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偶遇
满怀着喜悦和希望回到城里,但大部分知青很快陷入了尴尬、困难的境地。
对这些荒废了七八年甚至十余年时光的大龄青年来说,大学的门槛让他们高不可攀。部队里人满为患,根本不需要他们去扛枪,再说他们也过了扛枪的年龄。工厂也不需要他们,他们一没技术,二没经验,国企里还有无数的职工子弟等着接班呢。
除了极少数幸运儿能够成为正式编制的国企职工,少部分知青只能走进街道或社区的合作社、生产组,跟一群老娘们聚集在一起,糊着火柴盒,装一副扑克牌,绕一个线圈,周而复始地做着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
而更多的人却找不到工作,于是,他们成了多余的人,一个在社会上找不到定位的人,以及城里人口中的“无业游民”。
他们的境遇比那些还未返城的知青好不到哪去,至少那些正在太阳底下劳作的知青们,心里是有憧憬和希望的,而他们的希望如同一个绚丽的肥皂泡,被现实一戳便破了。
林维桢属于少数那部分幸运儿,通过高考回了城。
高考是一道命运分水岭,像林维桢这样的幸运儿去了山的这边,大部分知青留在了山的那边。
所以,当林维桢听到余老蔫说那些贼偷有可能是知青时,脸上只有苦笑,心里对他们却根本恨不起来。
有人说,这是时代变迁的阵痛,而这种阵痛不仅之于知青,更之于整个社会,所以知青们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农村,继续发挥余热,不能回城给国家添麻烦,否则全国人民有样学样,岂不是乱套了?
更有甚者,揪着知青中的一些行为不端的败类不放,从而否定整个知青群体,恨不得将其钉死在耻辱柱上。
这种言辞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最后便麻木了。
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由知青们承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不幸。
作为知青中的普通一员,林维桢自认为没有资格去评判“知识青年”这个人数多达千万的群体。想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不由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重活一次,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万能的,最多只能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多他也是有心无力。
一整晚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你们师大的早饭比我们学校的还差……”,林维桢正跟徐宝奇拉扯着,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道:“林维桢”。
扭头一看,是柳月,虽然跟两年前比,柳月的变化挺大的,但林维桢还以一眼认出了她。
“徐宝奇同学,你也在啊”。
徐宝奇回身看到柳月,惊讶道:“柳月同学,挺巧的嘛”,然后目光在林维桢和柳月身上来回扫着,“你俩认识?”
柳月看了林维桢一眼,道:“认识啊,我们一起插过队”。
徐宝奇一巴掌拍在脑门上,懊丧道:“你俩都在海州插过队,我居然从来没想到这一点,笨死了!”
林维桢无论如何也没料到,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跟柳月再次相见。
如果是一个周以前,他很可能选择扭头就走,不过一旦放下了心理包袱,他反而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柳月。
林维桢笑道:“老徐,谁能想到会这么巧,是不是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