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苏大哥的希望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刘勇义含泪真诚地,“再说,李将军是为了我们三百多负伤的弟兄,还有如今千多位的后代家人着想的,我更该如此!”
“你们能如此想,李贤弟就死活都值得!”苏武闭目养神,眼泪从眼角滚落,他抬起骨瘦的手抹了把。
他们两人聊着曾在贝加尔海子的艰难和苦乐,聊着坚昆人如今的情况和以后的希望……
坐着聊累了,他们两人躺在热炕上继续。
窗外,雪停了。一阵寒风过后,扫走了天上的乌云,清冷的星光落下和大地上的冷冰雪光相映,朦胧如银,明天定是个大晴天。
李陵的心愿一定要做到做好。苏武思忖,如今李陵的大儿子李於兴和女儿李维一都生活在汉地。如此大的事必须得让他们回来给父亲送别。
第二天天气晴朗。苏记恩来家里对苏武说:“爹爹,我奉命要去九原办事,你还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吗?”
苏武忙说:“你夜个不是说要去云中吗?”
“夜个雪大,没走成。今个丞相要我们随着去趟九原郡。”
“你们一行多个人?”
“由我带领,一行六人。”
“你能不能的顺便去趟北盘山,给你贝儿妹子送个信。”
“可以。”苏记恩说,“冬天走捷径不行,只有从北边进去。”
“绕路多吗?”苏武担心地,“可别耽误皇家的事!”
“这次时间要求不紧。路上多个三两天不碍事。”
苏武立即拿来块纯色锦帛,立即给女儿两口修书一封。她怕孩子们一路难过,没有说李陵去世的事情,只是简单地说有要事,叫他
们两口子回趟长安。
半月后,李於兴和苏贝儿接到苏武的来信,两人把小李苏托付给刘伊中两口,立即打马出北山,十天后赶到长安。
这其间,苏武已经借自己初一上朝的机会,给宣帝上了关于李陵已去世及其遗愿的的奏折,皇上念起李家曾是大汉的一门忠烈,恩准苏武主持解决此事。
苏武立即让李振兴到武功山,叫回了苏海儿和李维一两口子。
兄妹们见面,得知父亲李陵去世,难过的嚎啕大哭。
孩子们面对着老父亲李陵过去征战时着的血染的大汉铠甲血衣,哭泣的长跪不起。他们明白,父亲李陵的遭际只能埋在心底,无论怎么都不好说出,只能用眼泪来泄痛……
苏武掐指算好吉日,按照大汉丧葬的礼仪,重棺盛起李陵征战时着的血染的大汉铠甲血衣,请了寺庙的主持念经。
他带着李陵的儿子媳妇李於兴、苏贝儿,女儿女婿李维一、苏海儿,将棺木送到李家坟地,给李陵建了个衣冠冢,了了李陵魂归故里夙愿。
娃娃们在长安守孝满月,只因家里都有娃娃,赶到快过年时各自回家。
刘勇义随着他们来到武功山,看望了梅尕大姐,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天,随着李於兴和苏贝儿打马奔回北盘山。
冬天的太阳刚坐在西山头,李於兴苏贝儿和刘勇义三人打马到村头的家门外。
李於兴对着刘伊中家里喊着:“伊中,得雨,我们回来了!”
刘伊中和吴得雨拉开门出来,他们瞧着和李於兴苏贝儿一起来的人看,一下子瞪着眼睛呆怔了。
“儿子、媳妇,怎的,不欢迎老子?”刘勇义瞧着他们吃怔的样子,风趣地。
两人互相在对方的肩头捶了一拳,挺疼的,这不是在梦中。
“阿爸!”小两口拥抱住眼前的刘勇义,三人热泪盈眶了。
走过草原沙漠千万里路的他们,深知艰难,相见不易,且是寒冬跋涉,真的和性命较量,更是难上加难,特别特别的不容易!
一岁多的刘得意瞧着大、妈抱着一个老头流泪,像是不要他的样子,哇地哭了。
“大大,妈妈……”
“意儿,乖乖。”吴得雨手抹了泪抱起儿子,指着刘勇义,对儿子说,“意儿,快叫爷爷!”
小家伙腼腆地:“爷爷。”
刘勇义脸上笑得开了花:“好小子,来爷爷抱抱!”
小得意瞧着笑呵呵的老者,伸出了小手。
刘勇义抱起孙子,高兴的双手举得高高,小家伙咯咯地笑着。
刘伊中接过三匹马缰绳,拴在门外,招呼说:“阿爸,哥,姐,
快,进家上炕!”
“都上炕暖和着,我去做饭。”吴得雨高兴地。
苏贝儿打量着家里不见李苏:“哎,得雨,李苏呢?”
“半月前,村里办了个学堂,送她念书去了。”吴得雨对苏贝儿说,“姐,你快上炕歇着,我去做饭。”
“我和你一起做。”
“不用,夜个,伊中和老爹去打猎,打了只黄羊,前晌煮了。我去烙馍馍,吃肉煮馍。”
刘勇义在这里住到过了大年,直到这里春暖花开。
这一时间,他在李於兴和儿子刘伊中陪同下,去了趟云中,在科特的带道下,到七家山探望了沮渠格尔几家人。
他真的觉得他们回来这条路走的太对了对了。可是,像坚昆那么多汉人大批的回来,还真的很艰难。
回汉这几个月来,他深感还是家乡的地亲人亲情亲。特别是看到儿子他们如今的吃住很好,这里气候也好自己也想不走,不想去胡地,可是自己不回那里还是不行的。
李陵在弥留之际,把赵镇和他、吴胜叫在一起说:“以后,坚昆,就、交给、你们、三人了!勇义、文武都行,脑子、好用,你两、多、听他的!还、有,汉人、要团结、结”没说完,就永闭上眼。
李陵李将军为了他们三百多伤兵,委于匈奴。如今他们的后
代千多人也在那里生活。自己的老婆和小儿子也在那里不说,李陵将军临去世时的嘱托,自己是不能忘记的……
还有苏大哥希望他能安排、能带着坚昆的汉人,哈拉和林苏国
儿部的青年人回到大汉,或者迂回到大汉的边境地带,这辈子不能回汉,起码能给后辈创造回汉的机会。