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新作启航――不一样的玄幻世界!
半个小时后,一栋教学楼二楼教室外走廊上。
贺云三人在听完刘教授的解释后,皆都沉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李睿华把目光投向了贺云:“学长,你想投哪一本杂志呀?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投哪个,我们就投哪个。”
“对!我们都听学长你的。”一旁,姚淑兰也马上跟着说道。
“教授,您的意见呢?”贺云听完二人的话后,并未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看向了面前的刘教授。
“我觉得你们可以试着投一下《求索》或是《学术月刊》,如果论文被退回来,那你们就再投《华夏文学研究》,这样更为保险一些。”刘教授没有多想,就直接对着贺云三人说道。
“那就直接投《学术月刊》!”贺云见刘教授这么一说,想了想,不由即刻说道。
..........
几天后,论文便被邮寄了出去,接下来就只需要耐心等消息了。
不过,贺云并未安心写《湖山情》剧本。
因为此时此刻,他在空闲之余,也开始暗自思索接下来的创作方向。
这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也正是这封信,让他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这信是从锦城寄过来的,寄信的人正是《科学文艺》的主编梁达康。
原本,贺云以为对方寄信过来是为向他了邀稿,亦或者是为了海外出版的事情。
可是待他看完信中内容后,他却发现自己想错了。
对方根本就不是为了这两件事,甚至都不是为了他们出版社才给他写信,而是为香江的一家出版社当“说客”。
这家出版社名为香江博益出版社,据梁达康在信中说,是香江最大的一家出版社之一。
原来,自从贺云的那部科幻《月球救援》成功在海外打开市场后,他的名气就香江的许多出版社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后来,他们又通过内地的关系详细了解了一番贺云,他们发现贺云在科幻领域有着极高的天赋,所以,他们打算直接和他合作,再写一部科幻长篇。
而且为了打动贺云,他们甚至还开出了百分之五的版税待遇。
说真的,对于这样的价格,贺云确实有些动心了。
但问题是,再写一部长篇科幻,这其中的难度实在有点大。
要知道,一部长篇科幻,可不是说写就能写出来的,何况,贺云现在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灵感。
而且就算有这方面的灵感,贺云也不会再写长篇科幻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写长篇科幻耗时太长了。
一两个月这都还算是比较短的,若是中途没了灵感,往往三五个月都还不知道能否写完。
这么长时间,高强度的写作,这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抽不出这个时间来。
还是短篇科幻好,写一篇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而且短篇科幻发表也更加容易一些。
当然这些都扯远了。
虽然贺云打算拒绝这家出版社提出的合作,但信中的一段话,或者说一个人名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这个人就是黄易!
黄易是谁呀?
贺云当然知道。
不过此时的黄易并不出名,或者说他的名气还远远比不上后世的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的黄易还未曾扛起后武侠时代的那面旗帜。
如今的黄易还在艺术馆上班,闲暇之余,他也开始创作自己的科幻。
当然,说是科幻,倒不如说是“玄幻”。
就如黄易写的第一部“科幻”《月魔》,看似写的是科幻,但其实是科幻加武侠衍生出来的新题材。
而这其实就是“玄幻”的雏形。
因为这部当中的所涉及到的武侠修炼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金古梁温”的武侠世界了。
而到了后来的《破碎虚空》,更是将武侠或者说“武道”,演化到了“破碎虚空飞升”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在九十年代占据香江与台岛主流武侠市场,成为新一代武侠作家扛旗之人。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在整个九十年代,“玄幻”风将席卷香江与台岛书圈市场,即使是琼瑶的崛起,也阻挡不了。
“或许我可以试一试往这个方向创作一部。”
有了这个想法后,贺云很快就开始了实际行动。
这不,白天空闲之余,他便写着《湖山情》的剧本,而到了晚上,他就开始着手写他的第一部“玄幻”大纲。
与他的第一部《蜀山剑神传》不同的是,他的第一部“玄幻”直接选定了“上古九洲蛮荒”这个题材。
更准确的说是以“山海经”以及上古神话,比如“逐鹿之战”、“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等为核心。
至于后世的“洪荒流”设定,他并不打算加入到这部“玄幻”当中去。
而是会将这部“玄幻”的文风与核心情节,尽可能的往树下野狐的“蛮荒”三部曲靠拢。
事实上,这个想法,他很早之前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实施而已。
…………
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晚上,贺云都会坐在桌前,一直写到晚上十二点才会上床睡觉。
一周后,一万多字的大纲新鲜出炉了。
“蛮荒九洲史,山海铸仙神,不如就叫《蛮荒神海录》吧!”
贺云轻声呢喃了一句,直接提笔在这份大纲的第一页最上方,郑重的写下了这五个字,作为了这部“玄幻”的名字。
定下名字后,贺云便开始考虑笔名的问题。
很显然,“满江红”这个笔名有些不合适。
而且,他这次创作的这部“玄幻”,也将不会考虑在大陆出版,而是主攻香江与台岛市场。
“不如使用之前那个笔名北冥?”突然间,贺云脑海当中闪过了一个念头。
在此之前,他一共使用过三个笔名,一个自然是“北冥”,之后又相继用过“满江红”与“月关”。
相比后两个笔名,前者他只用过一次,便没再用了。
现在想想,倒是有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