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亲戚们吃了顿饭,陈耀东和陈国东聊了聊下一步的去向。
过了这年,陈国东也四十了。
再没几年好混。
地厅希望不大,出身太低了。
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前能主政一方,就不遗憾了。
目前看来,希望也不是很大。
大表哥田永丰快了半步,比陈国东还小了两岁,到是大有希望。
不过到了这个级别,陈耀东也帮不上忙了。
还是要看自己。
有时候不得不认命。
就二姑最失落,这一代兄弟六个人,两个吃公粮的不说了,剩下四个,陈耀东已经没办法羡慕了,陈纪东现在年入百万,不跟陈耀东比,在景安也算是有牌面了。
陈卫东在国企,安安稳稳啥也不愁。
就自己儿子还不上不下,让老的跟着操不完的心。
越想就越失落。
不是几个哥哥兄弟不帮,而是帮也帮不起来。
陈耀东也和薛表哥聊了几句:“你那烧烤店准备开到啥时候去?”
薛丘明无所谓:“开到啥时候算啥时候呗,不然还能干啥。”
陈耀东问:“今年挣了多少?”
“这个……”
薛丘明搓了搓头皮:“挣了个五六万。”
二姑插了一句:“哪来的五六万,就挣了个生活费。”
薛丘明到是挺满足:“这年头消费这么高,花的钱不也是挣的。”
二姑不想理他。
陈耀东也替他着急,今年也三十岁的人了,还这么不求上进的,也难为郭小玲能安安稳稳的跟了他这些年,可人总要向前看,这两年实体经济越发萧条了,二姑手里的三套门面房租金也是一降再降,现在只能租到四万块钱了,年纪轻轻的总不能指望这个啃老。
以后孩子大了咋办,这样的老子简直就是子女的反面典型。
陈耀东问:“想不想种地?”
薛丘明摩擦着头皮:“种地也得投资,我可没钱。”
陈耀东是真无力吐槽了,道:“你想不想种,想种我给你找地,给你在农行担保贷上一百万,种子地膜化肥这些制种公司赊给你,包上一千亩地,一年怎么也弄个二三十万。”
薛丘明咂咂嘴:“真的假的,你可别骗我。”
陈耀东道:“想好了给我说。”
再没办法帮了,只能给弄点地种。
干买卖那就是白瞎,开个烧烤店光顾着自己吃了,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
只有种地还靠谱点,有本事把地里的玉米都吃掉。
不管看着二姑天天发愁唉声叹气也挺心疼。
好在薛表哥这样的不多,就此一例。
要是再多几个,陈耀东也管不过来。
1月6日。
兴邦农业召开年终总结大会。
各大区经理都赶回来开会了。
预定的两年扩张计划没完成,其余地市比较顺利,已经差不多了,最少的开了三十几家分店,最多的开到了六十家,只有省城比较慢,只开到了四百家。
刚刚任务半过。
会上分析了一大堆原因,有客观也有主观。
重点还是门店太多,管理难度太大,管理几百家门店的难度和管理几十家门店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光是培养开店所需的合格店长就让王雪梅愁的要掉头发。
目前依旧亏损,但亏损不大,其他地市和省城并没有像景安刚刚开业时打价格战,亏了一千多万,至少把人养住了,不过营业收入却达到了6亿多。
看着不少,实际上潜力远远没有爆发出来。
上千家门店营业收入才六个多亿,不亏就有鬼。
好在陈耀东也没指望现在就赚钱,目前还是市场开拓阶段。
能少亏点就不错了。
南山平原的工程到是挺顺利,已经基本完工了。
剩下的就是些尾巴活,明年开春再干一下,就彻底完了。
并不影响明年春耕。
郭老头入冬后就把办公室搬到了公司,一来忙着安排明年的春耕和养殖基地,二来应付施工单位,决算结算等等一堆事,一直得忙到年前。
资金缺口还比较大。
一百多万亩地,还得一大笔周转资金。
压力依旧不小。
陈耀东很头疼,明年还得再辛苦一年。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总结讨论遇到的问题,安排明年的工作,对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根据实际进行一些微调,最后通过了几项决议。
