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在纸上写了两组词:“绿高、封时喜,青西、常桂梅”。
“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两组词在诗中有何体现?”
“这是最近失踪的老总和公司的名字,媒体几乎每天都是头条。这和唐诗有什么联系呢?”李菊狐疑地问。
“是这样的,局长在这两个人失踪前收到这首诗,我怀疑是有人故意寄给他的,说不定失踪人的信息就包含在这首诗里。”
“他要绑架为什么还要提前给局长送个谜猜猜呢?”茉莉花也怀疑地说。
“问题是局长根本没有联想到这里,他还以为是有人送给他书法作品欣赏呢。”
“哦,对了——是你发现不对的吧。也难怪局长,谁能想到罪犯作案还要通知警察。”茉莉花不由地模仿着李飞的语气。
“这只能有两可能,一种是犯罪者过于自负,另一种是和局长有什么纠结。好了,先不说这些,赶快进入正题。”李飞见李菊在沉思便催促道,“丫头,看到什么了没有。”
“老爸,我认为这很难。”李菊摇摇头说。
“说说看。”
“我们知道汉字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全世界任何文字不可比拟的,我可以从几方面阐述一下。首先从读音上讲,一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和多个汉字的读音相同,但意义却不同,这是其一;其二从字义上讲,每个汉字多数都有两个以上的解释,比如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场合不同意义就不同;其三从汉字的结构上讲,有象形、会意、形声,上下、左右、包围等,字形复杂,变化繁多;其四汉字组成词和句......”
“好好好,这些我们都明白,现在不是上汉语课,是在研究唐诗,说你想要说的。”李飞催促起来,他看了一下表,已经晚上十点多,今晚他必须弄清楚这首诗和失踪者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说不定还能阻止更多事情发生。
“我必须先把这些讲清楚,接下来才好发表我的看法吗。”李菊撒娇地说。
“是呀,我正听得入神的,以后得给我好好补补。”茉莉花现场助阵。
“我要说的是,老爸你所给出得四个词,在这首诗里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答案。”李菊肯定地说。
“具体讲讲。”李飞感觉女儿成熟了,虽然和自己的理解一致,但他还是想听听女儿的看法。
“就是说,把一个词放在一首诗里,在这句里能找到它的面容,在那句里还能找到它的影子。比如‘绿高’:‘青山’是绿,‘蓬草’是绿,‘浮云’是高,‘挥手’也是高,那到底哪个是绿高呢?再比如‘青西’:‘青山’有青,‘人情’有青,‘落日’在西,‘东城’隐西,那到底哪个是青西呢?”
“是啊,答案不是唯一呀,很难判断那句是真那句是假。”茉莉花若有所思地说。
“不只这首诗,任何一首诗都能从中找到它们的缩影。”
“是吗?那我随便说一首,你分析一下。”茉莉花的兴致来了,脱口念出了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简单,诗中两处明月,都代表高,既然地上有‘霜’,那把绿就高高挂起了,所以是‘绿高’;‘青’有黑色的意思,本诗是描写夜晚的,当然含有青的色彩,‘西’有落日的解释,落日西下,明月就会升起,况且李白有‘故乡不可见,断肠正西看。’的诗句,所以诗里隐含‘青西’二字也是随处可见。”
“好,没想到我女儿刚上大一,就有这么高的汉语水平。”李飞夸奖起来,他在感叹汉语言宽广博大的同时,仍然坚信诗中必有隐情。
“终于得到老爸的表扬了,我的作业完成了,您也不要浪费时间了,找不到标准答案的。”李菊高兴地舒了口气。
“你还不知道你爸,他认定的事是不会随便放手的,而且准能找到正确答案。他的自信来源于此,他的成功更是来源于此。”茉莉花深情地望了李飞一眼。
“爸,你不是说当好一名侦探,首先要当好一位诗人吗?你出版的那本《诗集》我们同学可是传疯了,尤其是‘爱情篇’,简直酷毙了。为什么今天考起我了?是想和我说说话,还是想启发你的灵感?”
“兼而有之,不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吗?你的见解正在启发我新的破题思路。”李飞慈爱地望着女儿。
“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如果这几个词在诗里能找到一种......”
“有规律的呈现。”李飞突然接住女儿的话道。
“对,再加上公司和老总双重对应更好,那答案就肯定寓于其中了。”李菊没想到自己的想法能和父亲同步,内心一片欣喜。
“如果这首诗真是绑架者送的,那他不知在多少古诗中选了这么一首,才能把他所要隐含的信息都藏在里边,这真是个不简单的问题。这样吧,时间不早了,姑娘送茉莉花回公寓去,今晚就住在那里,明天好送你去学校。我一个人静下来好好解一下这道难题。”
临走时,李飞听到茉莉花悄悄问李菊要那本他写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