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者》1-狄胜青
离江南省恭州市北边四十里远有个地方,越过一座山,路过一个镇,就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县级城市。
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没什么工业,却还算富饶。有个江南省的煤矿在山里,城市附近有个省属大厂也是生产仪表的。所以整个城市没有什么污染与喧嚣。
得益于几十年前的植树造林与靠近云龙山,整个城市显得静谧,宁静,很适合居家过日子。还有一所大学,进进出出的大学生又给城市增添了青春活力。
城市周围还有一些温泉,远近闻名。一到冬天,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温汤氤氲,空气里也充满了滑腻香甜。
云龙山上除了植被茂密,更有一家云龙观,常年香火鼎盛。这家原来叫云龙寺的道观,不但是中国道教的著名胜地,也是很多名人富商寻仙问道的场所。据说有名的歌后,首富,著名主持人都曾经来这里禁言辟谷,求子算卦。
城里还有一些名人故居,抗战时期几个作家的老房子虽然已经陈旧,给城市笼罩上了一层文化的光环却是崭新的。
这座被称为恭州后花园的小城市就是江南省恭州市下属的东阳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狄胜青就诞生在这座小城市里。
当然从姓氏上分析,他应该是胡人的后代。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多次的民族战争与融合,造就了大批的胡转汉的姓氏。
什么鲜卑,突厥,匈奴,吐蕃,回鹘,蒙古,包括后来的满清,出于多种原因,那些融入汉族的少数民族后裔都在不断变迁的历史中汉化了。
据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能够保持自我的民族,唯有一支犹太人进入了中国,后来被彻底同化。由此可见汉民族汉文化的同化能力之大。
多年以后,相貌血缘,服饰饮食已经无法分辨了,甚至信仰都被逐步同化。可能唯有姓氏上还可以一窥究竟,保留一些先辈上古的蛛丝马迹。
狄胜青从小聪明伶俐,少年老成。读完大学的时候社会上已经没有包分配的说法了。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去外地,想要回到恭州工作。
阴差阳错下,居然进了万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
那是1996年,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保险代理人了。
因为是大学生,很快就转为组训,调到涪州工作。当时的他很年轻,已经谈了一个同样年轻的女子。两人情投意合,工作上也配合得很好。
他参加了全国的第二期组训培训班,回来后更是激情勃发,浑身充满劲头。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特别的女子盯上了他。
这个女子是当地人,外勤部经理。个子不高,圆脸上搽了不少的粉,穿着打扮还很讲究。姓氏也是怪异:元。单名一个英字。
这是北魏拓跋氏汉化的姓氏,与蒙古人没有关系。
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元英的祖上也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多年以后,已经一丁点看不出异族的痕迹了,除了姓氏。
元英一直按兵不动,一直到狄胜青的女朋友去参加组训培训后才开始发动进攻。
组训培训是保险公司所有内勤体系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培训。一是时间长,一个月。二是封闭式,在一个大酒店或者度假村全封闭状态下进行。三是学员都是全国各地选派。四是严苛到变态的地步。把人的极限能量发挥到极致。
所以,但凡进了组训班,相当于就是与世隔绝了。
这一点,狄胜青深有感受,元英也非常清楚。
于是,她在一个傍晚邀请了狄胜青。说最近烦心事挺多,想约起喝酒。
狄胜青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毕竟是外地人,现在又单身一人。喝酒对于他来说也算一个愉快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内勤服务外勤,不仅仅是业务上服务,还包括生活上关心。
过程当然就很通俗易懂了。
老道的元英以一个失恋的女子喝醉酒的状态成功地把狄胜青引上了床。用保险销售流程的专业术语叫自然接触,充分说明,一次促成。
厉害的还在后面,元英以此为要挟,和狄胜青结了婚。虽然没有摆酒席,但是民政局的证却是铁板钉钉拿在手里。
等到那位女朋友培训归来,得到的却是如此大的打击与命运的嘲弄,除了离开还有什么选择呢?
年轻的狄胜青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以当有机会调离的时候,狄胜青到了遥远的蒲州工作。这既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解脱。总之吧,离开这个阴险狡诈,心机重重的元英是上上之选。
真正到了蒲州,狄胜青才是如鱼得水。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唐仲麟。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怕遇到一位好的领路人,就会变得与众不同。一个好的领路人需要在专业上是老师,在技术上是教练,在人品上是楷模,在生活上是挚友,在思想上是启蒙者。何其难也!
这种人本身就少,遇到的机会自然也不多。
但是狄胜青遇到了。
更加好的他本身也是一个可造之材!
虽然刚刚在涪州吃了一个哑巴亏。让周围年长的内外勤张大了嘴巴,觉得不可思议!
于是,那几年的狄胜青在蒲州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少于回涪州。
几年的历练锻造自然使他受益良多,成长迅速。当唐仲麟回恭州担任分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人的时候,就向分公司班子推荐了他。
但是人就是这么奇怪,当组训时的他谦逊低调,踏实能干。深得内外勤的认同和喜欢,分公司自然很放心。
一旦身份转换,成为蒲州几百人的一把手,时年25岁的他作为万家人寿全国最年轻的三级机构负责人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恩师唐经理离职了。
关于唐经理为什么离职,离职后去了哪里,一直都是大家闲时讨论争论的一个话题。当然随着时日渐久,这个话题也就慢慢冷却了。
直到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唐经理突然又笑吟吟地回到蒲州,找大家叙旧。
那个时候狄胜青也已经离开了万家。很多老同事和老业务员还在,纷纷带着惊喜的感觉和唐经理聊天。
对于有的伙伴,时间太久了,唐经理明显有些喊不出名字。但是依然给人亲热熟络的感觉,没有冷落任何一个人。
好像是说唐经理自己开了一家医药方面的公司,混得如何他并没有讲。但有人传说就他那副眼镜就价值七千多,所以,境况肯定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