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藏拙
小环收拾完餐桌之后,刚准备去研墨,孟缘却叫住了她。
“小环姐,你先别走,等我一下。”
小环虽然疑惑,但还是停下来脚步,望着孟缘。
孟缘将大门紧闭,随后如同变戏法一般,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籍。
“小环姐,这是一本武道功法,是我从书房之中偷偷带出来的。”
“公子,你怎么可以偷偷将功法带出来啊,若是被大人发现了可如何是好?”
小环有些吃惊,捂嘴说道。
孟缘却是撇了撇嘴,语气有些许不屑。
“你就放心吧,小环姐,那些书籍除了咱俩看过之外就没人看了,少个一两本也没关系。”
“喏,你瞧瞧。”
孟缘将功法递给了小环,封面上写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字。
——《素白真经》
小环将功法拿到手中翻看了一下,随后眉头紧皱。
孟缘见状便知晓小环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随后将她拉到桌前坐下,一字一句的给她讲解。
……
很快小环便明白了应该如何修炼,回到房间盘膝坐于床上,开始入定。
见小环顺利的开始修炼之后,孟缘便到了书房之中,开始研墨练字。
之所以教小环修行武道,自然有孟缘的考量,如今的他尚不能修行武道。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只能增强亲信之人的力量,而孟缘的亲信,也仅有小环一人。
直到午夜时分,小环的第一次入定才结束。
一个人的武道资质越强,第一次入定的时间便越长,小环此次入定了四个时辰之久,资质算是极其不错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寻找到气感,从而一只脚迈入武道的大门。
三日之后,孟缘从学堂回来,小环兴奋的将他抱了起来,转了好几圈。
“公子,我找到气感了!”
“好好好,小环姐你先把我放下来。”
孟缘有些无奈的对着小环说道。
小环俏脸一红,连忙将孟缘放了下来,随后便眼观鼻,口观心,不敢看孟缘。
小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出了汤府之后,就感觉公子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虽然年纪尚小,但总能给人心安的感觉。
以至于刚刚她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兴奋的将孟缘抱了起来。
“公子,小环失礼了……”
孟缘轻轻的拉过小环的手,随后将她拉进屋中,边走边开口说道。
“小环姐,你我之间无需客气,虽然你我名为主仆,但我一直把你当作姐姐看待。”
小环听闻此言,心里又多了一些感触。
“公子的性子果然随了三夫人,温柔至极。”
“公子,我找到气感了。”
小环再次强调,此时的她仿佛像一个小孩一样,渴望得到大人的夸奖。
孟缘作为活了几世的人精,自然明白小环心里的想法,随即开了口。
“小环姐可真厉害,常人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找到气感,小环姐三天就找到了。”
小环这才莞尔一笑,此时的她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之前在汤府,小环很少露出笑容,大多时候都是提心吊胆的活着,生怕不小心引起其他人的不喜。
“小环姐,你如今既然找到气感了,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生成第一道内力。”
小环点了点头,对于孟缘的话言听计从。
两人吃过饭食之后,便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情,孟缘正在研究学究发给他的这几本书。
这些日子孟缘将书籍翻了个遍,可惜的是大多数内容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
此世如同中国古代一般,是没有句读的,一句话若是用不同的方法断句,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好在白鹿书院果然名不虚传,光是一位丁字学府的学究,就能解答孟缘的疑惑。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孟缘的学识一天天的长进,而小环的修为为越来越精进。
一月之后,丁字学府当中,孟缘突然被学究叫起来回答他的问题。
“汤长庚,你且给我说说,这科举之道有何改进之法?”
孟缘站起身来,想了片刻之后,便对着学究行了一礼。
“启禀先生,学生认为当今科举制度虽有不美之处,但却是目前选拔人才的最好的方法。”
孟缘并非心中没有墨水,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自然知晓科举之法的改进之法。
但是不要忘了,如今他虚岁才七岁,若是传出了什么惊世之言,那么世人将会怎么看待他?
他的大娘又会用什么态度来与他相处?
有时候太过于锋芒毕露并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他如今还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
虽说孟缘有意藏拙,但是学究却没有放过他,顺着他的话再次问道。
“哦?那你给我说说当今科举之道的缺点何在?”
孟缘思虑片刻,决定还是暂且藏拙,此时的他不愿展露自身的才华。
“学生惶恐,只知道世间没有完美之物,所以科举之道定然有着不足之处,但学生见识短薄,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
说完之后,孟缘朝着学究深深的鞠了一躬。
学究见状便点了点头,让孟缘先行坐下,只是眼底有了一抹失望。
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一直在观察孟缘,他惊讶的发现,孟缘有着常人没有的沉稳。
更重要的是,平日里他所讲的那些内容,孟缘从来没有露出过迷茫的神色,只是有一点让他怎么也想不通。
因为他发现,孟缘仿佛故意在藏拙一般,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他都表现的规规矩矩的。
有一次他留下了一篇策论,让学子们回去之后仔细研读,第二天交一份策论给他。
当时孟缘的策论,开篇极其精彩,只是到了中间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写一样,文章变得中规中矩了。
从那一天开始,他便注意到了孟缘。
言归正传,当孟缘坐下之后,学究开了口。
“你们有的人可能了解过科举之道,但为了那些不曾了解的学子,我再与你们讲一讲。”
“科举之道,第一道槛就是你们即将面临的童试,只有通过这门考试,你们才能算是一个读书人。”
“你们需要考的内容,分别有策论,经义,还有诗赋。”
“这童试并不需要拥有太多的自我想法,你们只需要将书上的内容背诵下来,抄至书页即可。”
“至于童试之后的内容,暂且先不与你们讲,免得你们好高骛远。”
学究说完之后,将《经义》拿了出来,开始为学子们讲述其中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