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不怕死,但是认同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尤其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不需要做无谓的牺牲;伏虎殿既然开除了筹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己都能与蜃楼府一搏,难道还会真的怕了伏虎殿。果然有两个人影追踪了下来,甚至跑到了离草垛不远的地方。
杨志首先感觉到两个人的气息,其次才是两人说话的声音,其中一个比较嘶哑的声音在说:“这件事有些麻烦,杨志太警觉,似乎已经发现了我们,要小心一点。”
年轻一点的声音说:“大哥,我有点怕,那个人太可怕了,崂山双鬼一个照面就死了。”
大哥苦笑着说:“我们跟着远一点,不会让他发现,真被发现,那就是命。”
杨志冲出去冷声说:“到死的时候了。”
两个人的武功确实稀松,但是轻功不错,一个被杨志直接杀了,另一个跑到二十步被杨志赶上杀了。杨志晓得后面的援军一会就到,立刻掉头逃走,杨志一口气跑到一个小山岗,忽然感觉气氛不对,杨志一步停定,迅速拔出匕首,右侧的危险已到。一个硕大的身影猛扑过来,杨志脚步一错,闪避的同时,侧转过身躯,只见一头两米长的青狼,眼中闪着绿光,恶狠狠地又一次扑向杨志;青狼没料到的是杨志的动作更快,被杨志凭空一脚踢翻。
就在青狼准备翻身站起的时候,杨志的匕首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准确地划断了青狼的喉咙,青狼头一垂,左狼爪的最后一击重重的落在瘊子甲上,杨志只是晃晃。杨志正在庆幸,就听得远处一阵马蹄声响,疾风闪电地朝自己这个方向奔来。这时候来的不是大宋的骑兵,就是盗贼。杨志闪电般地逃入二十步外的一片树林里,看见一条小溪,杨志立即跳进水中,涉水跑了两里路才在对面上岸,杨志是怕气味吸引敌人,同时为了替自己逃命争取时间。
杨志刚刚窜入林中,一队五十人左右的骑兵就已经来到对面的岸边,都是弃了战马追进来,杨志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偷眼观瞧,不禁一阵迷茫。这只骑兵盔明甲亮,旗幡招展;杨志看得分明,这种盔甲既不是辽国的盔甲,也不是宋国的盔甲,更不是女真的皮甲,在月光下发出明亮的光芒。更离奇的是军旗,一面是大大的“曾”字。
杨志猛地想起,那种盔甲是历史上的明光甲,曾字应该是曾头市的旗帜,杨志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动静。众骑兵下马,为首的那名将领跳下战马,身高八尺,身材魁梧,一看就是膂力过人之辈,将领命士卒点起火堆说:“看样子,我们今天是扰民了,把人给吓跑了,来人,准备到对面的林中搜查。”
那将领说话声气雄壮,杨志躲在林中听得清清楚楚,越发不敢动作;等到士卒们全部忙乱起来,声音嘈杂的时候,杨志才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一步一步地往林子深处移去。两百步的距离,还有一条小溪隔断,杨志走了一炷香的时间,眼看着要走到林子的另一侧边缘,杨志心中一动,悄无声息地攀上一颗老树,躲在粗大的枝桠间。
人在高处看得远,就见林外的茅草丛中,闪着几点黄光,果然有埋伏。杨志暗暗心惊,对方并没有发现自己,而是根据地势时间做的判断,绝对是一代名将的做派;就听得林外传来那名将领的声音:“在下苏定,恭为曾头市副教头。不知道林中是哪位英雄,不妨出来一看。”
苏定?杨志一阵头晕,曾头市就是金人的势力,现在汉奸也学起古人想做有名的大将。苏定似乎艺高人胆大,直接走进了林子,八名士兵散开,呈菱形阵势,持刀走在后面。苏定朗声道:“在下绝无意为难,杨大侠胆气惊人,不会如此胆小吧?”
杨志明白,这个叫苏定的将领是个有耐心的人,这片林子又小,自己困在林中,就算躲过一夜,到了天亮也无处遁形。至于逃跑,更不可能,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杀出林子容易,躲过骑兵的追击,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杨志看看苏定走近,仔细打量,苏定似乎比自己稍微矮了一点,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皮肤黝黑,像是生活在山里的猎户出身,所以有着一副好身手,眼神充满着警觉和自信。杨志的头脑有点转不过弯来,但是杨志确定苏定身上没有杀气,可是就算苏定对自己也并没有恶意,杨志也不会赌上一赌。
这时候,十来名将士也从不同的方向走了回来,为首的一个年轻人身长九尺,虎背熊腰,黄面淡须,虎目浓眉,在火堆的温暖下,人群被惊动,群鸟乱飞,掀起不小的动静,就是地面上的走兽都被鸟雀的叽叽喳喳声吵醒,四处乱窜。
杨志还是躲在林中不动,西北方向突然升起火焰,曾头市的人都纷纷撤退,杨志等到人全部走了,才找到一个地方休息,不敢睡觉,练功练了一夜。等杨志收功。坐起来伸了个懒腰,就看见太阳已经在山谷之上,红彤彤的,并不刺眼;一群野山羊轻松地跑了过去,转眼消失在半人高的草丛里。杨志站起来,用露水胡乱洗了洗脸,一步步朝山外走去,不过杨志带着寇辛崖的面具,又换了衣服,到了大陆上就和一般人一样。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情结,走了一天,杨志才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在镇上唯一的客栈住了一夜,到第二天结账杨志给了五钱碎银子,好说歹说让店家给了杨一套旧衣服,杨志把原来衣服做了包袱,背在身上。
“没有任何人的描述是相似的,”寇一面对冒莫愁的郁闷插嘴说:“杨志和他的同伙显然是个化装能手。”
“可是有人看见过他,掌握的情况不少,”冒莫愁回答说:“他的目的地就是孟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