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204章、做贝壳风铃

重生南宋求长生 四明山新雨 5424 2022-10-31 09:55

  第204章、做贝壳风铃

  在家具厂停留了一个多月,做了三套家具。这三套家具,一套通知之前那个老板来提走。另外一套送到店里做展示品,标明非卖品。最后一套放在厂子里,留作后备。

  “好了,暂时就这样了。”李远山伸了个懒腰,说道,“做这个东西太费时间了。”

  “呵呵!换作我们,不将就好看,做出来起码也要半年多。”杨明东笑道,“这雕花太费时间了,还有上漆,十几层呢,可做不到这么均匀。”有些家具不用上漆,就是木材的原色就好。但是有一些木材本身的颜色不行,不上漆看起来并不好看。

  “你们雕,就是浪费材料了。”李远山说了一句,接着说道,“你们继续守着,我去海边搞点海产回来。”

  “你歇着,买鱼这些哪用得着你去。”杨明东说道。

  “我去不只是买,可能还要出海去打渔。”李远山说道,“这次我打算多弄一些,晒干带回去,让大家尝尝味道。”

  “这个可以,带回去给他们尝尝!”杨明东高兴地说道,“老话说'龙肉海参',龙肉没有,不过有海参也可以啊,还有鲍鱼这些。”现在海产价格不高,就算声名远扬的海参、鲍鱼这些也不贵,他们都已经吃过了。

  “只是这边的不算最好的。”李远山说道,“海参北边渤海黄海的刺参比这边的好,鲍鱼也一样。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生长越缓慢,质量也越好。”他曾经在北大西洋吃过更好的海参,在北太平洋吃过更好的鲍鱼,也养了些在空间里,不过前些年由于没有管理,被祸害得只剩少量苗子了。

  “现在还讲求什么质量,只要有就不错了。”杨明红说道,“至于那些更好的,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话说现在鲍鱼虽然涨价了,但是依然很便宜。要知道,前几年鲍鱼贵的是可以做工艺品的鲍鱼壳子。

  李远山不止买鲍鱼海参这些能做成干海产的美味,还在海边捡了很多好看的贝壳。这东西在海边到处都是,但在内陆却稀奇。带点贝壳回去,给孩子们做成风铃,孩子们肯定喜欢。

  东西装了四大包,正好高副县,长又组织了一批人过来,李远山可以请他帮忙。

  “那几个看着不像社员呐。”李远山去帮忙高副县,长,看着几个脸色白一些的说道。

  “他们几个是县城的,既然这边工资高,就跟着过来了。”高副县,长说道。

  李远山点了点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这边工资高,当然会过来。不过还是说道:“他们干体力活不一定行啊,进工厂现在太难了。我听说没有关系,就是拿钱贿赂人家也不招你。”

  “别看他们是城里的,一样插过队,干过体力活的。”高副县,长说道,“就算比社员们差点,应该也能坚持下来。”

  “现在上工地累死人,如果等过几年厂子多了,那时候过来就能进厂上班,可就轻松多了。”李远山笑道。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几年也要吃饭啊!”高副县,长感叹道,“县里很多人想过来呢,现在县里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安排的人太多,工人们的工资很低。这一次只是试水,如果可以,下次会带更多过来。”

  “这样转移了多余的工人,县里的企业也能松口气。”高副县,长接着说道,“人员多收入少,现在他们压力太大了,再这么继续下去,这些企业就办不下去了。”

  “一切都是人太多,工业发展跟不上人口增长。”李远山说道,“当年上山,下乡是这样,放开个体户是这样,现在出来打工也是这样。要是人就少,农村有地种,城里有班上,物质丰富,生活美满,哪用得着出来打工。人太多,找工作就困难。”

  “所以现在开始着手限制人口增长嘛。”高副县,长说道,“说起这个,我很佩服你们生产队,这方面做得很好,同时也影响了附近寨子。”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太多了,种地就养不活自家了。”李远山说道。

  “不过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这个道理。”高副县,长说道,“不理解计划生,育是怎么回事,天然就害怕,躲计划生,育的人还是非常多,执行起来很困难。”他说的李远山也听说过,附近寨子就有出去躲计划生育的。当然,根据李远山了解,是因为孩子都是女孩。在农村,老观念自然想要生个儿子养老。但大部分躲计划生,育的人因为不了解,于是害怕躲避,这就是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

