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卫伯,不可行?”见卫道远这表情,叶华疑惑地道。
“你们燕云本身就是渔村,鱼是你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养鱼这条路肯定是可行的。”卫道远对叶华的想法给予了认可,却又皱了皱眉道:“只是,你为什么不直接在湖里养,而要搞得这么麻烦,这不是舍易救难吗?”
“卫伯你这是第几次来我们燕云?”叶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好像还是……去年化工厂泄露的时候来过好几次,平时,好像还是第一次吧。”卫道远道。
“那这就怪不得你会说这个话了。”叶华本想说他几句失职啊、不关注民情民生之类的话,转念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没这个必要,徒惹人反感,道:“我们燕云这一带,一到春夏汛期……”
叶华把情况跟他说了,卫道远一听,自然不再说他舍近求远什么,思索了会儿,直视着叶华道:“华子你真的想把这田垄变成湖,用来养鱼?而且是一次性到位?”
“对。”叶华凝然颔首。
“对于你的气魄,我很欣赏。”卫道远一笑,随即话锋一转道:“你有没有作过预算,真做起来,你要投资多少钱?”
“几十万吧。”叶华大概估算过,网箱、鱼苗、田改湖的修缮,几十万该差不多了。
“好,咱们抛开投资这一块。”卫道远道:“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的养殖没有成功,怎么办?把水全部抽掉,还湖成田退给村民们?”
“卫伯你就这么不相信我?”叶华呶了呶嘴,他空间在握当然是信心十足,但没表露出来。
“华子,不是不相信你。”卫道远语重心长地道:“凡事要往好处想,凡事更要做最坏的考虑。我相信你有信心,但有信心并不代表就能成功!一两百亩田改造成湖,这事非同小可,一旦你真正动起来,那开弓箭要再回头,就难了!华子我建议你,一步步来,先小规模搞一搞,把水试好了,再往大了去……你们年轻人现在不是喜欢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吗?”
“扑哧……”他最后这句话让叶华忍俊不禁,但前面的话还是使叶华有点感动的,卫道华真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话。
“你笑个鬼,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卫道远给了他个白眼。
“我吃饱了撑的拿这种事情来闹着玩。”叶华正色道:“我就是想问下你,我这样做,到时候会不会有查水表的找上门,说我破坏耕地,抓我去唱铁窗泪?”
这是叶华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国家对耕地的管控非常严格,毕竟粮食才是社会的根本,必须得保障产量。他担心到时鱼养到一半,真的被抓进去了,那尼玛哭都没地儿去了。
“这个倒不会,现在国家鼓励退耕还林,也鼓励退耕还湖,尤其我们东庭湖,这几十年来水域面积萎缩得吓人,这对东庭周边的生态破坏非常的大。”卫道远道。
对他这话叶华深以为然,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庭湖畔人,对于东庭湖这些年的变华,他是一路经历过来、亲眼目睹的。
填湖造田,填湖建这建那的,还有自然的淤蚀,等等因素下,东庭的水域面积急骤下降。
然后再加上各种污染,导致湖中物种锐减,鱼虾愈来愈少,水鸟亦然,还有植物系方面……
如果去网上翻下资料,看看那些数据图片,真的触目心惊。
最关键的还是,东庭湖不是个例,全国所有水域几乎皆如此!
当然,这些不是叶华现在能操心、该操心的,他只关心会不会被查水表。
现在看来,应该是不会被查,搞不好还能获得一面红旗奖励。这,他就放心了。
“这样吧华子,你如果真想搞,就先跟村里沟通,这些田可是每家每户的。村里通过了后,你再打个报告交到镇里,然后我给你送到县里去。”卫道远道:“你要玩的这一出,我们青宁乃至全省全国都好像没人搞过,我也不知道具体要走些什么程序,反正你先把报告打上来吧。”
“行,那卫伯这事就拜托你了。”叶华真诚致谢,卫道远真的是事事在为他考虑。
“谢啥,我也很希望你能把这事做起来,开个好头,到时其它村就可以按照你的经验跟上。”卫道远笑呵呵地道,心想如果叶华真能成功地开个先河出来,那凤鸣老百姓就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他在凤鸣书记位置上的履历,将会多一笔浓墨重彩,兴许今生还有望再往上走一走。
他不知道,他的话让叶华冷汗涔涔,叶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的成功可能会害惨好多人。
话说这鱼岂是那么好养殖的?何况淹田养鱼乎?
但管他呢,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汪副镇长,汪副镇长……”卫道远呼唤正在岸边看小屁股们捣鼓,看得津津有味的汪琳怡。
“什么事卫书记?”汪琳怡走了过来。
“华子计划要把这片田垄改成湖,用于鱼的养殖……”卫道远简明扼要地说了下。
听他说完,汪琳怡有些错愕地看了叶华一眼,没想到这个乡下小子还挺有胆量魄力的,但你有那个金刚钻吗?
汪琳怡半点都不看好叶华将所为,一两百亩田改湖用于养鱼,这可是个大工程大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专业的知识,随便个阿猫阿狗就能玩得转?
“我没意见,他想做就做呗。”汪琳怡无所谓地道,叶华成功与否,她是真无所谓,成功了她能得到好处,好歹她是分管渔业的,失败了她亦有好处,水利环境俱为她所辖,这可是支持国家的退耕还湖。
“行,有你这句话就行了,以后你要多多支持华子的工作。”卫道远对于她干脆的态度很是认可,话说他要是知道这女人的如意算盘,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