一是成立兴邦集团,将现有的资产拆分成兴邦农业和兴邦牧业两个子公司,兴邦农业主要负责渠道建设和销售业务,以及农业开发和研究。
兴邦牧业比较简单,南山平原和基营两个基地都划到了兴邦牧业。
但三营的十万亩地转移到姜苗苗名下,以回租形式租给兴邦牧业。
二是启动上市计划,等兴邦农业和兴邦牧业实现盈利后,两个子公司作为主体登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商业模式和相关的财务法务工作从现在开始准备。
员工可以购买一定的原始股份,具体如何操作到时再说。
这是可好消息,让不少人精神大振。
唯一比较失落的是刘慧萍。
上市计划启动,陈老板已经明确说了要找一位财务总监。
干了五年了还是没能上去。
等到陈耀东宣布调王雪梅回景安任兴邦农业副总经理时,失落感就更强了。
失落的不只是刘慧萍一个。
不少人都酸溜溜的。
一个初中生竟然被提拔到高层,怎能不让人发酸。
“我今天再说一遍,学历不是最大的本钱。”
宣布完人事任命后,陈耀东道:“能力的大小跟学历没有直接关系,公司的人才储备一直都比较欠缺,晋升机制还算公平,能不能走上更高的岗位,还要看你们自己,老话都说草莽出英雄,兴邦农业成立五年,从一线店员起来了许多优秀的人,而且几乎全是女人,她们的韧劲和拼搏精神我一直看在眼里,谁要是心里发酸,不妨想想把你们放到她们的位置你能不能做的更好,都好好努力吧,争取不要掉队。”
坐议结束。
陈耀东把王平安和王雪梅叫到办公室,单独交待。
扯了个蛋,都是姓王的。
“你俩配合好。”
陈耀东坐到沙发上,道:“老王主要抓全面统筹,农业开发研究这些你具体负责,渠道建设和市场、销售这一块王雪梅具体负责,没问题吧?”
“没问题!”
两人干脆表态。
王平安松口气,这也是他争取的结果。
公司越来越大,陈老板又一直不在家,今年已经累的要吐血。
都想练习分身术了。
多次要求陈老板配置高管,现在总算配上了。
只是这个人选多少有点儿意外,还以为会从外面招呢!
没想到会把王雪梅提上来。
事前可是没跟他漏过口风。
陈耀东问王雪梅:“省城的布局今年能不能完成?”
王雪梅道:“可以,条件已经成熟了。”
“那就好。”
陈耀东点点头,比计划晚上一年可以,再晚就有问题了,道:“这些年进步挺大,但别骄傲自满,回头还是要多学习,要站的高,看的远,性子也要磨一磨,有锐气是好事,但到了高管再跟人针尖对麦芒就不合适了,思想要升华,一些观念要转变,要有大格局和职务匹配的境界,平时多思考,养成一个好习惯,人生才能有厚度,事业才能有高度。”
王雪梅笑眯眯地道:“我已经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了。”
“……”
草了。
这个死女人。
老毛的研究生。
你一个初中生考什么研究生?
老子才是本科。
陈耀东不爽的一批,越来越不谦虚了。
王平安也压力巨增。
他才大专。
这两年忙天忙地的,都没顾上弄个本科文聘。
王雪梅一个初中生,都准备考在职研究生了。
让他这个正儿八经的大专生情何以堪。
回头就去报名,先弄个本科文聘再说。
隔天。
陈耀东去市委给大老板汇报了下工作。
年底走马上任,大老板也挪了窝。
现在是真正的一把手了。
“兴邦农业什么时候能上市?”
大老板很关注这个,景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能在任期培育出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政绩,而有这个潜力了,除了兴邦农业再无其他。
现在的兴邦农业已经是景安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三年内吧!”
陈耀东道:“昨天我们开总结大会,已经正式启动了上市计划,把一些资产业务分割了一下,成立了兴邦农业和兴邦牧业两个子公司,等两个子公司实现盈利就上市。”
“好!”
大老板心情挺不错:“有困难就给市里说,市里会配合你们。”
陈耀东打蛇随棍上:“领导,相关的补贴是不是该落实一下?”
