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 手艺不错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青花梅瓶的青花花色是比较浓的,跟乾隆时期普遍偏淡的发色略有不同,而乾隆时期这种偏浓的发色只有在乾隆三年御窑厂唐英奉旨而烧的‘仿宣窑青花’系列。依照《乾隆计事档》记载,之后数十年再无烧造这种青花梅瓶的上旨。也就是说,真品的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是乾隆三年的产物。”
“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梅瓶瓶身上的特点跟你说的仿宣窑青花没有任何出入!只不过更加证明了这梅瓶是真的!”
潘俊杰嗤笑,眼神鄙夷的落在郑三生的身上。
曹振虎笑容满面的开口道:“来来,郑三生,你继续,说的越多越证明我这梅瓶是真的,我还得感谢你呢!”
方洛倒是没开口,只是那眼中的嘲讽都要溢出眼眶了。
然而沈老在郑三生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原本温和的神情陡然间变的严肃,就连一旁的李庆贺都坐直了身体,眉心紧皱。
郑三生冷笑了一声,开口道:“所以说多读书事件好事,省的话都听不明白。”
接着不给潘俊杰等人打断的机会直接拿起梅瓶亮出了它的底部,接着说道:
“再来看这个底部的落款,大清乾隆年制,纂书款,六字三行排列。落款字体工整,不加圈框。的确也是乾隆年间官窑款识标志。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刚刚已经说过,按照瓶身的特点来看应该是唐英任督窑官时制作的‘仿宣窑青花’,而那时候唐英使用的字体虽同是纂书,但运笔转折处圆润,‘乾’字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形,中间的‘日’写成‘由’字。这才是早期乾隆青花瓷器的落款特质!”
“所以说瓶身是真的,早期乾隆官窑仿宣窑瓷器,瓶底也是真的,却是中晚期官窑的底!这个物件,它是两个残品,拼接的赝品啊!”
郑三生的话说的所有人都惊住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
曹振虎激动的一把揪住郑三生的衣领大吼道:“不,不是这样的!你是为了赢才不择手段乱说一气!”
郑三生冷笑一声,右手随意的扣住曹振虎的手腕轻松一甩,曹振虎只觉得一股钻心的疼从手腕处传来,紧接着就被一股大力推到,瞬间疼的他冷汗直冒的松开手,连连往后倒退了好几步才停住了身子。
“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去看看,瓶身与瓶底的接口处,有一小部分釉彩却是略比上面的更薄几分,这是被人拼凑在一起之后打磨所形成的。不得不说,手艺不错,挺精湛的……”
就在这两人说话的档口,李庆贺等人已经拿着放大镜凑在了展台上的青花梅瓶旁边仔细的观察了起来,越是观察一个个脸上的神情越是复杂。
戴老板失神的开口道:“竟然真的是……”
曹振虎听到这话惨白着脸从李庆贺的手上抢过放大镜,哆嗦着手趴在展台上观看,片刻后他失魂落魄的瘫坐在了地上。
看到这里,现场的观众都明白了结果。
郑三生说的居然都是真的!这青花梅瓶居然真的是,赝品!
现场突然变得很安静,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盯在台上那个淡然站立的男子身上,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个年轻人竟然真的凭一己之力推翻了四位评委共同鉴定出来的结果。
片刻之后现场就像是烧沸腾了的水,直接炸开了锅。
“我的天哪,竟然真的被郑三生给说中了!”
“这真的是郑三生么?他怎么突然间变的这么厉害!”
“我去,这可算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李教授跟沈老居然同时打眼,看穿这一切的居然是郑三生!”
“我居然看的热血沸腾的?真的太TM牛×了!”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我特别想知道曹振虎还有那个方洛的心情,刚刚说的那么嚣张,这会儿不知道脸会不会疼啊?”
议论声像潮水一样将台上的众人包围,曹振虎早就已经脸色苍白的瘫软在了地上。
潘俊杰脸色虽说有些阴沉,但是跟他之前上蹿下跳的表现有点区别。
郑三生略有些疑惑的视线从他身上略过,感受到郑三生的视线之后,潘俊杰脸上立马挂上了惊疑的神色,略显夸张的叫了起来。
“这不可能!两个不同时期的部位怎么可能这样完整的拼凑在一起,郑三生你以为是在拍电视剧么!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一旁的方洛也是神色激动的跟着附和。
“是啊,先不说其他的,就说不同的瓷器,大小匹配都是不同的,怎么可能正好对接的上!这也太假了!”
郑三生嗤笑一声后开口道:“所以说让你们多读书少说话,省的一开口就暴露自己的无知。”
“清朝瓷器,尤其是御制瓷器都是有严格的标准的,像是梅瓶一般来说高度都是在半米以上,可是这个梅瓶高度顶多只有30厘米,意味着瓶身被打磨过!为了配这个底而特意打磨过,懂了么?”
“这也只是你一面之词……”方洛犹自在挣扎着,绞尽脑汁的想着理由。
郑三生对他更是不屑一顾了。
“你如果还是不想相信,可以用热释光分别检测一下这梅瓶的瓶身跟底部的年代,相信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你可别告诉我你连热释光是什么都不知道……”
“你……”
方洛还想要说些什么,李庆贺陡然间打断了他。
“别说了,文物修复的手段是可以做到这样的,只不过这技术,怕是故宫博物馆的首席修复师都做不到。这次是真的打眼了……”
沈老也是满脸复杂的叹息道:“的确是这样,如果不是有郑小友的提醒,根本没有谁会往这方面联想过。这个修复技术绝对是国内顶尖的……只是我有一点很好奇,曹老板不知道可不可以跟我解释一下,这个物件,你是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