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郑嘉平,徐槿一回应了一句,“郑先生。”
辛尧见他们认识,凑到徐槿一身边把情况告诉她,“刚才这位先生想要买您的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郑嘉平搬了新家,想要熟悉附近的环境,却意外发现了间画廊。
穿过宽敞的走廊,看到蓝灰色调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作品,他在众多作品中看到极合眼缘的一幅画。
这是一幅由统一尺寸的小画框组合而成的画作,用不同的色彩明度,描绘的工厂。
单个来看,每幅作品都是色彩鲜艳,拼凑在一起又很和谐。近看画面的工厂形象越来越模糊,稍稍退远一些又变得真切起来,若即若离,似真似幻之间分寸感把握得很好。让人难以相信机械化的工厂都可以用唯美绚烂的方式描绘出来。
于是,虽然这幅作品没有摆放在绝佳的位置,甚至只是靠墙归置,却还是吸引了郑嘉平的目光。
站在它面前,不知不觉就停留了很久。
就在郑嘉平想要买下来的时候,为他服务的辛尧面露为难地告诉他,那是老板的作品,要等老板来了才能做决定。
再然后,就有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朗眉星目,举止之间透着成熟沉稳,郑嘉平微笑,“没想到你是这家画廊的主人。”
徐槿一的余光从画面掠过,神色淡淡,“那幅画不卖。”
画廊里放着的画不少,她不晓得郑嘉平怎么就看中了这幅。
一旁的辛尧也困惑,不明白郑嘉平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画,最后停到了这儿。
这幅画虽然是老板画的,但从来没人问,更别说卖了。
至少从他来到画廊,就没见人过问过。
停滞的场面有些尴尬,辛尧眼睛一弯,知道老板不爱搭腔于是笑着打圆场,“不如郑先生再看看其他作品。”
郑嘉平颔首,“谢谢,不必了。”
徐槿一出声,“如果是为了新家装饰,你可以再看看其他的作品,价钱方面好说。”
“多谢你的好意。”
徐槿一依旧淡淡,“不客气。”
虽说对方是邻居,往后见面的机会可能会多,但对徐槿一来说,郑嘉平只是个能说的上话的陌生人。
她对陌生人的热情最多停留在客气的程度。
转身要去二楼的画室。
画廊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展厅,二楼则是设置了休闲区和生活区,另外徐槿一把自己的画室也设立在二楼。
一来是采光好,二来是为了安静的环境。
可她在走出几步后莫名止住,冥冥之中像是有种牵引。
她回头问他,“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人的视线寻找的一般都是最中心的位置。
没有灯光,没有装饰,本就处于劣势地理位置的画,如果不留心很容易被人忽略。
如果不是今天郑嘉平突然提起,她也不会想起。
郑嘉平温润的目光看向她,有光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格外虔诚,“这幅画给人的感觉很奇特。”
“感觉?”徐槿一笑了,再次走过来的时候视线重新落回画面上,笑容牵强得有些奇怪,“什么奇特感觉?”
“悲哀。”
“……”
郑嘉平的视线中有她,“虽然画面色彩浓郁,可当时作画的人并不开心。”
站在画作面前越久,郑嘉平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虽然画布上的笔触是鲜艳的色块,让人情不自禁涌出悲哀。
是无以言表又无可奈何的悲哀。
在色彩明艳的掩饰下,悄无声息地蔓延。
在这幅画面上,浓烈和悲伤,张扬和隐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徐槿一没否认。
因为郑嘉平说的的确是她当时作画的心情。
当时的她,何止是不开心,简直是彻头彻尾地低落到极点。
她的作品中有人物,有风景。
其中有很多作品被出售收藏,只有这幅作品,她固执地保留了下来,却又将其放任地放在画廊的最末处。
先前在展览上,任何人看到这幅作品都会先被艳丽的色彩所吸引,然后用各种优美的词修饰一番。
殊不知,越是在黑暗中越是向往阳光,越是在低迷之期,越是向往明艳热烈。
似乎是她潜在的一种意识,将生命中得不到或是期许的,冠以光明希望的意义,然后拯救彼时的软弱和卑微。
这幅画陪伴着她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却也成为了她心中最隐晦不愿提及的过去。
再后来,只有她记得在这幅画的背后那段难忘的时光。
作画人的心情,并不一定每个看客都能明白。
于是,这幅画被放在了最角落里,轻易不会被人看到。
可没想到郑嘉平却是看懂了。
“除了这一幅,如果有其他喜欢的作品尽可以带走。”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就当是我送你。”
郑嘉平摇摇头,一句“多谢好意”婉拒了她的赠送。
这回徐槿一没想再去楼上的画室,反而破天荒地开口要请郑嘉平吃饭。
连辛尧都觉得稀奇。
因为他知道老板社交少,没见老板请人吃过饭。
就连常来的林柯,老板看到也是明摆的嫌弃。
这么想的时候他多看了郑嘉平两眼,心想,能被老板另眼相看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位置选在了画廊附近的餐厅,餐厅的经理看到徐槿一安排了她经常坐的位置。
郑嘉平有绅士的优雅体贴,“我可以知道徐小姐邀请我午餐的原因吗?”
徐槿一不怎么喜欢笑,很多时候露出的笑容也是为了应付,听到他的问题,扯了扯唇角回应,“这样问,难道是在质疑我做事情的目的性?”
“就目前的相处来看,徐小姐并不是热情的性格。”
这一点上徐槿一认同。
徐槿一喝了口水,不答反问,“你觉得我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徐小姐送画的行为和这顿午餐跟那幅不出售的作品有关。”
徐槿一没出声,因为确实两者之前确实有关联。
在那幅画上承载了她太多不好的回忆,平时看不到还好,一旦看到重新提及,情绪被勾起,就很容易陷进曾经的回忆里。
郑嘉平见她微微出神的模样,浅谈一句,“徐小姐是那幅作品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