  “该做再困难也得做,不然更穷。不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李远山说道。他们县地处西部偏远地区,不到三千平方公里的面积,却山连着山,耕地面积少,人越多自然就越穷。而城里,也就只能利用三省交界的优势,搞点小买卖,发展点小工业,或者搞个药厂之类的,但这又能解决多少就业?所以政,策是必须要执行的。但是,有些执行的人素质太差,不宣传讲道理,只会来硬的,扔石头打房子,收超生款强抢猪牛牲口,这些时有发生。

  人安排下去,高副县,长又去看望上一批来的工人,问问他们一个多月下来,是不是适应了。

  “这有什么!”被问到的汉子笑道,“累是累了点,但是干一个月赚的钱顶得上在家干三个月的。”

  “大家出门在外,要团结。生病了,或者有什么变故,要互相帮助。”高副县,长再次叮嘱道。

  “人生地不熟,不团结怎么行。”另一个汉子说道,“我们不团结,就容易被人欺负。”

  “保护自己可以,但不能做犯法的事。”高副县,长告诫道,“犯法被抓坐牢了,家里的人怎么办?多想想家里的老婆孩子,遇事别冲动。”

  “'犯法的事不做,闹人(有毒)的东西不吃'嘛,我们记得。”

  “李老弟你带的事什么啊?几大包。”去车站的时候高副县,长见李远山搬东西,问道。

  “就是一些当地的东西。”李远山笑道,“鲍鱼海参这些,带点回去给村里人尝尝,另外那两包是贝壳。”

  高副县,长摇头笑道:“鲍鱼这些还行,毕竟是海鱼,味道也很好,带回去给他们尝尝也好,但是贝壳这东西带回去干什么?”

  “带回去给孩子们啊。对于孩子们来说,鲍鱼海参虽然好吃,过几天也忘了。可这贝壳不一样,可以一直玩。”李远山笑道。

  “是吗?看样子下次过来我也得带点贝壳回去。”高副县,长若有所思地说道。

  “哪用下次,我带的不少,你拿一点就行了。”李远山说道。

  “这可不行。”高副县,长摇头说道,“我还是自己去捡。自己捡的才是心意。”

  时间正是八月,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从香樟树下转移到了核桃树下。香樟树遮阴面积小,而且树矮了,枝丫压得很低。而核桃树高大,枝丫伸得很开,大家就不用挤成一堆。

  李远山来到树下,将贝壳一亮出来,孩子们立马欢呼着哄抢,比上次带录音机回来还高兴。

  看着孩子们争抢贝壳,李远山和江明月才说上话。

  “抢什么抢!全交回来,我给你们做贝壳风铃,挂在屋檐下面,风一吹叮叮当当的,好听得很。”等他们抢完了,李远山才笑道。

  “做风铃啊?声音有竹筒风铃好听没得?”杨明玉急忙问道。

  “做出来不就知道了。”李远山说道。

  “我去找线来。”杨明金说着就要动身。

  李远山笑道:“线我买得有,比家里做针线的线好看。”

  从包里面找出特意买回来的线,问道:“看,是不是?”

  “真的啊!”孩子们一看是花花绿绿的线,高兴地叫道。

  李远山找出锥子,坐到石头上,接过贝壳开始打孔。

  很快打了十几个,李远山说道:“小玉你穿了试试,样子跟竹筒的差不多,只是每根线上穿几个贝壳而已。”

  “好,第一个贝壳穿好了,打个疙瘩,再穿第二个。”李远山一边打孔一边指点道,“两个贝壳要隔开,不然不好看,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贝壳。”

  “明月姐,你教我做一个好看的,开学带去学校。”杨明玉穿好第二个,就让江明月教她。

  “咦!对啊,小玉今年上高中了,是一中吧?”李远山这时才想起。有江明月在,村里寨方兰几个都在一中读,所以李远山这么问。

  “当然了!”杨明金说道。

  “那你呢?明年应该也要上高中了,以你的成绩,恐怕只能上乡上的高中了。”李远山说道。在他的印象里,杨明金的成绩也就勉强,一中是考不上的。

  “乡里的高中撤销了。”江明月笑道,“还没毕业的学生都转到四中去了。”

  “撤销了?”李远山惊讶地问道,“怎么会?”

  “经费不够。”江明月说道。

  李远山点了点头,经济不行没办法。正是因为这样,今年公社改乡镇,这里只是乡,而不是镇。

  江明月指点杨明玉做了一个漂亮的风铃,风一吹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就围着她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