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紫塞轶录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决一雌雄(14)

紫塞轶录 麻烦大了 3116 2022-11-08 16:11

  听说了王亚峰对李红星的叫嚣,小金子很生气,李红星本人反而比较平静。

  二人都明白,虽然几年来与队友们,在外面闯荡江湖,参加过许多桥牌比赛,实际上基本只是积累了不少经验,四个队友进步很不明显;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对决,他们俩一致认为,队友们应该还无法充当主力。

  小金子很想就这样原班人马出战,李红星不同意,他依旧很理智。他联系了老白和张影,求到了“外援”的支持;吴波此时不在紫塞府,即使在,李红星也不愿意找;找老白加张影支援,就已经到达他的底线了。

  就这样,小金子还对他极其不爽呢;虽然没明说,他那愤愤不平的样子,显然就是不忿李红星那么怂,居然真的就听人家的话请了“外援”。他觉得,这就跟服输已经没什么大区别了。

  双方“决战”,地点选择在张影的棋牌室,就是南园那里,前次迎接滦平牌友王振波和张名关二人那地方。

  之前,王亚峰和李红星商量,准备两队一共战三轮;一来是三局两胜,二来同时也多打打牌,顺便训练。

  王亚峰他们四人的队,这里暂且还是沿用旧名字,依然还是叫做围联队吧。李红星他们,也还是称为设计院队。防疫站队和天辰队两队,加上再以前的石油队,他们共同代表了紫塞府桥牌的过去;可以说,现在和未来,要看围联队和设计院队这两支队伍,后面两队毕竟都相对年轻许多。

  此时大家还都不知道,此役解开了双方持久战的序幕;紫塞府桥牌的中心,将正式转移。大家过去是围绕着防疫站队,经常去防疫站打桥牌;今后,就要围绕着设计院队,经常找他们去打桥牌。

  比赛之前,李红星心态相对平和,小金子却背起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后来人们才知道,小金子心理素质也不太好,在比赛中经常发挥很不好。小金子的心思很容易理解,他认为自己队必须赢;而且赢了都不太光彩,输了就更丢人。

  他有些地方与王儒有些类似,有些地方与老孙类似;直来直去,而且有点少年得志、心高气傲的意味。张文友不太看得上这哥们,形容他是典型的书呆子;脑子不灵活,完全不懂随机应变,只会死记硬背。

  实际上,堂堂清华大学毕业生,怎么会像他说的那么差?张文友说的也是半真半假,一部分是批评,一部分是故意开玩笑。他们六个人,平常经常凑在一起打桥牌,哥几个交情非常好,没事喜欢互相开开玩笑。

  小金子傲气一点点,总是认为自己打桥牌水平最高,其次是老李(李红星);张文友当然不服气。说起来,张文友、老姚(志强)、老董(建平)、沈健这四位,都是二中同学,而且也都是李红星打桥牌的“徒弟”。

  他们原来都不会打桥牌,是李红星八九年大学毕业后,先教会张文友,不久再找人凑手,顺势又教会了后面三个;而臧可净和张术东两人,是他们的同龄人同事,开始也会一点点。

  其实严格来说,王儒与王亚峰也应该算是“师徒”;只是王儒从未那么想过,王亚峰也从不把自己当做对方徒弟。

  这次设计院队与围联队较劲,李红星明告诉四个徒弟,不用他们,让他们赶紧抓紧学习、努力进步,下一次正式比赛时,就让他们轮流竞争上岗。

  比赛时,每场每队只能上四名队员;李红星和小金子固定占俩位置,另外俩位置,是留给四个人的;他们四人,现在是老姚喜欢与老董搭档,无奈,沈健只好与张文友搭档。实则,大家都不喜欢与张文友搭档。

  话说那天的围联队与设计院队正式pk。第一轮比赛,围联队小胜十余imp。手发牌,大部分时候牌都比较平淡。围联队配合相对较好一些,正常取胜,大致上就是赢了一副局牌的样子。过去每轮比赛是十六副牌之多,输赢十点出头,分差不多不少,折算成VP,大概是18:12。

  比赛结束核算成绩,王儒、王亚峰,老孙和唐飞四个人见旗开得胜,都表现得很平静,不约而同地都觉得这个结果很正常;其实,这已经是强队心态。

  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设计院队身上。尤其是小金子,表情很凝重。老白心情也不好,他知道这次对决也是凶多吉少;但他明白,越是如此越不能泄气。他暗自决定,必须拿出点措施,最起码也决不能让王亚峰他们三战皆胜。

  第二轮的牌,还是出奇地非常平淡。有一副牌,轮到张影第一家开叫,她pass;第二家唐飞看了看,也pass。轮到老白,他的牌一无是处,本来应该毫不犹豫地pass。但他却沉思,他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只有五点大牌点,红心单张;结合张影第一家pass的情况看,对方十有八九会有四红心成局定约。

  他绝对不能这样继续听之任之,那样只是束以待毙。于是,他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叫,他开叫一红心!

  看清楚,他只有五个大牌点,单张红心,牌力差得远,牌型更是不符合;却开叫一红心!这是干嘛呢?

  这就叫诈叫。

  诈叫又叫心理叫。殷省桥牌竞赛规则第40条规定,“只要不是基于同伴间的默契,赛员可以不事先声明,而作任何方式的叫牌或打牌(包括旨在将他人引入歧途的叫牌,如心理叫,或违反常规的叫牌或打牌,或违背赛前的声明及约定的叫牌或打牌)”。

  可见诈叫本身不是违规行为。但是在基层的比赛中,竞赛的组织者可以规定禁止使用诈叫,或限制使用诈叫(例如在一节比赛中最多可以使用一次等)。

  在这样的比赛中,诈叫可能被视为违规行为而受到判罚,这时就有一个诈叫的认定问题。

  心理叫牌,其实就是故意传递假消息;前提条件是他的同伴必须提前也不知道这一点,这样的诈叫才是不违规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