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证券公司】
礼拜一,汇丰证券的张建华来到林荣亨的办公室。
林荣亨在恒大地产的助理宋柯为他泡了一杯茶,然后就离开了办公室。
张建华前来找自己,肯定是为了自己股票的事情;
自己在汇丰银行有8000万港币的股票投资,关键是林荣亨像是忘记了这事一般,差不多有半个多月没有询问情况了。
林荣亨笑着问道:“股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张建华一愣,这位还真是沉得住气,就不怕他的股票账户爆仓,然后会汇丰证券强制平仓;
这样一来,林荣亨的4000万港币可就一分不剩了。
“你的账户已经亏损了500万港币了,你难道就不关心一下股市?”张建华幽怨的说道,自己很是为这位朋友担心,但这位朋友反而根本不放在心上,顿时有些无语。
林荣亨喝了一口茶,才缓缓的说道:“我的股票投资理论是——价值投资,最近的恒生指数可能有些波动或者说回调,但丝毫不影响我的观点。所以,我没有必要去关心那些股票每天可以赚多少钱,每天亏多少钱!要是哪天我赚上500万港币,我高兴的彻夜难眠;第二天我又亏了600万港币,我难过的彻夜难眠;这样一搞,我还过不过日子啦!”
其实,是林荣亨知道历史的走势,才这样淡定的;而且,历史大势是不可能改变的,小势倒是可能会出现变化。
而自己炒的是长线,何惧哉?
张建华无奈的说道:“倒是我担忧了!最近香港有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因为过度投机而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现在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看样子,应该只有停业一途。我找你来,就是想看看你对自己投资的想法。现在既然你信心十足,我自认炒股也不是你的对手,所以就按兵不动吧!”
林荣亨和汇丰证券签订的协议规定,倘若林荣亨账户亏损3600万港币,就会强制平仓;再交割一番,林荣亨等于一分钱没有了。
张建华前来,也不过是想打探一下林荣亨的看法,哪知道林荣亨最近根本没有关心这个事情。
不过,张建华的一句话让林荣亨留意下来。
“那个证券公司是个什么情况?”林荣亨好奇的问道。
张建华闻言,虽然不知道林荣亨是何意,但还是缓缓说道:“这家证券公司叫做叶氏证券,创始叶添和,成立时间才仅仅半年;但叶添和是一个老牌经纪人,曾经还去过英国进修,可以说是个人才;据说他在1968年抄底几只股票,获利高达几百万港币;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成立证券公司后,就采取了冒进的措施。上半年的情况,你也知道,很多人的利润都回吐了不少。”
林荣亨点点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这个叶添和只赚了几百万,就利用杠杆投入了上千万港币,股市稍微回调一下,他的亏损就会放大几倍,就能要他命,更不要说是半年的回调期了。
“张生,你最近帮我注意一下这家证券公司,我也打算弄个证券公司玩玩!若是这家证券公司的从业牌照、经济牌照齐全,再有一个合适的价格,我还是乐意买下来玩玩的。”
证券公司的业务有很多: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及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
当然了,业务虽然多,但只有两个牌照最值钱,一个是从业牌照,一个是各交易所的经纪牌照。其中经纪牌照是这几年涨幅最快的,以远东证券交易所的经纪牌照为例,成立之初(1969年10月)一个经纪牌照只需8万港币,到了1972年11月,已经涨至50万港币一席。
而这些证券交易所为了敛财,经纪席位的数量增长也很快,一开始就几十个,到了1973年已经增加到200多个。
张建华见林荣亨有意成立证券公司,倒没有什么感觉,虽然汇丰证券可能会损失一个优质客户,但林荣亨本身就是擅长炒股的人,没道理一直把钱给别人赚。
当然了,若是林荣亨想杠杆投资,自然还需和汇丰证券合作。
“行,我再去打听打听具体情况,到时候来告诉你!”
张建华欣然答应,和林荣亨合作以来,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业务是全公司的老大,奖金更是整个汇丰证券最高,自然乐意帮一下小忙。
......
张建华离开后,林荣亨陷入了思考。
自己确实为自己规划了四个集团公司,分别是综合(地产)、传媒、零售、金融。
其中综合业务自然是指恒大控股集团,这家公司是以恒大地产为旗舰的集团公司,后续收购活动基本都是以恒大控股集团的名义进行,比方说美高公司(酒店)、青州英泥(水泥和地皮)、九龙仓(地产)、和记洋行(综合)、港灯(能源)、中华煤气(能源)....等外资公司,皆是以恒大控股集团的名义进行收购;当然了,恒大控股集团的股份自然全在林荣亨手里。
前世,李超人收购和记、港灯、青州英泥....俱是以长江实业为母公司;但林荣亨不需要这样麻烦,七十年代可谓是最好赚钱的年代,投资黄金、投资股票,哪一个都能为林荣亨带来强大的资金后盾。
传媒、零售、金融这些,虽然香江太小,但若是走出去,亦是大有作为;至于国籍壁垒,那还不好解决,多生儿子就行了。
这次想收购一家证券公司其实是临时起意,正好碰到一家倒霉的证券公司;按照林荣亨的规划,本打算是在股灾后成立一家证券公司,接不接外面的业务不重要,主要是自己需要一个渠道。
倘若这个叶氏证券公司适合买下来,林荣亨寻思着也可以先小打小闹一番,后期再发力。
金融集团大概分为银行、证券、保险,银行的问题就太好解决了,香江还有几次银行危机,自己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保险公司的问题也好解决,香江的保险公司众多,收购一家中型保险公司都可以。
这样一来,自己的金融集团其实已经有眉目了。
......
叶氏证券。
叶添和在自己的办公室呆呆的透过窗户,望向马路上的车水马龙。
曾几何时,自己意气风发,要做香江的金融大亨!
叶添和从英国深造回港后(1968年7月),正值香江股市的低潮,恒生指数仅70点。
那个时候,自己看中了香江的前景绝不会永远乱下去,便孤独一掷,将全部家产用于抄底股市。
果然,仅仅过去半年时间,恒生指数便在1968年底涨至107点;接着,1969年恒生指数升值155点,1970年恒生指数升值215点。
连续三年涨幅在50%左右,让自己的身价从几十万港币,升至300多万港币。这个时候的自己膨胀了,先是成立一家证券公司,不仅吸收了会员的投资款,还将自己的资金利用杠杆放大了五倍。
正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迎来了香江股市的回调,恒生指数从最高点的218点跌至201点,期间反复的震荡,加上自己操作失误了一次,结果就酿成了现在的局面,公司资不抵债,已经面临停业的危险。
欠的钱不多,只有十几万港币,但重要的是信誉的丧失,让叶氏证券的客户全部流失。
“香江的股市一定还能涨,而且会是大涨!若是我没有冒进,只需一两年就能千万身家!叶添和啊!叶添和!你自认为自己是金融奇才,却不知道控制风险,白白措施了一波行情,还浪费了几年光阴!”
叶添和不担心自己欠的那十几万,也不担心自己因此成为穷人,毕竟自己的文凭和经验,找一份高额工资的股票经纪人,还是非常容易的。
而是懊恼自己在即将到来的行情,没有本钱去投入,相当于浪费五年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