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朱局长
“事在人为啊!”展华道,“江松涛的嫌疑总是最大的,证据也都是合法取得的,都是足可以定案的最重要的证据,就看宛兄怎么看待了。”见宛清良微微笑着不吭声,展华又道,“关键是,咱们Q县公安,已经太久没有破大案了。不说别的,就那5起至今未破的抢劫杀人案,已经令党委政府、上级公安部门和群众对咱Q县公安意见很大了,已经令前来Q县经商投资的那些大老板对咱Q县的治安环境失去了信心。现在咱公安,太需要破获一起大案以振士气,以向党委政府、上级公安局关、群众和投资商们交代了。”见宛清良依旧不吭声,展华微微笑着问他,“宛兄,您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
“可是,咱总不能为了破案,为了向党委政府、上级和群众有所交代,咱就弄出个冤假错案吧?如果是那样,哪方面出了纰漏,我宛清良就不是脱警服那么简单了,那是要蹲监狱的!”宛清良似乎在拼命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和声调,致使他面色都涨红了。
“宛兄别激动,别激动!”展华依然微笑着,道,“宛兄别忘了,你所说的疑点,除了那个焦正军和你的徒弟——刑警大队大队长皮培兵,其他人根本不知情,而且,据我所知,你老兄早已经交代皮培兵和焦正军,那些疑点,不上报不扩散,仅止你们3个人知道。只要你们3位都不拿它当回事,它便不是事。”展华道。
“可我只能保证我自己啊,他们俩,也不一定听我的啊!”宛清良道。
“宛兄啊,你就不要再谦虚了,我知道皮培兵是你徒弟,对你向来没有二心;再说那个焦正军,也是你把他扶上副大队长位置的。还有,焦正军前年的那次醉酒驾车事故,还是你给他摆平的,要不,他连警服可能都穿不了了。这两个人,都是你的人,关于案件是不是能定案,也是你一句话的事。”
“嘿!”宛清良装出大吃一惊的神态,“展兄啊,你,该不是,在我身边,安插了耳目吧?你咋知道这么多的内幕?”
“宛兄就不要取笑我啦!我这点名堂,宛兄一眼就能看穿,尽在宛兄掌握之中。咱就不要再藏着掖着啦!”说着,展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10万元的存单,递给宛清良,“这是十万元的存单,请宛兄笑纳,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展兄就是客气!不收吧,你肯定不放心,我就暂且收下了!”说着,宛清良接过存单,仔细地放进了钱夹里,将钱夹放好,端起酒杯,“啥也不说了!咱一切都在酒里,干杯!”
“好,干杯!”展华和眼镜也都端起酒杯,“关于这件事,咱还得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啊!我听说,新的公安局长已经上任了,据说,这人软硬不吃,不讲情面,是个厉害角色。怕就怕,这事若不早点解决,要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可能会有麻烦。”
“放心吧!”宛清良道,“一把手再厉害,他也不能活在真空里,也得打锣的给他开道,抬轿的扶持着他。朱局来自省城,在咱Q县人生地不熟的,他想坐得稳,做出一番成绩,就要团结大多数同志,苏政委是我的同学,高副局长是我的亲戚,霍副局长也是多亏了我,才坐上这个位置的,汪副局长、纪委周书记和政治处主任跟我关系也不错,他要是不待见我,也就是不待见大多数同志,他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孰轻孰重。再说了,在刑侦方面,咱可是一把抓,业务问题,谁也插不上手,他朱向东也不例外,不等他发现问题,早就结案了。”
“检察院和法院那边,总没问题吧?”展华问。
“放心吧,我跟检察院和法院,都打了30年交道了,各个环节,摸得比我自己身上的关节都清,咱们一手炮制的事实和证据,哪来的问题?”宛清良撇嘴笑道。
“咱要不要,给新来的局长,送点见面礼啊?他喜欢什么?”展华问。
“我看还是算了吧!”宛清良道,“我徒弟皮大队长已经领教过了,人家拒不收礼,连本地土特产都不收。”
“现在送礼谁还送土特产啊?可能,是礼送得太轻了吧!”展华道。
“哈,你可能理解错了,我们所说的土特产,其实就是蓝宝石。皮大队长送给朱局的那颗蓝宝石,少说也值5000块呢!”宛清良道。
“是嘛?”展华道,“那也有可能,朱局长现在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不敢贸然收礼呢?”