大老板点点头:“今年就下来了。”
陈耀东就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
国家每年大把的给农业拨款,各种补贴,如果开店卖菜只能算是一家商业公司,还算不上是农业公司,这两年兴邦农业大规模投资基础农业,补贴自然也有兴邦农业一份。
不过这要下面一层层报上去。
去年报了,结果一直没动静。
没想到今年下来了。
以兴邦农业现在的规模和在市城的地位,肯定能拔得头筹。
陈耀东心情愉快地走了。
回头又叫上郭老头出去转了一圈,实地看了一下兴邦农业的几块地。
“就这块吧!”
看过新建的生态公园后面一块一百多亩的地,郭老头选定目标:“这地方安静,没有学校商业中心那些东西,正适合搞研究,把兴邦研究院建在这里正好。”
陈耀东没意见,建兴邦研究院是郭老头提出来的。
诱因则是牛志刚的意外发现。
老头之前就想提了,只是一直在忙活南山平原的开发,没顾上这个。
现在牛志刚那帮人搞出大动静,就顺势提了出来。
陈耀东没理由拒绝,本来兴邦农业现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就不少,三营的农场和养殖基地都有承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收购的几个农业和制种公司也有相关领域的研究。
只是不成体系规模,都是小打小闹。
是时候弄个正规一点的研究中心了。
兴邦农业不缺建设用地,投资建设物流园时市里就给了好几块地,那个是可以用来盖楼房的,陈耀东一直捂着没动,对盖楼捞钱没什么兴趣。
后来开发三营,又给了两块配套的建设用地。
投资农业基建项目,是可以申请配套建设用地的,政策补贴下来等于白送。
南山平原砸进去上百亿,省里市里都给了相应的配套建设用地。
陈耀东现在手里握着大把的地,都不知道该盖啥。
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找上门来想合作,全给他推了。
盖楼捞钱是不想了。
房地产就是个大坑。
投资基础农业,不管怎么说在领导的眼里都是加分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盖楼捞钱是个什么玩意儿,拿农业基础配套用地去盖楼,也不是不行,运作一下是完全可以的。
可问题是,领导怎么看?
印象一旦差了,被贴上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标签,再想洗白就难了。
就如那些房企老板,不管再怎么包装美化,也洗不掉黑心商人的标签。
到陈耀东这个层次,官方对待不同的商人是什么态度,他可是一清二楚的,对于他这种一心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家和那些盖楼的家伙,领导们的态度那是完全不同的。
哪天兴邦农业遇到危机,省里市里肯定不会眼看着兴邦农业倒下。
换了那些房企,你倒你的就是了。
看谁管你。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烂尾的。
所以陈耀东坚决不碰房地产,一心只当领导们眼中的理想和激情青年。
到了他现在的层次,挣多少钱已经成了次要的。
做出一家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才是唯一的目标。
郭老头道:“省城那块地我觉的可以盖一个总部,而且省城有人才资源优势,可以设立一个研究中心,把一些研究项目放在省城,比放在景安要好的多。”
陈耀东道:“把总部盖到省城,市里能愿意?”
这是个大问题。
兴邦集团是景安的本土企业,也是从景安走出去的。
在市领导眼里,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才了,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干了那么多破事也都给你兜着,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结果泥玛长大了给跑了,跑去给别人做贡献了。
这怎么能行。
哪怕省城是爷爷也不行。
所以兴邦集团的总部只能在景安,想跑路绝对没门。
陈耀东也没想过把兴邦集团总部迁出景安。
郭老头道:“总部还是在景安,省城可以作为第二总部。”
陈耀东想了想,道:“第二总部也行,不过我们也应该在景安盖个总部了,不然总是挤在兴邦市场也不是长久之计,门面这玩意有时候代表的面子,不然只在省城盖总部,景安这边却还挤在大市场,市里领导都会怀疑我们是不是要跑路了。”
郭老头道:“那就一并做规划,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也得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那么多地放着不用也是浪费,你又不打算盖楼捞钱,干脆规划一下给员工盖几个小区,解决一下员工住房问题,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也会更有利。”
陈耀东琢磨了一下:“那就先做规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