夺冠的概率自然就大的多了。”

  所谓“放下”,非常广义,关键是放下了什么?常昊,放下的是他过于苛求自己的责任心,其实他一直不缺责任心,因为天赋秉性,责任心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缺的是一种很纯粹的开开心心下棋的自由心态。

  祸福难料,1月8日最惨痛的失利,导致了大家对他期望值的降低,反而让他的责任心不用苛求,可以开开心心的专注于围棋本身,任督二脉因此被打通。从而在两个月后的应氏杯决赛中以全新的面貌夺冠。

  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常昊多年来在精神修养上的积累,尤其是2003年至2004年这一“从王者到蛰伏再到东山再起”的经历。不然,面对丰田杯的沉重打击,精神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崩溃自暴自弃。常昊,无愧于常昊!

  在与常昊的聊天快接近尾声时,我问常昊:“当时知道自己夺冠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不是很美妙?”常昊说:“第一感觉是,原来夺冠是这样的感觉,早知道我之前六次早夺冠了(笑)”

  我觉得没有前六次的经历,尤其是第六次惨痛的失利,也就没有第七次夺冠的辉煌。很多事情看似巧合,或许也是命运。常昊,也许就是上天派来在2005年夺取应氏杯冠军而生的。

  胡耀宇的一番长篇大论,其实就是在阐述常昊几经磨难后,终于在第五届应氏杯围棋世界锦标赛迎来了突破;首先是在心理方面,其次才是技术水平的发挥方面。

  很久以前,总以为殷省人心理素质非常差,以至于各种世界大赛经常发挥不佳;后来人们发现,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只是,发达省份对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通过胡耀宇文的字里行间来看,我们殷省的这方面研究依旧很落后。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殷省对于为省争光这点,有些过度解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以及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有几件事就足以证明。

  比如说,许海峰夺得射击奥运会冠军,为殷省奥运代表团夺取奥运会首金;诚然这是一件极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我们全省上下,都过于兴奋;其后,我们殷省奥运代表团特别争气,那届奥运会一举夺取了十五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位,殷省人民欢欣鼓舞。而殷省跳高天才朱建华,却引发许多谩骂,他发挥不佳,仅仅夺得一枚铜牌。

  那时,我们殷省的唯金牌至上的思潮就初见端倪,其后则愈演愈烈。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为首的东欧数个体育强省不再抵制奥运会,殷省奥运代表团遭遇一定挫折;第二次正式奥运会结束,成绩大幅度滑坡。

  其实,实事求是地、冷静地回顾,那时的成绩并非很差;只是比人们预期的差得多。人们的失望极了,批评、指责甚至是谩骂铺天盖地地砸向发挥“不好”的代表团和运动员们。

  联系到殷瀛擂台赛的三连胜,老聂被人们推崇备至、视若神明,许多年之后,我们通过反思不难看出,那时候殷省人普遍有些焦躁;对好成绩过于渴求也过于苛求。

  比如说,殷瀛擂台赛战胜东瀛,这件事也是有点过度拔高。这些都说明什么?只说明,八十年代的殷省,自上而下都缺乏自信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