“嗯。那也有可能。不过,听说这人跟一般的一把手是有些不一样,貌似清正又廉洁。”说着,宛清良又带了嘲弄的笑意,“谁知道呢?”
“那个朱局长,他,真不会坏了我们的事?”展华问。
“放心吧!”宛清良露出自信的笑意,“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再说了,明天他就要去省城开会了,一走就是一个星期,等他回来,一切都搞定了!”
听到宛清良说朱局长明天就去省城开会,赵保安的心立马提了起来,本来要将自己掌握的所有的案件情况和证据交给这个朱局长的,这下可咋办?他明天早上就走?这还来得及吗?不行,自己应该立即去找那个朱局长。
“那就好。”展华道,“可还是不能大意。这次,咱们谁都输不起啊,回头路就是绝路啊!”
“放心吧!”宛清良道,“这其中的利害,我比谁都清楚!”
“好!有宛兄这句话,我就放心啦!”展华道。
酒宴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赵保安决定立即去拜访一下新来的公安局长朱向东。
再次来到县公安局,赵保安直接来到3楼的局长办公室门口,却发现门关着。看看时间才两点半,局长可能还没来上班吧?下午会不会来呢?赵保安往院里对面楼二楼看去,那里是刑侦大队,就见焦正军办公室的门开在那里。还没到上班时间,这个焦正军在干什么呢?赵保安决定过去看看。
来到焦正军办公室门口,往里看去,发现焦正军正和一名40多岁,面孔白净,戴着眼镜一脸书卷气的男子在议论着什么,摆在他们面前办公桌上的,是两大摞的案卷,焦正军指着摊开的一本案卷,正在说着什么。
“从79年到现在,矿区一共发生了28起抢劫杀人案,已经破获了22起,最近这起眼看着就破了,等于说,已经破获了23起,破案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二。”焦正军道。
“你是不是觉得,破案率已经够高了?”中年眼镜男问焦正军。
“朱局,我不是这个意思。”焦正军道,“我是说,咱就这么一个柏塬镇,七八年来发生的抢劫杀人案,比起人家3个县都多,又都是发生在外地人身上的,破案难度尤其大,能有23起案件告破,也实属不易。”
朱局?难道,这位就是新来的公安局长?赵保安心道。
“你觉得,咱柏塬镇,七八年来,就只有这28起命案?”朱局问。
“朱局,您,啥意思啊?”焦正军问。
“我已经看过吧,从79年到现在,柏塬镇光登记在册的失踪人口,就已经达32人,难道,这32人,就凭空消失了?这其中,难道没有问题?”朱局道,“尤其是从84年秋季到现在,竟然有着26人在咱柏塬镇失踪,这难道,不应该引起警惕?”
见焦正军不吭声了,朱局又道:“我知道,一个好的治安环境,对于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但如果,这份平安,是建立在弄虚作假的基础上,那就是饮鸩止渴。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难以被蒙蔽太久的,雪里是埋不住孩子的!如果长此下去,群众和投资商,迟早会对政府和公安机关失去信心,迟早会对咱矿区、咱Q县失去信心。同志啊,好的名声,那都是暂时的,可坏的名声,一旦形成,那就是永久的,是像疮疤一样难以消除的。”见焦正军皱着眉头不吭声,朱向东又问,“最近的这起柏岭村菜地抢劫杀人案,跟那未破的5起,有没有并案的可能?”
“没有。”焦正军道,“作案手法跟以往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